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追求有温度好新闻 □ 本报审读组

汕头日报 2019-07-26 00:42

《时速350公里高铁进城还需多久?》《共享车辆乱象该怎么治?》《“破冰”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难题》《“四个最严”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斩断污染黑手守住生态红线》《寻找“水美城乡”的新内涵》《乌桥岛的公益探索之路》……新近,本报一篇篇有温度、有深度、有观点的新闻作品,既上接天线,又下接地气;既凸现丰富的民生内涵,又彰显厚重的人本情怀,生动地诠释了主流媒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本报8日,“汕言汕语”栏目推出的重磅评论《城市治理更需要细节细致细腻》一文中精辟地指出:“人,是城市的核心。打造文明城市,最重要的是关注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内心感受。这,也是本报最近一直密集关注我们的城市治理细节的初衷所在。”的确如此,近几周来(6月21日至7月11日),本报围绕治污治水、市政建设、交通出行等社会关切、百姓关注的民生焦点问题,精耕新闻,做足文章。聚焦练江整治,我们的记者俯下身子深入基层察实情,发送了一大批来自整治一线的鲜活报道,详实介绍治练的最新进展;跟踪创文脚步,我们抓点顾面,小至报道社区“一楼一品”打造文明楼道,大至描述88万志愿者携手同心、倾情倾力推动城市文明进步;紧盯交通秩序,我们针对“霸道”占位顽疾和共享单车乱象及职能部门监管缺失等问题,开展强有力的舆论监督,为根治城市“痛点”开出“良方猛药”;关注垃圾分类,我们快速反映城区试点情况,大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提升市民群众对生活垃圾分类重要性的认知度,引导百姓用“举手之劳”创造美好人居环境;直击突发雨灾,我们报网联动,全媒体记者第一时间直奔现场,滚动报道城乡灾情,实时“通报”市区道路积水深度,图文介绍有关部门及时清障排涝。

另外,在这段时间本报坚持受众思维,注重新闻品质,刊发了许许多多读者喜闻乐见的作品。如《新经济新技术“呼唤”新职教》《在职教师有偿补课“零容忍”》《资助家乡学子走出去看世界》《新国标电动自行车来啦!》《汕头购房将实现“零门槛”》《160平方米人行道2天修完》《汇聚慈善暖流书写扶贫大爱》《孝心书写感人故事》《日暮乡关何处是今朝梦圆归故里》《海归“农二代”栽出最美葡萄》《汕头民宿产业的春天还会远吗?》等,这些稿件不仅新闻性强、人情味浓,而且有深度、有温度、有故事。还有,“融媒秀”、“视觉新闻”、“财经周刊”等新闻或专刊板块推出了不少优质版面,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强化舆论监督

抨击占位乱象

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是主流媒体的重要职责,也是党报的传统优势所在。特别是在价值多元、众声喧哗的时代,做好舆论引导和监督,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疑难问题有效解决,从而提高党报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近段时间来,本报在积极做好主题宣传、典型报道的同时,着力强化新闻舆论监督。尤其是针对市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难点问题,主动发声,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如6月底本报记者围绕市区部分沿街食肆、商家私自圈占公共停车泊位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暗访、跟进追踪,先后推出了新闻调查《“有位不能停”比“一位难求”更闹心》《比“有位不能停”更闹心的是“拿你没办法”》等,对中心城区“霸道”占位乱象及有关职能部门监而不力、管而不严问题开展强力的舆论监督。随后,本报连续刊登多篇时评,既对侵占公共资源行为进行尖锐的抨击,又就如何根治“乱占位”问题提出了颇有见地的对策。精准的发声,高效的监督,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赢得了百姓的大赞。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当民众利益受到侵害时,主流媒体必须站出来,大胆发声,秉持公道。上述稿件就凸显党报记者为民执言的责任担当。

深耕主题报道

刻画生态之美

主题报道是地方党报的重型武器。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要使主题报道广泛地吸引受众,必须不断创新报道思路,改进写作方法,力求语言接地气,内容有故事、有情怀,让主题宣传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

近期,本报便推出了多个很有影响力的主题报道。其中,“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栏目刊发了许多颇具感染力的优秀作品。尤其是围绕治污治水做文章的几篇大稿,由于记者把“硬题材”进行“软处理”,写出了温度,写出了感情,找到了受众的兴奋点,让读者记忆深刻。如6月27日刊登的长篇通讯《潮阳:治出新景象共享生态美》,便反映出记者思维敏捷、视野开阔、采访深入、选材用心。通篇虽出现许多数字,但作者采用软硬兼顾、灵活表述、以景迷人、以事实说话的手法,生动地描写出练江潮阳段经过艰辛的治理后,褪去了脏兮兮的“外衣”,露出了清新美丽的“容颜”,让当地民众分享到“母亲河”变化带来的生态福利。而7月4日,本报第一版发表的《以“水”为笔绘就城乡生态画卷》一文,则以轻松的笔触详实描述“系统治污、科学治水”让澄海美了家园、活了资源、乐了百姓。文中有动有静有“现场”,见人见事见精神,让人感觉可亲可信。更为难得的是,该稿还配上了精美的“记者手记”《寻找“水美城乡”的新内涵》。300字袖珍评论,言简意丰,情理并茂,深化了主题内涵,点亮了“治水”思路。

聚焦汕港高铁

细述首发之旅

交通,与百姓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由于汕头市交通建设大提速,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给市民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因而,人们对交通建设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本报抓住这一兴奋点,不断加大相关新闻的报道份量,进一步拉近了现代化交通与普通市民的距离。

汕港直达高铁是大众注视的焦点,为立体报道好首发列车,本报早动员、早策划,提前预热,推出了以《大交通格局“赋能”汕头未来》为题的整版图文特别报道。汕港高铁直通当天(7月10日),本社出动全媒体记者进行现场直播,综合利用视频、图片、文字,实时介绍首班由港来汕高铁列车进站盛况及汕头直达香港列车首发场面。隔天,本报以两大版的篇幅,详尽介绍汕港直达高铁的时间、速度及购票、办理出入境程序等细节,真实描述往返旅客“尝鲜”的体验感受;同时,深度解读汕头铁路建设“发展密码”,展望时速350公里高铁进城的美好前景。此次报道因信息量大、实用性强、含金量高,受到各阶层受众的好评。

上述案例彰显了本报新闻报道的大局观念、人本情怀、民众视角和服务意识。尤其是利用纸媒的厚、网媒的快、直播的真,为受众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折射出本报“时时心中有读者”!

探索融媒路径

打造精品力作

只有融合才有出路,唯有创新才能发展。本报自新一轮改版以来,一直在变革、在尝试、在创新,奋力追寻既适合自身发展又能满足受众需求之路。特别是近几周,利用“融媒秀”版面等园地作为“试验田”,精心打造融合新闻产品,以拉近编读的距离,扩大本报的感染力和美誉度。

7月18日5—8版的《和美汕头十二时辰》,就是在融合探索中打磨出来的精品。该连版“融媒秀”颠覆了传统纸媒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将鮀城百姓“十二时辰”的生活形态,通过图片、简约文字及链接视频立体鲜活地呈现在市民读者面前,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汕头的活力、鮀城的温馨、百载商埠的和美,引发了全城的情感共鸣。

“小的”就是精美,细微之处更显功力。这个“融媒秀”版面之所以能打动受众,是因为选题精准、策划精细、图文整合精炼、版式设计精心,从而达到了以小见大、平中见奇的效果。特别是在内容表达、“语态”创新、情感互动方面凸显了作者、编者的潜心细心。

新闻推荐

新图书捐赠农村学校

近日,潮阳区关埠镇上底学校的孩子们非常高兴,他们收到了汕头市以琳书屋图书有限公司捐赠的一批崭新的图书。这批书籍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