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区金灶镇芦塘村代代传承柿饼加工传统 一门手艺,一抹乡愁
晒柿饼是一项体力活,村民在烈日下分工合作完成不同的工序。
如今,愿意留在村里加工柿饼的,多是上了年纪的村民。
晶莹剔透的柿饼,是芦塘村一张美食名片。
在芦塘村,柿子是一抹颜色鲜艳的乡愁。
柿饼作坊与一湾碧水交相辉映,形成芦塘村一道特有的风景线。
从高处俯瞰,柿饼架子整齐排列,像是游戏中的俄罗斯方块。
每年的农历九月半至腊月半,是汕头市潮阳区金灶镇芦塘村柿饼加工繁忙期,一排排竹架上铺满了金黄色的柿子,从高处俯瞰,遍地黄橙橙。村民穿行在竹架之间忙碌着,一辆辆满载柿饼的货车从山谷开往城市,远销各地。
柿饼加工这一传统手艺在芦塘村传承已久,陪伴着一代又一代村民的成长,是一抹颜色鲜艳的乡愁。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早已不再种植柿子,加上原来很多开阔地盖起了楼房,不少村民做起了其他生意,晒制柿子的规模正在缩小。村民说,柿饼加工的“黄金时期”已过,很难再见到昔日一派繁忙的情景了。
文/南方日报记者黄嘉锋
图/杨立轩
传统手工制作销往全国
月初,记者驱车到芦塘村一睹柿饼加工技艺。只见,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摆在数百桌竹架上的柿饼愈加金灿灿,与一路之隔的一湾碧水交相辉映,形成芦塘村一道特有的风景线。
“今年的天气非常好,很少遇到这么多晴天,特别适合晒柿子。”村民刘裕说,每年农历九月半一到,他们就开始忙活,清洗、削皮、晾晒、压捏、出霜、包装,年年如是。
刘裕今年57岁,经营柿饼加工作坊约有10年,作坊就搭建在晒场里。他说,柿子多的时候,要雇10个人帮忙,年龄大多在55至65岁,甚至更年长的都有。他的作坊就雇了两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做翻晒、压捏这一类力所能及的轻活。
“都是我们这些中老年人在坚持,大家赚个工钱。”刘裕介绍,今年他计划加工8万斤生柿子,估计能够赚两三万元。其他临时兼职的,如帮忙削皮的村民则按筐计算工钱,打发闲暇时光,增加点微薄收入。
在这片晒场里,像刘裕一样经营作坊的还有10余户。“多的十来万斤,少的六七万斤,主要看产量多少、价格行情,还有天气状况,并不固定。”刘裕说,芦塘村并不产柿子,都是从福建和广西运进来,经过加工制作后,再销往全国各地。“我们这边的气候好,柿子晒得好,加上传统手工制作,做成的柿饼软儒香甜,口味上佳。”刘裕笑着打起了广告。
当天,来自揭阳榕城区的余先生走进刘裕的作坊,买了16斤柿饼。他告诉记者,最近他前后已经买过5次,“多的几十斤,少的十来斤。除了自己吃一点,主要是送亲戚朋友,这次准备带去给深圳的朋友。”
茶话闲谈柿饼加工前景
在刘裕的作坊棚内,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益发和村民刘秀兴正在喝茶闲谈。
当谈到芦塘村晒制柿饼的历史时,3人开始争论起来。有说几百年,也有说起码上百年,还有说至少可以确定父辈们就有在做。
3人中,最年长的要属刘秀兴,他说:“我今年70岁了,很小的时候就看过父亲在削皮(柿子),印象特别深刻。以前很多村民都参与过。”
事实上,芦塘村有过大批种植红柿和官塘柿的历史。“以前山上大面积种植,起码种有几百亩。后来逐渐改种其他水果,如杨梅、橄榄、油柑、桑葚等。”刘益发说,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农民只要看到哪个好种好卖,就会跟着种。”
他们说,高峰时,全村有七八十户从事柿饼加工。而如今,只剩下十来户在坚持。这既是延续传统、留住乡愁,也是为一些有劳动力的中老年人提供再创业、再就业的机会。
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村里的空地陆续建起了新楼房,以及一些公共设施,留给村民晒柿子的场地不多了。“粗略算了一下,现在晒场的面积大概还有近十亩。满打满算,大概摆了550桌竹架,用来晒柿子。”刘裕笑说,虽然规模小了,但是美景还在。
对于芦塘村柿饼加工的前景,除了场地受限之外,还面临着成本上涨的问题。刘益发告诉记者,今年广西、福建的柿子产量相对少了一些,价格从去年1.1元/斤左右,涨到近2元/斤,成本越来越高,“有的加工作坊已准备收工。”
时值上午,作坊棚外,头戴草帽的村民穿行在晒场中,娴熟地翻晒、压捏柿子;棚内,村民一边削皮一边有说有笑。谈话间,不时有人上门来购买柿饼,刘裕热情地前去招待。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文钊)近日,潮阳区金浦街道专职消防站建成投入使用,将有效提升街道整体火灾救援能力。据悉,金浦街道专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