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当猫国际控股集团董事长刘昭 “诚信长在汕头人的骨子里”
营造企业茁壮成长“软环境”
“整体来讲汕头的营商环境还是非常好的,但是在电子政府建设,特别是新的信息技术运用方面略显不足。建议要多一些便民措施,要更加重视对品牌的培育和打造,出台更多扶持一些本土企业、本土品牌的优惠政策,让本土的企业和品牌茁壮成长。”
——刘昭
(见习记者 黄榛 整理)
叮当猫,一个汕头市民家喻户晓的童装品牌。“无论企业如何发展壮大,叮当猫始终是"汕头品牌"。”叮当猫国际控股集团董事长刘昭掷地有声,而他却是土生土长的湖南衡阳人。
跳出国企闯荡特区
在上世纪90年代,地方国营企业财务管理岗位被视为“铁饭碗”,1998年,青年刘昭辞掉了这个让人艳羡的岗位,激情无限的他决定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闯一闯。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昭在当时服装行业已是十分发达的东莞市结识了经营服装外贸的马逸夫和孙泽民,交流接触中,这两位来自汕头的新朋友让湖南小伙倍感亲切。“汕头崇文重商,开放包容,湖南自古崇文尚武,大气豪放,这让我们形成了十分相近的价值观。”正是基于这种价值观,使得刘昭、马逸夫、孙泽民三人一拍即合,决定一起开创属于自己的服装品牌。
1999年,刘昭跟随马逸夫、孙泽民来到了陌生的汕头,三人的品牌创立之路就此开启。
信心满满开启品牌创立之路
在刘昭看来,创立品牌,名字尤为重要。“我们的品牌定位是面向儿童,因此必须卡通化,同时又要叫得响,还得好取英文名。”刘昭告诉记者,当时也有一些服装品牌是以动物命名,但他们觉得猫性情温顺,与人亲近,更能体现品牌的亲民导向。确定了以猫为形象,那接下来的就是品牌的定位,这是怎样的一只猫?刘昭认为应该是机智、勇敢,并且带有科学的未来感。“"哆啦A梦"给了我们很大的灵感,它还有个别称叫"小叮当",所以我们直接把品牌名定为"叮当猫",英文名"DDCat"也是朗朗上口。”刘昭说。
都说“万事开头难”,即使具备一定实力的本土商人要开创服装品牌也难免举棋不定,而作为毫无根基的外地人,刘昭却显得信心满满。“虽然汕头不如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有名气,但根据行业数据分析,汕头在当时已是全国第五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在国企担任过管理岗位的刘昭有着强烈的品牌意识和商业视野,让自己的品牌开起连锁店便是他要下的“第一步棋”。然而,因为品牌知名度不高,根本无人加盟,“那我们就自己开直营店!”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超前的商业眼光,“叮当猫”品牌一炮打响。
扎根汕头与城市同成长
2000年首批50多家直营店、加盟店相继开业;2004年在新加坡开设了第一家国外专卖店;2005年呈“井喷式”平均每天新开一家店,新西兰、爱尔兰、俄罗斯、约旦、南非、马来西亚等国外专卖店陆续开业;2016年“广州叮当猫儿童游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进军儿童游乐产业;2017年“广州叮当猫母婴百货有限公司”成立,进军母婴百货……
20年来,叮当猫从一家只有十几人的小公司成长为拥有过千名员工的大企业,刘昭感慨,这都要归功于“汕头朋友”。如今,已被业内尊为“猫王”的刘昭说,走南闯北做了这么多年生意,去到哪都要签单“打包票”,唯独在汕头不用,“有人说汕头排外,我十分纳闷。在接触的过程中,汕头的朋友热情好客,相互尊重,特别是诚信,更是长在他们的骨子里。”
2003年,刘昭举家迁徙到汕头,成为真正的“新汕头人”。强势推进创文强管、营商环境综合改革、积极鼓励创新创业……近年来汕头发生的变化让刘昭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做企业的总是比较关注营商环境,我们希望市委市政府在做好招商引资的同时,也对本土企业多一些支持,让我们分享到更大的政策红利。”刘昭表示,生于斯长于斯,叮当猫愿意继续扎根汕头,与城市共同成长。
本报记者 翁夏
新闻推荐
当志愿者,她一年经历6次地震 汕头市青年律师踊跃参加公益行动,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林斯丹援边时和当地孩子在一起近日,汕头市青年律师林斯丹应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的邀请,赴深圳参加第七届中国公益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