山体裸露未见“新容颜” 汕头市部分山体复绿进展缓慢,大部分山体依旧荒芜

汕头日报 2020-01-07 00:52

裸露山体复绿工作进展缓慢。

创森以来,汕头市持续推进“绿满家园”全民行动,着力解决矿山等废弃地的“留白增绿”问题。去年3月,市委要求各地各有关单位全力推进裸露山体复绿工作。经过9个多月的时间,该项工作进展如何?近日,记者到部分区县进行暗访时发现,多处山体复绿工作进展较为缓慢,部分山体仍旧“光秃”,复绿效果不容乐观。

潮阳区宝峰陵墓园用地,记者看到此前裸露山地附近平缓地段及山顶处已种上雷竹,山腰处通过钢筋打孔放置木条作为支撑,种于其上的植物已经凋零。从远处看,山体大部分仍为裸露状态,未见绿意,仅存的木条支撑物显得十分碍眼。

随后,记者又来到濠江区陈士元采石场,只见山体虽已钉上可供植被生长的木板,并挂上绿网,但复绿进展缓慢,绿网破损较为严重。据施工方介绍,目前此处山体复绿工作正在进行中,将山上碎石块清理下来后,工人再装铁丝网及造板,然后再喷土及撒种草苗。而位于河浦大道西侧的濠江区滴丢山坤合石场,山体一侧覆盖有绿色遮阳布,钉上可供植被生长的木板,但未见有绿色植物长出,山体仍见大片裸露。

金平区流涎狮山采石场中,山体裸露部分的岩石中,有多条灌溉水管从山顶垂下,山体表面每隔半米插入钢筋,并用铁丝固定植物包,但未见植物从中长出。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位于南澳大桥收费站对面的裸露山体复绿情况较为良好。据悉,施工方通过静爆排险、固定锚杆、铺设主动防护网、构筑V型槽和种植穴、客土喷播、苗木栽植等系列施工流程,以及矿山立体种植系统施工技术,形成乔、灌、藤、花相结合的自然植物群落。目前,此处裸露的山体已基本复绿。

本报记者

记者手记

“创森”永远在路上!

眼见裸露山体历经9个月依旧“伤痕累累”,除了心痛,就剩下揪心。可能在某些人看来,成功摘取“国家森林城市”这一金字招牌,便可一劳永逸。然而,再添一张“国字号”生态名片,并不是“创森”工作的终点,更应是站上一个新的起点持续发力。

“创森”永远在路上!如今,我们应当铆足干劲,站在国家森林城市这个平台,让裸露山体因复绿而华丽转身,为生态死角重新注入生机活力的同时,高质量推动城市品质提升,让城市变得更加山青、水秀、景美、人和。

新闻推荐

汕头市脱贫攻坚取得新进展,消费扶贫走在全省前列 37个相对贫困村实现脱贫出列

本报讯(记者黄泽春)2019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年,汕头市坚持高位推动、攻坚克难,扎实推进消费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