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深耕陶瓷领域,传承创新“汪派山水” 陶艺师釉上施“魔法”

汕头日报 2019-10-17 01:26

每天一个人在工作室忙碌着

在一片白茫茫的原色中作画

看名师大家纸上书画,相信很多人会觉得赏心悦目,有心人或还能偷师一二;然而,若围观汕头市陶艺师曾粮创作釉上粉彩,同样画的是山水,有的人也许会跟我一样,一头雾水。只见他在烧好的茶壶素器上,勾勒着轮廓,最有意思的是,桌上一溜摆着的颜料碗中,大都是白色颜料,他用笔蘸来挑去,还都是白色颜料,一层又一层,覆绘其上,然后,就说好了,可以入窑烧制了。此时,只见瓷器上一片白蒙蒙,某一角才露出树的一点枝丫。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哪知,瓷器仿佛被施了“魔法”,经过窑中高温的“亲吻”,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取出时,瓷器仿佛剥开那层神“白布”,光滑细腻的釉面,居然变得像宣纸一样,上绘晕染气韵生动的山水,布局构图巧妙,形意自然,明暗远近,深浅浓淡呈现粉嫩柔和的过渡,好一幅写意山水!

曾粮告诉记者,其实,这就是釉上粉彩的特点和魅力。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是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一。进行粉彩创作时,首先是画底色,接着是打色彩底、上粉色,最后是烧制。其中,上粉色最考功夫,这是最难的一步,因为颜料中加入了砷,并通过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来获得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这个过程无法通过眼睛的直观视觉进行调整,完全只能凭经验而来,它没有捷径,是建立于无数次、长期的实践之上。

在景德镇乃至中国陶瓷界,其实曾粮“来头不小”,因为他本身是高级工艺美术师,还荣获广东省陶瓷工艺大师、汕头市工艺美术大师等称号,并且作为景德镇传统“汪派山水”第三代传人,他的作品也备受关注。出生于景德镇陶瓷世家的曾粮,其外公是汪野亭。汪野亭是近代景德镇陶瓷粉彩山水画名家,“珠山八友”之一。而他的母亲,是国内数一数二的陶瓷艺术大师汪桂英。曾粮1977年跟随母亲学习传统彩瓷工艺,1983年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设计专业学习。毕业后,1988年,他南下投身加入建设汕头经济特区这片热土,从事企业出口工艺陶瓷的设计工作,曾历任公司彩瓷厂副厂长、设计部主要负责人、首席设计师等,为公司设计了大批适应外销的工艺瓷品种,在当时汕头陶瓷行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多年来,曾粮主攻釉上粉彩山水,在陶瓷领域默默耕耘,不断进行创作,致力于艺术陶瓷的传承与创新。传统的粉彩以油调色,因为釉上作画,油比水挥发慢,有助于色彩的晕绘,而曾粮通过钻研,如今也能以水为媒,像宣纸上作画一样,水有多宽,色的舞台就有多大。这是工艺和技艺上的创新和突破。在山水方面,曾粮继承“汪派山水”的“通景山水”,笔疏意旷,山光水色空蒙淡荡、若有若无之间,简洁空灵,令人心旷神怡,同时也沿袭他母亲一脉的清润灵秀,内蕴雄放。近年来,其作品亦多次在国内、省市各赛事中屡获佳奖,广被收藏。

本报记者 陈珊娜 文

本报记者 袁笙 摄

新闻推荐

汕头口腔医疗中心副院长解超勇:妙手解病痛 真情暖人心

解超勇从事口腔医学临床工作已有24年。解超勇正在进行种植牙手术。解超勇正在雕牙、检查牙模。汕头口腔医疗中心自2018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