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世界美的世界

汕头日报 2019-11-05 01:09

张德祥(右二)在红色交通线旧址体验新媒体技术

作家档案

张德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电视剧编剧委员会、导演委员会指导委员,中国传媒大学特聘教授、博导,《当代电视》杂志主编。主要著作有:《悖论与代价》《现实主义当代流变史》《现代化与精神境遇》《文心独白》《人“快”了》《电视剧时代》等。

2019年10月,参加“品鉴岭南”活动,走进汕头,4天行程太匆匆,只能说初识汕头。一个“汕”字,名副其实,山水相依,山水相宜,有山有水自然是好地方,又是好地方的“头”,魅力自然难以抵挡。难怪这里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开埠地之一,也是改革开放最先设立的四个特区之一,更是明清时期海防的总兵府所在地——地理区位和人文环境之优势使然。因此,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23日,我们一行来到一家玻璃工艺企业参观,走进了玻璃艺术的世界。令人惊奇的是,玻璃居然可以成为艺术创作的材料,可塑造出各种动物、植物、人物,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见过泥塑、面塑,没见过玻璃塑;见过木雕、石雕,没见过玻璃雕。更令人惊叹的是,电脑控制的“笔”可在玻璃上作画刻画,无论在薄如蝉翼还是厚如石板的玻璃上,都能精细地描绘出图画,铸以颜色,龙飞凤舞,草长莺飞,花鸟鱼虫,活灵活现,即使是《清明上河图》那样繁复驳杂,也可在玻璃上毫发毕现,人物呼之欲出。在这里,切割玻璃不是用金刚石,而是用水,至柔之水,高压喷出的水柱犹如刻刀,使脆硬的玻璃服服帖帖,任由切割赋形。我们知道抽刀断水水更流,不知道水亦如刀。面对琳琅满目、色彩斑斓、美轮美奂的玻璃艺术品,著名作家蒋子龙挥毫泼墨,写下“玻璃大观,如梦如幻”。置身晶莹剔透,光怪陆离的玻璃工艺世界,真如置身梦幻世界,恍兮惚兮。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丰富的材料手段,无形中促动着艺术的创新。玻璃,不再仅仅是一种建筑材料,也在步入艺术的世界——美的世界。其实,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技术先行,由技入艺,由艺入道。世界上真正的创造,莫不是技与道的统一。

走出车间,来到厂区空旷处,发现两边放着一排排粗大的加盖塑料桶,厂里技术人员介绍说是装食余腐烂食物及果皮菜叶。他说,不只是厂里的果皮菜叶,还从外面捡回来瓜皮果皮,放进桶里。他打开让我看,里面泡着椰子皮柚子皮之类,正在发酵。这就令人纳闷了,工艺玻璃公司怎么还收集烂果皮?进一步了解,才知道这是公司的一项公益环保行动,就是把街上乱扔的瓜皮果皮收集起来,放在桶里发酵,形成酵素,提供给社会无偿使用。企业负责人李业发介绍,发酵出来的提取物可用于清洁。两年前潮南发生水灾,我们送去了两吨,帮助清洁水源,天然清洁剂效果极好。曾有果农用我们的酵素代替化肥,不仅省去了40万元的化肥和农药费用,还获得了大丰收。

这确实是一件新鲜事!一个玻璃工艺企业做起了环保公益的事,而且完全是自愿的、自发的、无偿的。不能不说,这是环保意识的自觉,是一个企业的品质。听了他们的介绍,环顾厂里的环境,才发现他们的工棚及活动区的建筑,都保留了树木的原地生长,树干在房子里,树冠在房顶上繁茂出一片片荫凉,别是一番人树相依、房树相安的境界。

其实,瓜皮果皮烂菜叶发酵,就是过去的农家肥。曾几何时,是最宝贵的天然有机肥料,土地和庄稼最喜欢它。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食余残物不能尽其所用,成了“垃圾”,在城市里流浪。世界上本无垃圾,垃圾是人制造出来的不能尽其所用之物。垃圾越来越多,成灾成患,与人相克。所谓环保,并不是简单地清除垃圾,把垃圾从这里运到哪里埋掉或烧掉,形成另一种污染,这并不是环保,是掩耳盗铃。我之所以对该企业的环保举措感兴趣,是因为他们的理念近乎于道,这就是,为无用之物找到有用之地,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变相克为相生,生生不息,良性循环,哪里还有什么垃圾?“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华育万物皆有其用,是人把它们放错了地方。

汕头之行,美食美景,确实令人流连忘返。但是,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这家企业的品质和理念,循道而行。我相信,汕头有这样品质的企业不止一家两家,也因此,有理由相信汕头的明天会更美——永远的汕头。

新闻推荐

练江流域内规模化养殖场全部纳入农业农村部直接监管 有效遏制非法畜禽养殖反弹复养

本报讯(记者李德鹏)畜禽养殖是练江流域水污染重要源头之一。今年,汕头市农业农村部门重点推进练江流域规模养殖场配套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