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古乐 教艺育人
门下弟子1984年参加“汕头鮀岛之夏音乐会”演出
郑洽
● 郑淑芳
秋窗对月抚瑶琴,落落奏清音。勾挑放合轻抹,一曲《忆故人》。缅祖训,每低吟,泪沾襟。依稀窥影,穷目云天,碧落难寻。
秋夜抚琴,追思先祖父洽公音容宛在,赋就《诉衷情》,以托哀思……
祖父郑洽,原籍潮阳棉城木坑宫人,潮汕乐界名师。一生所学驳杂精深,尤重以儒化乐、以乐育人。致力于传统文化、传统音乐的薪火相传,是潮阳笛套音乐在濠江传播和发展的奠基人。
祖父年幼失怙,8岁便于潮阳塔脚卖油条。然好学,终日流连于书院、书舍旁听讲学。得私塾老先生垂怜,许其免费随学。又性聪慧,每好驻足于祠庙、乐馆,神往于书画音乐诸艺术。12岁师从潮阳“阳春园”乐社潮乐名家陈乌吕先生。甚得器重,收为入室弟子,授潮阳笛套古乐、弦诗乐。得其真传,尤擅司鼓、大笛。
抗日战争期间,潮阳“阳春园”乐社停止所有演练活动,祖父遂移居达濠,结识了吴雪鸿、郑介如、郑辅宣、林中鸿、李永芝等当地名流及郑森耀、姚标青等音乐同好,深感达濠人文历史积淀厚实,然对此地少有涉猎潮阳笛套古乐者甚觉遗憾,由是萌发传播发扬之念。是以先行自娱自乐,后引爱好者观摩学习。至上世纪50年代,共有爱好者四十多人,分批练习潮阳笛套音乐和潮州丝弦乐。60年代,学者数百。先后有杨胆、李钦如、吴彤光、黄廷科、吴木清等,或为学艺谋生,或因兴趣爱好而至拜师学艺。
随着门生弟子与日增多,每念敞轩之所作为学习场馆之迫切。又顾念传艺初衷,欲恢复因时局动荡而中断停办之“阳春园”乐社。遂毅然并邻屋辟大厅,以家为馆,并刻挂木雕鼓亭,亲笔题批“阳春园乐馆”,以“阳春”冠首为乐馆撰联“阳开三泰逢重运,春首梅花第一枝”。阳春园乐馆承上启下,致力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潮阳笛套音乐。
场馆既成,规矩不可不定。道严师尊,仁礼不可不学。每日课徒起止,门生入堂须于亭前行拱手礼而不可不恭。时继续收徒,解囊增置乐器,免费传授笛套锣鼓、笛套苏锣鼓、宫廷音乐、庙堂乐、弦诗乐、潮州大锣鼓等。不论严寒酷暑,不论晴天雨天,祖父自建的下山虎老屋中,从早至晚,唱谱吹拉锣鼓乐声声不绝于耳。或三五围坐一起,以传统曲谱“工尺谱”唱读弦诗套曲,或两两成对合吹大笛,午后习练大锣鼓小锣鼓,晚间弦乐合奏,日不间断。
晨早6时,居住于乐馆的门生弟子须准点起床。漱洗完毕,或食豆浆油条或饮祖父自制五仁粉汤,而后两两成对站立门埕之中,轮番练习吹奏大笛,其谓之“"幺"弦饱笛”,练笛之前不得空腹,才不会丹气不足气韵不畅。祖父则端坐厅堂正中大八仙桌一侧,用鼓板作拍,半闭双眼,细察倾听,不时加以规范指点。
祖父课徒授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法度庄严。门下弟子吴顺意学成大笛吹奏技法后,继续习练扬琴,祖父觉乐馆原配置蝴蝶琴已不适其同步操习,即托友人于北京购得一架三梯扬琴,以续弟子修学操练所能器物随心。及后,吴顺意携其年仅8岁的胞弟吴顺喜同门拜师学艺,祖父先以各种乐器试其出手观其秉性,觉其性慧聪明,乐感超群,且出手敏捷,是为潮乐司鼓可造之才,遂对其严定框架:学习鼓艺需从笛套音乐主奏乐器大笛启蒙,继之熟练其他吹奏弹拨乐器。是为奠其音乐基础,助其提高音乐内涵领悟能力。通过对不同乐器的学习,掌握各乐器的音乐表现形式和特点,了解各器乐表现形式的互补相衬,充分发挥演奏过程中司鼓的指挥作用。习艺数年,得祖父悉心指导,颇具音乐天赋的吴顺意、吴顺喜兄弟得其真传,技艺精湛。记得曾有一年长师兄于某晚行至乐馆约百米处,忽闻高亢激越、悠扬委婉却不乏古朴清幽的笛声自远而近,煞是悦耳。然又甚觉诧异,横笛独奏竟有如此大的分贝?细辨之下又不似双笛合吹。疑惑之间,慢步轻脚至乐馆门口处,竟惊呆了:吴顺意与吴顺喜兄弟正站立堂前,对笛合奏笛套乐曲《喜乐灯楼》。以至拍掌感叹:天籁之音,妙合之作。
祖父虽素有不怒自威之严,但也偶有雷霆大怒之愤!记得我15岁那年的一个晚上,师兄弟们陆续到乐馆。而最先到来的是我那憨厚老实、比我年长三十岁、“头手弦”拉着拉着就像进入打瞌睡状态一样的师叔,和那被我称之为“乐痴”的吴顺喜。还是和往常一样,师叔调好了他的二弦,吴顺喜拿出椰胡,同时我也调好了扬琴,一曲《寒鸦戏水》便开始了合奏。祖父还是坐在他的大八仙桌一侧,打着苏木板,控制着不紧不慢的节奏。祖父常说,弦诗乐,快并不难,难就难在慢而不滞!一遍二板后,祖父介头一转,又继续来一番二板。此时,我头脑却开了小差,段落转接处竟然承接错了。只听一声怒喝,祖父手中的小鼓棰已直朝我飞了过来,吴顺喜吓得抱着手中的椰胡远远地躲到一边去,我吓得紧紧握着手中的一双琴筷,不停地抹泪。而我那师叔此时已清醒十分,站在祖父身旁,“先生勿气、先生勿气”地不停劝着。最后还是闻声出来的母亲打了圆场,祖父才算消了气。自此以后,我们学习时再不敢有丝毫懈怠和不专心了!
乐馆门徒岁次有近六十岁之差距,祖父训诫:学无贵贱、无长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贤者为师,当不可“以资论辈”“以技相欺”。学艺必先立品,知礼义、知谦恭。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通融和谐乃处世之道。同心同德方能使所学博大精深、发扬光大。
课业之余,祖父喜结同好,汕头戏曲学校杨广泉先生多次与他切磋技艺,相谈甚欢,协力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每成彼此共识。传艺之余,祖父未忘收集、整理潮阳笛套音乐民间资料。曲谱通过祖父整理并由门下弟子操习排练的笛套宫廷音乐《大金毛狮》,于1984年参加“汕头鮀岛之夏音乐会”演出,同时参演还有新编笛套苏锣鼓《渔岛秋夜》,得到行内高度赞誉。与会的中国音乐名家李谷一、金铁霖等观后对笛套古乐叹为稀宝。
师恩铭百代,祖德荫千秋!祖父对传承和弘扬传统音乐的热忱和奉献没有被辜负。他倾毕生所学传艺育人的情景后辈仍历历在目!
新闻推荐
高科技让盗车贼无处遁迹 智慧新警务建设推进会暨潮阳物联网创新推广现场会召开
安装了物联网防盗标签的摩托车失窃后,警方很快就能将盗车贼抓获归案。本报讯(记者林子海袁笙摄影报道)安装了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