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飞小天鹅 野生珍禽汕头乍现 反盗猎话题再成焦点
展翅飞翔的小天鹅。郑康华摄
工作人员进入水塘拆网。郑康华摄
“护飞”小天鹅全记录
“汕头出现了小天鹅!”
11月10日,随着摄有小天鹅优美身姿的照片走红网络,汕头鸟类摄影圈一阵轰动。
澄海区“沁园春生态种养园”负责人王作生最早发现小天鹅,“当时它就在距离我一两百米的莲藕池,体型比周围的鸭子要大得多。”一番问询后,他意识到,这只“大白鹅”就是小天鹅。
知名生态摄影家、汕头《特区青年报》主任记者郑康华听闻消息后心中大喜,迫不及待想证明十年前的一次“偶遇”——10年前,他曾在牛田洋一带偶遇疑似小天鹅的鸟种,但当时没带设备,未能及时记录。
资料记载,我国有3种天鹅属鸟类,皆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中仅有小天鹅不在我国繁殖,秋冬季节迁徙至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越冬。
官方监测中,潮汕地区从未有过野生小天鹅的记录。“十分难得!”郑康华认为,这是汕头近十年第一次记录到小天鹅。
然而大约一周后,小天鹅的身影在汕头消失了。
“估计被吓走不敢来了……”王作生说,摄影爱好者中不乏无视围栏,故意惊扰小天鹅进行拍摄的行为。小天鹅的活动区域一度出现极为隐蔽的捕鸟网,对候鸟而言,那无疑是一张张生死网。
惊鸿
时间拨回11月10日,带着“再度偶遇”的期待,郑康华迅速赶往现场。
抵达时,现场已有不少摄影爱好者正在拍摄,有的距离小天鹅不到200米。对此,郑康华说,小天鹅不怕人说明它缺乏警惕性,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小天鹅萌萌的大个子吸引了所有人的关注,许是感受到被围观的压力,它突然在水面助跑几步腾空而起。这时大家才注意到,小天鹅四周竟高挂着七八张捕鸟网!
“糟糕!它怕是要撞进鸟网了!”好在小天鹅灵敏地跃过捕鸟网,向远处飞去。“好险。”郑康华和现场其他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放眼望去,在这片水域觅食栖息的鸟儿数以千计,既有大群的白鹭,也有各种野鸭和鸻鹬,但一张张捕鸟网宛如张开的大口,随时准备吞噬这些鸟儿。果不其然,其中一张网上就挂着一只“中招”的小鸟。
郑康华和野保志愿者当即报警,随后有志愿者穿起防水服,只见他用剪刀剪开捕鸟网,将小鸟捧在怀里回到岸上。由于过度挣扎,鸟儿的翅膀被网紧紧地缠绕着,志愿者轻轻地帮助鸟儿挣脱,随后将其放飞。
这些捕鸟网通常用细细的鱼线编织,网扣直径比鸟头略大,有的十分隐蔽,尤其在夜间,很容易网住飞鸟。如果未能及时救援,被网住的鸟会因惊吓、挣扎而折断翅膀死去。面对此情此景,当务之急就是拆除捕鸟网。
接到报案后,汕头市自然资源局野生动植物与自然保护地管理科(下称“自然保护地科”)科长彭盛华带领科室的全部人员,以及龙湖区新溪街道自然资源管理所的工作人员迅速赶到现场。途中,他们还通知了当地村干部一同前往。
当抵达现场看到那一排捕鸟网,主任科员徐焕洪二话不说脱下裤子,进入水塘拆网。积水漫过他的大腿,池底的泥泞,让他每走一步都十分艰难。几分钟后,他走到池子中间,用工具将捕鸟网拆下,再拖到岸边。岸边的工作人员接力,将竹竿折断,把网就地烧毁。
据估算,该区域存在捕鸟网50—60平方米。随后几天,彭盛华等工作人员还不定时前往该区域检查。“没再看到捕鸟网了。”他说。
南归
小天鹅远道而来,自然要好生“招待”。王作生一度交代工作人员千万别惊扰这位“贵客”。
许是人类的“贴心”让小天鹅感到放心,那几天小天鹅时不时飞到生态种养园内的池塘觅食。“一般傍晚时候飞来,然后白天就又飞走。”王作生说。
但随着来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无视种养园设置的围栏,闯进园内近距离拍摄。令王作生气愤的是,甚至有人为了拍摄小天鹅起飞的“倩影”,故意冲向小天鹅,受到惊扰的小天鹅一跃飞起,“成就”了摄影家镜头内的美图。更有甚者,为了博取眼球刻意PS了一张两只小天鹅的图片,一度误导了大家有两只小天鹅。
遗憾的是,截至记者发稿,王作生再也没看到小天鹅了。
网红小天鹅的出现也让不少人心存疑问,它从哪儿来?不少鸟类研究人员同样疑惑:为什么这只小天鹅会飞到汕头越冬?广东会否成为小天鹅的迁徙路线范围?
作为资深观鸟者,郑康华对汕头鸟类情况如数家珍。他自1998年便致力于鸟类摄影与鸟类调查监测和保护,曾获全国性的斯巴鲁生态保护奖和众多摄影奖项,2001年还通过报道促成了汕头市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设立。
郑康华回忆道,他曾在《动物学》杂志上看过一篇论文,该文披露了1856年一名英国人曾在广东发现过小天鹅。另外,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数据,小天鹅在全国的分布范围包括广东。
但在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目前国内公认的民间记录鸟类的大数据平台,记者并未检索到野生小天鹅在广东出现的记录。
“虽然没有记录,但也不能认定汕头从未出现过小天鹅。”彭盛华告诉记者,汕头是我国三大候鸟迁徙路径之一,这个季节的汕头是国内有名的观鸟地,体型略大的小天鹅很可能为了躲避人类,选择栖息在偏僻的地方,一直不曾被发现。
“也可能是一只迷途的小天鹅。”江西师范大学副教授李言阔目前正在担任有关课题组的负责人,日前,该课题组发布了他们持续多年对鄱阳湖区越冬小天鹅进行卫星定位跟踪研究的结果,并首次绘制出小天鹅个体的迁徙路线及其在繁殖地、越冬地和迁徙停歇地的空间分布图。
李言阔表示,在过去的跟踪中,还未发现小天鹅飞往广东的记录。但过往的研究记录中也出现过迁徙的候鸟“飞过头”,随后折返回越冬地的案例。
护飞
“这只小天鹅用它的出现,来引起大家对偷盗捕猎的重视!”沈阳理工大学生态环境研究室副教授周海翔义正辞严地表示,当地有关部门应严格管理。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就实施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但为何“设网捕鸟”屡禁不止?
汕头市公安局森林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谢崖锋告诉记者,违法成本过低是主因。“抓捕不法分子得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有时早上三四点出发伏击,有时跟踪搜查需要用上好几个月。”谢崖锋说,捕鸟网大多位于人迹罕至、交通不便的边缘地带,无法做到全时监控。此外,捕鸟人就算“运气稍差”被发现了,轻者只是被缴纳工具、罚款、拘留,重者往往被判处几个月拘役。
同时,十几元到几十元一张的捕鸟网却能换来丰厚的收益。从非法制作、销售捕鸟工具到捕获、出售野生鸟类再到相关制品的加工收售,已形成一条畸形的利益链。“当地捕鸟者更多是一些生活无着落的小商贩,想"挣点小钱",他们的重犯几率相对大一点。”谢崖锋举例道,森林公安曾经数次抓捕过一个私贩野生鸟类的人,但由于数量太少,又不涉及重要保护动物,每次都只能进行拘留教育。
不仅线下全面监控困难,线上监控也困难重重。省森林公安局民警杨峻表示,现在非法经营贩卖国家“三有”保护动物的商家十分隐蔽,反侦察能力也很强。不仅如此,在有关部门的高压打击之下,他们从以前的市场交易,改为通过QQ、微信等渠道出售,基本都是单点沟通与贩卖,侦察难度更大。
即使面临众多困难,广东省保护野生动物的步伐从未停止。具有针对性的行动不断开展,自9月27日以来开展的“2019护飞行动”正是其中之一。
据统计,截至10月31日,全省立刑事案件27宗、破案20宗、抓获犯罪嫌疑人33名;立行政案件24宗,破案18宗,行政罚款14.71万元;清理整治野生动物交易市场、加工经营场所、车站港口等重要部位、野外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共1794家/处;收缴野生动物3243头/只(其中收缴鸟类877只),收缴野生动物制品125公斤,拆除捕鸟网5469米。
目前,“护飞行动”还在进行。有关专家表示,当前,非法猎捕和经营贩卖候鸟等野生动物案件仍呈多发、高发态势,要从源头、流通、市场等环节加强整治。尤其是要实施网格化管理,将监测巡护责任落实到岗到人。
记者获悉,就在“小天鹅”事件之后,汕头自然保护地科迅速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区县分局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建立起区(县)、镇(街道)、村(居)委会三级保护野生动物联动机制,加强监管。
记者手记
痛惜笼中鸟
10平方米的狭窄店铺里层叠摆放着数十个笼子,鸟儿被关在狭小笼子里不停上下跳动,发出阵阵嘶鸣,有一些小鸟的翅膀还在流血。这是11月6日,记者跟随省林业局森林公安在广州的某个市场执法看到的场景。
光天化日之下,几家档铺明目张胆贩卖国家“三有”保护鸟类,涉案金额上万元。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大部分是迁徙季节的候鸟,被捕获后容易因为恐惧紧张而不进食,死亡率非常高。
幸运的是,这些鸟儿被及时被发现,得以再次回归自然。但目前还有许多野生动物被捕,困于笼中。
广东省向来高度重视野生动物保护,“2019护飞行动”是严打私捕私售野生保护动物的具体落实。但仅靠执法手段和志愿者们的协助,难以遏制盗猎事件发生,关键还是要提高公众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意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提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义务。斩断困住野生保护动物的“网”,既需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也需要加强对消费端的监管。
对普通市民而言,不买卖野生动物,发现私捕野生动物的行为或工具时及时报警,是一种保护;对动保志愿者来说,持续性、无偿性地加强巡查,是一种保护。
对学校而言,推动“观鸟进校园”等动保宣传活动,提高学生自然生态保护意识,是一种保护;对普法部门而言,加大对群众尤其是农村地区群众及青少年一代的普法宣传,使野生动物保护法深入人心,让大家学法懂法,自觉遵守国家法律,避免因不懂法而犯法,这也是一种保护。
鸟儿不安的叫声令人痛惜。只有广泛发动群众、宣传举报有奖、实现全民参与,才能获得这场“反盗猎”战役的胜利。
南方日报记者余丹黄进见习记者蔡沚彦实习生潘晓凝策划:伍青统筹:何雪峰
新闻推荐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吴绪山)记者从汕头市公安局了解到,该局驻汕头市政务服务中心一门式服务大厅引入的粤东首台驾驶人自助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