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失败后,党在潮汕的革命力量一度遭重创,澄海盐鸿镇鸿沟乡成为党组织转移和武装割据的重要地点 活跃在潮澄饶边界的红色革命据点
林灿旧居
林灿
吴文兰
盐鸿镇鸿沟乡位于韩江下游的澄海东北方,距离中心城区20公里,地处潮、澄、饶交界,濒临南海,背倚莲花山,是闽粤交通要道。在潮汕地区革命史上,鸿沟乡是一个著名的赤色乡村,1993年被澄海县人民政府评为“解放战争游击根据地村庄”。其实,鸿沟乡的红色革命历史早在大革命时期就开始。
大革命失败后,党在潮汕的革命力量一度遭到重创,鸿沟乡由于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成为潮澄饶党组织转移和武装割据的重要地点。1927年,受蒋介石国民党右派叛变和党内右倾投降主义的影响,澄海发生了“四·一〇”反革命事变,澄海工农武装只得转入莲花山区继续坚持斗争。鸿沟乡独特的人文环境、地理优势和外部资源,成为澄海革命据点首选之地。鸿沟乡是一个较早接受先进革命思想的地区,农会在1926年以前已经建立,农会由共产党员担任骨干,在当地有很大影响。新民主革命初期,就有林灿、林云、林胜合等一批热血青年学生外出求学,接受进步思想熏陶。他们积极加入党组织,并利用假期在家乡传播革命理论,促进农会组织的发展,为党的地下革命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鸿沟乡地处潮澄饶边界地区,是国民党力量相对薄弱的地区,又背靠莲花山,面临南海,有利于革命力量潜伏壮大和信息互通,可接应莲花山武装游击队,又联结潮州、饶平、澄海、南澳。鸿沟乡有同情革命的东南亚侨胞资源,他们从多方面给家乡进步事业有力的支持,也有利于革命的发展。
鸿沟乡革命据点的建立,离不开林灿与吴文兰两位革命伴侣的努力。林灿(1905-1942),原名林长开,字建南,1905年出生于鸿沟乡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林泽亥从事农业兼营杉木生意。1922年他就读澄海中学,受校长杜国庠、教师李春蕃(柯柏年)等革命先驱的影响,在学期间,每逢假日,常与进步同学王绍杰等来鸿沟走访,为鸿沟革命活动开辟路径。1925年“五卅”惨案之后,澄海县成立各界外交后援会,林灿被选为负责人,又为校内学生会领导人。此间,他活跃在县城一带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与反帝革命宣传。毕业后,林灿在澄海参加革命工作,于1926年3月接任中共澄海县委支部书记,1926年1月被选为澄海县农民协会筹备委员,5月中共澄海县支部改称中共澄海县特别支部,11月改称中共澄海县部委会,林灿仍为书记。1927年1月1日,林灿又被选为澄海县农、工、商、学联合会筹备会常务委员。“四·一〇”事件,林灿被捕,同年9月经多方营救出狱。出狱后他潜回家乡,以自家祖屋、杉厂等为据点开展地下革命活动,继续巩固鸿沟乡这个据点。
吴文兰是林灿澄海中学的同学,两人志同道合,建立了革命爱情。第二次东征之后,周恩来出任东江各属行政委员,主持改组国民党汕头市党部,吴文兰受命任市党部委员兼妇女部长,还兼任广东妇女解放协会汕头分会会长。嗣后,邓颖超来汕头,则兼管了中共潮梅特委的妇女工作。吴文兰又在周恩来、邓颖超的直接领导下,致力于妇女运动。1926年下半年,吴文兰负责中共汕头地委妇女工作,任地委妇委书记兼汕头妇女解放协会会长,她身负重任,夙兴夜寐,足迹遍及潮梅各县市。她曾多次来到鸿沟乡进行地下革命活动,及时传播党的先进革命理论,分享潮汕各地妇女工作的先进经验,培养妇女干部,为鸿沟乡革命工作注入新鲜血液。据老人的回忆,当时鸿沟乡据点参与地下工作的女同志就有十几位之多。后来因叛徒出卖,吴文兰同志不幸被捕,1928年6月18日在汕头被杀害。吴文兰牺牲后,林灿非常怀念她,把对她的爱化为革命动力,继续奋斗。1929年上半年,为逃避国民党追捕,林灿只得借道香港前往泰国。1937年回国抗日,任新四军三师参谋,在苏北战场中为国捐躯,英年早逝。遗憾的是林、吴两人最终也没能成为正式夫妻。
鸿沟乡革命据点主要以林灿祖居(连同邻居林再昌家等)、杉厂(棚)、发合寮、隆顺堂药店、金兰书屋等多个潜伏点串联成片,组织开会主要在林灿祖屋,武装枪支、刻印机等工具则藏在林再昌家西厅旁小屋。据乡里老人回忆,参加活动的同志少则二三十人,多时达六七十人。为避人耳目,他们白天分散潜伏在周边农会成员家里或杉棚、发合寮等处,夜间才进行集中活动。林灿祖居与前后群众的家有暗门相连,一旦有敌人来搜查,受警示的同志就从暗门往后园方向翻墙向莲花山撤退,也有经发合寮通过停靠在发合港的浅海帆船往海山等地避风头。
为使钱东、黄冈、海山等地的工作连成一片,实现沿海的武装割据,1929年9月,根据东江特委指示,澄海县委机关从九区的上长宁迁到四区鸿沟乡半埔(设于林灿家)。1930年底,开辟潮澄饶边革命根据地,从侧翼上牵制国民党兵力,配合中央苏区和各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中共澄海县委和中共潮安县委合并为中共潮澄澳县工作委员会,书记周大林,址设仍在林灿家。工委以莲花山游击区为主要基地,开创了潮澄饶澳革命根据地,进行艰苦卓绝的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以汕头为中转站的秘密红色交通线,是周恩来同志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主持建立的,在危险时期成功保护了一批中央领导人和革命同志安全转移到苏区。其中在红色交通线副线上,鸿沟乡就是一个重要的节点。1930年冬,叶剑英同志就是经过这条交通副线到达苏区的。据1991年出版的《中共澄海简史》记述:“设在鸿沟的交通站还是中共中央与中央苏区保持联络的秘密红色交通副线必经之地。”“叶剑英等领导由卢伟良当向导,通过副线(上海—香港—汕头—澄海—饶平—大埔—中央苏区)途中留宿于县工委设于鸿沟的红色交通站,翌日取道饶平黄冈,后转上大埔进入中央苏区。”这个红色交通站就设在林灿家。
鸿沟乡革命据点活跃的时间虽然只有四五年,但它为潮汕乃至闽粤边界的革命事业发挥过重要作用。当时在此据点参加活动的同志不少人后来成为党的重要革命骨干和领导人,有的在新中国建立后还担任过重要职务。譬如,原全国侨联副主席方方同志和夫人苏惠,大革命时期在潮汕领导过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四·一〇”(广东“四·一五”)反革命事变后,组织领导反抗国民党白色恐怖武装斗争,期间常到鸿沟乡指导工作。原广东省副省长古大存同志也曾多次来到鸿沟乡革命据点交流指导工作。据现存材料已知,抗日战争时任粟裕将军秘书的王绍杰同志及何丹成、李子俊(亚仙)、余登仁(大白)、李华(杨两解)、张汉英(镜亮)、陈耀潮(牛屎)、龚文河(亚福)等一批同志都曾在鸿沟这个据点活动过。
国民党反动派先后组织过几次围剿鸿沟乡行动,由于农会和群众的掩护,大都无功而返。1931年4月12日,由于叛徒陈斑鲎出卖,国民党半夜围乡搜查,鸿沟革命据点被抄封,当时潜伏的几十位同志在农会阿嚷等的带领下从后园方向撤离,散入莲花山。而住杉棚的同志未能及时撤退,有六七位被捕。自此,潮澄澳县工委转移,鸿沟乡革命转入潜伏期。直到1937年周礼平等同志再次在这片土地上建立游击根据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的事业需要薪火相传。重温鸿沟乡这个红色革命据点,缅怀革命先烈光辉事迹,为我们今天“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提供了鲜活的历史题材。
新闻推荐
■林伦伦潮汕方言中,口语化的俗语有不少是形象性很强的。群众总是会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具体的人或者事物来做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