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热潮升温 “汉服热”鮀城悄然兴起
衣袂当风,裙带轻飘,一身古典汉服,搭配精致的簪花,行走在街头的姑娘们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近年来,随着人们的民族自豪感不断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汉服逐渐走进了大众视野,自媒体上关于汉服的视频和古装影视剧的热播也在一定程度上带火了汉服。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在各商业综合体、小公园网红打卡地等都能看到不少穿着各种式样汉服的少女,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
身穿汉服出行,是“汉服热”兴起的一个缩影。近些年来,汉服不但在学生中拥趸众多,不少高校都发展起了规模可观的汉服社团;有些年轻人也会通过网购置办起汉服的行头,出门游玩时装扮起来拍下写真;更有不少新婚夫妇在结婚照或全家福的拍摄上,一改以往西服配白纱的西洋款式,选择中式风格,营造出古风古韵。
在汕头,有一群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年轻人,为宣传民族服装和汉文化而成立了汕头汉服社,目前社员有200余人。汕头汉服社经常在传统佳节定制民俗活动,在市区设点邀请市民参与,还不时与学校进行合作,开展汉服文化课堂,节目表演,让各年龄段的孩子更多接触到传统文化,认识传统民族服饰。谈到社团的成立,负责人杨宓琪说,一切源于热爱。社团的雏形是一个只有四名成员的QQ群,这几个志同道合的女生,为了传播汉服文化和吸引更多群友,经常穿着汉服出门或者举办相关活动。一开始还会因为身着“异服”,受到路人的指指点点,但她们每次都会为好奇的路人耐心讲解汉服这一传统文化。杨宓琪说,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汉服的宣传行列中来,也认可他们为复兴汉服所做的努力。
有别于西服革履的现代感,汉服凝结着中华传统文化积淀千年的美学内涵。据了解,目前汕头的汉服实体店数量较少,线上电商仍为汉服爱好者购买汉服的主要渠道。在购物网站上,汉服设计销售创业者黄小姐告诉记者,自己从汉服爱好者到汉服产业里的创业者,初衷是想通过美丽的汉服传承中华文化,彰显文化自信。
据黄小姐介绍,一件汉服从设计到制作,需要花费大量工艺和时间。现在市面上的汉服基本主打原创纹样,但也会参考古籍古画做复原纹样的再创新。通过数据统计显示,高级私人定制汉服的价格略高,但需求量并不小。除了高端定制,平价汉服的市场也同样火热,定价在100至300元之间的汉服占据了60%以上的销售份额,500元以上的占30%以上。
与现代服饰强调美观、流行不同,汉服自出现以来始终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但当前市面上有的汉服品牌忽视了对于汉服服饰的考据,反而刻意迎合市场,做出来的汉服与传统意义上的汉服背道而驰。因此,有部分人认为现在努力推行汉服的这批人,并不是有多强的使命感,只是虚荣心作祟,在跟风而已。购物网站上某汉服品牌设计师张小姐也表示,汉服是一个急不得的产业,经营者必须要求自己时刻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才能把蕴含东方文化的汉服之美传扬出去。
什么是真正的汉服、怎样穿戴最符合规矩……围绕汉服而来的争议,伴随着“汉服热”的扩大可能还将一直持续。但传统文化热潮升温已成趋势,在各方观点的碰撞中,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空间与市场也会进一步拓展。(图片来源:汕头汉服社)
本报记者 杨舒佳
新闻推荐
90后汕头小伙子方荣衔,2013年从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系毕业后,顺利进入杭州的一家银行工作。2015年,在父母的强烈要求下,方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