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出台扶持政策激发生猪产能 养殖生产“升温” 市场肉价“降温”

汕头日报 2019-12-20 04:03

本报讯(记者刘文钊)“猪肉价格降了!”最近,不少市民上市发现,今年来居高不下的猪肉价格出现回落了,每公斤能省下近10元,购买猪肉的群众多了起来。肉价的“降温”主要源自于生猪养殖户生产能力和生猪市场供应的“升温”。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近期汕头市出台的扶持生猪养殖利好政策“点燃”了养殖户的生产热情,目前生猪产能逐渐恢复,有力地保障了生猪市场供应。

为进一步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今年10月,汕头市在全省率先落实生猪生产实质性扶持政策,市农业农村局和市财政局出台《汕头市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给工作方案》,落实补助资金,重点用于生猪复产增养和安全水平提升,全力推动生猪稳产保供。其中包括对现有规模养殖场的能繁母猪进行养殖补贴,每头补贴200元,连续3年。同时,对新建、扩建的生猪养殖场,按照规模等次进行建设资金的补贴。根据出栏量的不同规模,分100万元、150万元、200万元三个档次进行补贴。此外,支持鼓励本市现代化生猪养殖企业通过承租符合生猪养殖用地要求的农村集体用地扩建增建猪场,并对其租地扩场建场的用地租金给予财政资金补贴,从而提高产能。近期,市政府还协调解决新增生猪养殖用地430亩,目前正在办理相关手续。

鼓励生猪生产政策和措施出台后,刺激了养殖户生产的积极性。“扶持政策很给力,猪场能繁母猪存栏800多头,每头补贴200元,拿到补贴资金10多万元。”澄海区裕源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景裕告诉记者,这段时间公司抢抓机遇,边生产边改建,新增能繁母猪400多头,产能增加了三成,大约5个月左右就可以上市。

据了解,澄海区裕源牧业有限公司猪场采用全封闭式环境控制温度、高床位、水泡粪、水帘降温、闭路监控、电脑数据的现代化生产管理模式,年出栏猪苗、肉猪共近20000头。陈景裕告诉记者,一个多月来,猪场肉猪出栏价格有所下降,每公斤由44元降至36元,目前每个月出栏量达1400头左右。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在汕头市利好政策的刺激下,目前,汕头市生猪生产的产能下滑趋势基本得到遏制,肉猪存栏基本稳定,出栏和补栏基本平衡。随着元旦、春节的临近,虽然猪肉需求量增大,短期内市场供给依然偏紧,但政府出台的多项稳产保供扶持政策效应逐步显现,预计后期猪肉价格将相对稳定。

新闻推荐

让残疾人就业不再难 汕头市出台政策促进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

汕头市每年均举办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市残联长年免费培训盲人就业技能。视障残疾人学技能。莲下镇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