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所城、南澳墟镇走上“有机更新”之路着力打造城中村历史文化保护和特色风貌塑造典范

深圳侨报 2019-10-30 00:42

南澳墟镇旖旎的滨海风光。侨报融媒记者 梁栋 摄

本报记 (侨报融媒记者 李苑 通讯员 张申) 未来,南澳墟镇重现岭南渔村特色建筑、老街文化墟市;大鹏所城传承历史文化,展现山海蓝湾,古韵鹏城……日前,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印发了《关于推进城中村历史文化保护和特色风貌塑造综合整治试点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选定7个城中村作为此次城中村综合整治的试点项目,其中,大鹏所城和南澳墟镇入选试点项目。新区这两个城中村接下来将结合自身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滨海风貌等特色,不采取大拆大建的方法,通过综合整治让其面貌实现重塑。

据了解,深圳的城中村大部分存在居住品质较差、开敞空间及公共设施不足、历史文化保护欠缺等方面的问题,但城中村在深圳城市发展的历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独特的内在价值。一方面记录了深圳的发展脉络,是历史文化空间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保障了深圳大量人口的住房需求;同时提供了低成本的居住空间,促进了城市整体职住平衡。在践行绿色发展的新形势下,为进一步发挥城中村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解决城中村现状存在的问题,必须走有机更新的道路。

此次《方案》旨在落实有机更新理念,推动深圳市城市更新在注重城市功能完善、产业结构优化、人居环境提升的同时更加注重历史文化保护、特色风貌塑造。更新方式由拆除重建为主向拆除重建、综合整治和功能改变多措并举转变。更新原则由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走向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相融合。以综合整治为主,融合多种实施手段,加快推进7个试点项目实施,以树立城中村历史文化保护和特色风貌塑造典范。

其中,大鹏所城位于大鹏街道鹏城社区,距今已有610年历史,背山面水,兼具山海资源,有“沿海所城,大鹏为最”之称,是鸦片战争肇始地,代表了我国明清防卫城池的工艺成就与科技文明,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选择该片区作为试点重点在于先行探索保护大鹏所城“山—城—海”的历史格局,进行历史文化保护与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树立大鹏半岛全域旅游和社区融合典范。

南澳墟镇位于南澳办事处,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起源于明洪武年间,拥有绮丽的滨海风光、山海交融的空间特色和独特的本土渔村文化,是真正最具全域滨海风貌的特色小镇。选择该片区作为试点重点在于先行探索传统与现代交汇、文化与生态共进、山城河海交融,树立滨海特色塑造和民俗文化传承有机融合的典范。

新闻推荐

海山街道9月PM2.5浓度全市最低

深圳晚报讯(记者吴洁)深晚记者昨日从深圳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9月,全市74个街道(办事处)PM2.5浓度在17.7微克/立方米至37.4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