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囝弟,徛厝耳

汕头日报 2019-12-22 00:56

转眼之间就是农历十一月了,也可以说是“年尾”或“年尾时”了,这里就谈谈潮汕话的“尾”字吧。

“尾”字本义指动物的尾巴,《易·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释名·释形体》:“尾,微也,承脊之末梢。”《说文解字·尾部》认为“古人或饰系尾,西南夷亦然”。反正,就是“指鸟兽虫鱼等脊椎动物躯干末端突出的部分。一般把身体后端的器官统称为尾”(《汉语大字典·尸部》)。

人体四肢的末端分别叫“手尾”和“脚尾”。但“手尾”还有事情没有办完办妥的意思。常听大人告诫孩子,做事要一口气做完,别“留手尾”。我们小时候常玩的一项民间体育活动是“托手尾”:两人分头用掌心托住扁担或棍子,向对方进攻,进者胜,退者败。而逝者停尸时,脚尾处常要点一盏灯,叫“脚尾灯”,用意是照亮死者要前去的道路。

身体的其他部位末梢也可称“尾”,如头毛尾。头痛之惨烈,潮汕话形容为“痛到头毛尾”,连头发梢都痛,真是痛入骨髓了!还有“目尾”“目眉尾”,眼角的鱼尾纹潮汕话叫“目尾纹”。甚至连耳朵也有头尾,无意中听到什么话叫“耳头耳尾听个”。

鱼的尾部叫鱼尾,“尾”也被用来作为鱼的量词,如“一尾鱼”。饶平等一些地方,虾的量词也叫“尾”。这不奇怪,因为虾也有“尾”。唐宋以降,多用“尾”做鱼的量词。例如柳宗元《游黄溪记》:“有鱼数百尾,方来会石下。”

引申为其他物体的末端、末尾,如船尾、车尾、树尾、蔗尾等。再引申为空间(地理位置上)的另一端(通常指尽头的一端),如乡里头乡里尾、街头巷尾、厝边头尾。“头”的一端往往是由命名的人指定的,有从东到西、从北到南的,也有相反方向的。如汕头、汕尾就是从东到西的。睡觉的床也有头尾之分:人的头部所在的一头叫“眠床头”,脚所在的一头叫“眠床尾”,有夫妻“床头相拍床尾和”的谚语。

从大到小的顺序也可以用“头”“尾”来表示,孩子的老大叫“踏头囝”,老幺叫“尾囝”。分家时从大到小分,小儿子总是要吃点亏:“尾囝弟,徛厝耳。”“厝耳”者,小小的耳房也。十指之最大者叫“指头公”,最小者叫“指尾囝”。

也引申为时间的末段,如月尾、学期尾、年尾等。再引申为事件、事情的末段、结尾,有“后尾”“后尾手”“饺尾”(怀疑是“结尾”之音转)“尾后”“尾手”等。事情如果没办好结束不了,叫“留块手尾”。酒席快结束时叫作“桌尾”,赴宴会时姗姗来迟者会被戏称为“来赴食桌尾”。台风的最后阶段叫“台风尾”,这个时候打响的雷叫“风尾雷”。偶然碰到倒霉事则说“乞风尾雷敲着”(敲,音 ka3)。账目未还的最后的一笔(通常为小数目)叫“数尾”。

用动物的“尾”构成的俗语、成语和谚语也很多。这里选若干个有趣的跟大家说说。

无尾狗。比喻人的不讲情义、知恩不报。常有帮人而后悔者云:“输过饲只无尾狗。”

“无尾狗”固然可恨,有尾巴的狗,尾巴则是不能乱踩的,否则后果很严重。碰到有人突然对你无端发脾气,甚至骂你,你便可还以:“我唔会是去踏着你个尾(难道我踩了你尾巴了吗)?”意思是:我没惹你啊!

崫尾狗。狗尾巴短而内弯者,比喻胆小怕事者。崫,音kug8,形容词。也可以说“只狗尾崫崫”。

揭蟋蟀尾。过去民间有斗蟋蟀之俗,养蟋蟀者以稻草芯或竹篾片捅蟋蟀尾巴,令其向前撕咬对方。用以比喻挑事。

只猫斫掉尾——倒儒。比喻有些事情出其不意,反而有出人意料的好结果。

沙蜢咬尾——食家己。食家己,表层意思是吃自己的(尾巴),深层意思是吃自己的、花自己的。沙蜢,音sua1 mên1,蜻蜓。

猫鼠尾纵肿唔惊人。老鼠的尾巴再肿大也大不到哪里去,比喻能量有限。

家里生了一群女孩,好不容易最后生了个男孩,家里人视若明珠,被比喻为“虎尾缒珠”。

其他的关于“尾”的不同义项,也常常被用来构成俗语、成语、歇后语等。例如:

煞嘴尾。吃饭时最后再吃一口菜压压嘴,叫“煞嘴尾”。嘴尾,指最后一口。

缀嘴尾。指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阿斗衰尾。当刘备朽木不可雕的儿子阿斗接班时,蜀国已走向衰亡,故说“衰尾”——衰败的最后阶段。比喻后运不佳,日暮途穷。

还有很多熟语是“头”“尾”相对而言的。例如:

关心人,体贴人,经常对人问寒问暖叫作“知头知尾”,或“知头尾”。这个“头尾”则是指人身边从“头”到“尾”的拉拉杂杂琐事。

谓人一开始把声势搞得很大,后来又难以持续,只是草草收场,叫“虎头蛇尾”,也叫“虎头铁钉尾”。

好头唔如好尾。好开头不如好结尾,多指人的一生年轻时条件好,不如老年时条件好,因为年轻生活苦点扛得过去,年纪大了生活太苦了就真的难捱了。

臼头铳尾——孬行磨。石臼旁边、打枪的地方,都是危险之地,不能随便走近。铳,音cêng3(衬)。

半橛被盖身——头尾顾唔着。半床被子盖身上(中间段),头尾(脚)都没盖着。盖,音gah4。比喻捉襟见肘,难以周全。

“尾”字作为地名用字,还常常换个马甲出现,写作“美”。我澄海老家出名“臊汤”(鱼露)的埔尾,写作“埔美”;溪南镇有“埭头”“埭尾”两个村子,写作“岱头”“岱美”。潮汕各地都有这么写的例子,这是地名用字从雅避俗的潜规则使然,像“汕尾”等不穿黄马甲的,反而不多见。“尾”与“美”古代音近,潮音也经常弄混。“娓娓(道来)”,普通话读wěi wěi,声母是W,潮汕话却把它读成mui2 mui2(美美)。结果,转换为普通话时就常常误读为měi měi了。

事情做得差不多该收尾了,叫“煞尾”。好挑事,而又处理不好,不能善后,叫作“会起头,唔会煞尾”。“煞尾”一词,可能与音乐或者戏剧有关。杜浚《初闻灯船鼓吹歌》:“曾听当时煞尾声,又听今朝第一声。”“煞尾”的“煞”,原也作“杀”。明·章懋《与侄以道书》之三:“吾尝论人之处世,如舟在江中……或遭风浪,任其飘荡,皆未知如何收杀。”潮语也有“有脸知收杀”俗语,劝人得到好结果时就赶快收场,别再折腾(言外之意:再折腾说不定要出问题)。按“杀”有收结之意,清·陈澧《声律通考》卷六:“《补笔谈》所谓"杀声",《词源》所谓"结声",皆为曲终之声,即蔡季通所谓"毕曲"也。”

OK,那我们也就此煞尾吧!

新闻推荐

入室盗窃竟称分担家庭负担 澄海一女子行窃时当场被逮

本报讯(记者林子海、林鹏)众所周知,养家糊口赚钱必然是通过正当劳动去获取,而34岁的澄海女子王某婷的“挣钱”途径竟然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