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锐意改革 大鹏新区文体旅游:全力建设高质量“美丽大鹏”

深圳商报 2019-12-13 06:11

大鹏所城南门

日前,由国家文物局与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合作研讨会在大鹏新区召开,政府、企业、学界、文博单位代表齐聚一堂,交流经验,共谋合作。

由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与大鹏古城博物馆开发的创新旅游小程序“大鹏红色之旅”同期正式上线。这是深圳首款红色旅游小程序,让游客一键了解大鹏半岛上的红色经典与景点红色旅游路线,实现导航导览功能,历史名人、多彩非遗与重要展陈尽在掌握,还能通过音频、视频“阅山听海”,边游边学,趣味横生。

2019年,新区文化遗产合作、红色文化挖掘轮番上演,并得到从国家到地方的高度重视,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齐聚大鹏聚焦文化协同、文化赋能,共商合作机制,体现了新区文化工作对推动湾区跨界文化遗产联合保护、涵养同宗同源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是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关于文化领域部署的重要一环。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这是国家机构改革文旅融合的重要方向,也是新区旅游品质提升、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的核心所在。聚焦文化工作,新区从大鹏所城活化利用、海防遗产联合申遗、片区环境综合整治、打造“广东省历史文化游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径”、推动高端文化人才引进、加强产业扶持等层面不断提升文化效能,实现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化产业园区的新突破。大鹏美食通过央视《味道》节目亮相全国,获得同时段全国第九收视率,在新区取景的《忘不了餐厅》获得综艺类全国排名第一的收视率。文博会签约率同比增长100%,深圳十大特色文化街区之首、双城双年展分展场纷纷落地大鹏,举旗帜、兴产业,推动文化赋能,力争率先展现现代城市文明的历史底蕴。

2019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双区”机遇下,新区启动了2019年改革计划,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负责推进“全域旅游品质提升”和“户外运动平台化发展”两项区级重点项目,“探索节事活动对旅游的影响规律”一项部门级改革项目。

实现量增与质优双赢

新区成立之初就被市委市政府赋予“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定位,将旅游、生命健康和海洋生物定为三大未来产业,予以重点培养。2016年初,深圳入选首批“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又将新区定为试验区。2017年,新区被认定为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也是全省首家。

新区是深圳的旅游旺区,年均接待游客千万人次。为实现量增与质优的双赢,新区近年来不断扩大中高端旅游供给,打造旅游特色品牌,提升旅游服务管理水平,促进新区旅游业转型升级,打造人文休闲湾区,为全国经济发达地区旅游品质提升先行探路、提供借鉴。

顶层设计优先。新区先后完善《大鹏新区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创建实施方案》,配套《大鹏新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加快旅游品质提升行动方案》等政策措施,在全省范围率先启动民宿登记工作,在全市率先成立区级旅游行业党委,成立全市首家景区党群服务站,稳步推进全域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019年,新区先后开展了大鹏所城文化旅游区、西涌片区、杨梅坑片区和南澳墟镇等重点旅游片区综合整治工作,从文化业态、旅游安全、环境卫生、经营管理等突出问题着手,全面提升片区旅游品质,推进文旅融合加速发展。

同时,发挥全省首家旅游行业诚信自律组织——大鹏新区旅游诚信联盟(投诉调解中心)作用,300商家承诺诚信经营、文明服务,共同助力文明城市创建,推动大鹏成功上榜“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全省仅7个),“放心游大鹏”旅游形象定位初步建立。

10月底,土洋村东纵司令部旧址晋级“国保”,新区深度挖掘整合红色历史文化,在全市率先制定红色旅游发展实施方案(2018-2021年)。

新区大力推动咸头岭遗址博物馆建设,积极对接深圳市海洋博物馆选址建设,加快推进大鹏所城旅游区、金沙湾国际乐园、水头新大片区主题公园项目。未来,新区将成为深圳规模最大的滨海旅游度假目的地组群。

山地户外运动立法

已纳入2020年预备项目

11月30日,伴随大鹏金沙湾沙滩音乐会的圆满落幕,深圳首个以户外运动为载体,以大鹏山海为依托的旅游文化品牌活动“深圳大鹏国际户外嘉年华”也走过了第8届。

通过新区的引导和支持,深圳大鹏国际户外嘉年华已由政府主导主办转为市场化运营,支撑涵盖国际级产业研讨、大众参与的亲海特色赛事、原创大型文体IP,以及通过文化与艺术展现的海洋文明生态。依托佳兆业集团的优势资源,按照“政府指导、企业主办、市场化运作”新模式,创造出粤港澳大湾区超强文旅名片,其活动的投资力度、时间跨度、国际化程度等指标全市领先。

即将到来的2020年1月1日,5000跑者又将在大鹏半岛“最美马拉松赛道”奔跑,迎接深圳新年第一缕晨光。

新区每年吸引逾200万人次户外运动爱好者“上山下海”,是珠三角户外运动的发源地。锐意打造“国际户外运动天堂”的新区,近年来户外运动改革步伐未停止过。2017年,新区发布国内首份地区性户外运动发展白皮书,按照“资源分区、运动分级”原则推行户外运动管理“大鹏模式”,其中不少规划具有国内领先水平。2018年,成立国内首个户外运动安全环保公益基金,政府主导,充分调动全社会企业、社会组织、自然人的积极性,共同参与相关技能及安全培训,共织户外运动安全环保之网。

针对户外运动缺乏相应法律法规、管理机制及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产品重复单一、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新区加快推进相关立法工作,实施供给侧改革,强化要素保障。

新区牵头的《深圳经济特区大鹏半岛山地户外运动管理条例》已纳入2020年立法预备项目,已完成《深圳市大鹏新区山地户外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初稿,拟以新区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发布,均为先行先试。

结合主题教育抓改革落实

以问题为导向抓改革落实。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通过开展“三进三促”(进项目现场促进度、进企业一线促增长、进社区基层促和谐),有效推动主题教育实践成效转化为加快文体旅游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山海是新区最美的禀赋。2018年9月一场超强台风过后,“广东省十大最美海滩”之一的西涌沙滩遭受毁灭性打击,新区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启动西涌高水平整治提升工程。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为西涌沙滩开放牵头单位,该局派出党员骨干成立攻坚小组,圆满完成西涌沙滩“五一”部分开放和暑期扩大开放工作目标,2019年国庆黄金周,西涌片区接待游客7.46万人次、车辆14000辆次。

历史是新区最醇的底色。该局借“十大特色文化街区”提升改造及深港双城双年展举行之机,牵头推动大鹏所城文化旅游区在“文物保护优先、群众利益优先”的前提下开展综合整治。9月初,所城系列文旅项目正式落地,“鹏城之根”焕发新彩,成为国庆期间新区最受欢迎的景区。

目前,新区4个大型场馆进入规划建设阶段,实现大型场馆零的突破,其中金沙湾体育馆已于8月封顶,预计2020年底投入使用。被誉为“坝光之眼”的坝光体育中心预计2021年投入使用。

为满足新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结合该局职能和监管范围,开展党员干部进社区、访群众,为维护社区和谐稳定“送服务、清环境”活动。通过党员走访,了解社区需求,根据社区实际需求配送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并立足主管行业特色,对口帮扶河源市源城区坪围村与巴马瑶族自治县,搭建旅游合作桥梁,铺设人才培训平台。(曾世敏)

新闻推荐

受害者超200人涉案金额达3000万元 一特大跨境网络犯罪团伙主犯落网

■深圳特区报记者王茂程通讯员廖欣昨日,记者从大鹏警方获悉,大鹏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再添新战果:日前,利用裸聊实施敲诈的“11·...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