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更协调 经济结构更优化

汕头日报 2019-09-29 01:19

农业现代化水平高

汕头历来存在人多地少的问题,人均耕地面积很少,农业生产基础十分薄弱。新中国成立后,汕头兴修了大批水利工程,优化升级农业基础设施,积极引入科技改造传统农业,不断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农业生产从传统走向开放,农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汕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4.98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204.52亿元,年均增长3.8%;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26.47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44.70万吨。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汕头进一步深化乡村振兴战略,整合农业农村优势资源,实施“科技兴农”,发展“互联网+农业”,积极建设一批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生产经营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目前澄海蔬菜产业园、潮阳丝苗米产业园、潮南生猪产业园已被列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特色农业、效益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列入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兴农战略效果显现,形成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品牌,培育了30多个特色农业产业,拥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94家(国家级4家、省级20家和市级52家),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5个,省名牌产品(农业类)14个,省名特优新农产品19个,省十大名牌农产品3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76个。

工业飞跃前进

新中国成立初期,受战备前沿限制工业发展制约,汕头工业经济落后,尚未形成规模性工业产业体系。改革开放后,汕头工业迎来快速发展时期,诞生全国第一家专业生产超声电子仪器企业,是我国感光材料工业的摇篮,轻工业发展水平在全国首屈一指,初步形成了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并举的工业产业体系。

工业规模迅速扩大,1991年汕头完成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2013年和2016年分别突破3000亿元和4000亿元大关,201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520.49亿元,比1952年增长了4848倍,年均增长13.7%,成为引领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汕头全力振兴实体经济,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形成以纺织服装、工业玩具、塑料化工、食品医药等为主的工业支柱产业,奠定了汕头工业体系的基本格局。

服务业蓬勃发展

历史上,汕头便是有名商埠,商业发展初具规模。曾被恩格斯誉为当时中国“唯一一个有点商业意义的口岸”的汕头,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服务业发展显现出强劲的活力,犹如破土的树苗茁壮成长,贸易、交通等传统服务业行业继续兴旺,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业等新兴服务业行业快速成长,经济辐射圈不断扩大。2018年,汕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125.41亿元,比1949年增长了885.6倍,年均增长10.3%。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汕头服务业发展更是进入快车道,仅用6年时间服务业增加值从614.77亿元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8.4%。这一时期,汕头消费市场规模稳步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2年的1029.82亿元扩大到2018年的1769.63亿元;随着居民对生活水平要求不断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不断升级,汽车、金银珠宝类、通讯器材、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书报杂志类、家具类等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快速,旅游市场需求旺盛,旅游收入大幅增加。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三次产业比重为52.8:20.8:26.4,农业经济在汕头整个经济体系中占据最重要地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薄弱;进入60年代,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同步加快,至1970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均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和服务业发展不断加快,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与日俱增,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为4.4:50.8:44.8,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比1949年分别提高30和18.4个百分点,结构优化程度不断加深。产业层次不断提升。

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2018年汕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31.58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7.2%,比2012年提高9.3个百分点,形成以金融、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物流、房地产等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集群,服务业高端化发展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先进制造业稳步发展,规模逐步扩大,2018年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2.5%,比2012年提高16.8个百分点。

新闻推荐

推进练江流域综合整治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领导莅汕调研

本报讯昨天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赵鹏高莅汕就练江流域综合整治工作开展实地调研。赵鹏高一行先后来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