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水”考验练江流域易涝区度汛能力 新建排涝站立大功 全民力量防涝防汛
潮南区峡山十八湾涝区南凤电排站正在抓紧建设,计划于明年1月建成并发挥效益。
潮阳区谷饶涝区新建泵站今年4月份投入使用。
今年5月底,汕头市市长郑剑戈带队前往潮阳、潮南区调研练江流域重点易涝区整治工作时强调,防洪排涝是重大民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统筹、科学规划、远近结合、综合施策,加大力度推进练江流域易涝区综合整治工作。
长久以来,汕头练江流域内涝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去年的“8·30”强降水引起的洪涝灾害更是给汕头“两潮”地区带来沉重的打击。而5月下旬至6月中旬恰逢集中降水时期,对于练江流域易涝区来说,同样是一场考验。
所幸的是,由于排涝站的新建和防涝防汛行动的开展,今年“两潮”地区防洪排涝能力有所提升。目前,汕头正抓紧开展实地调研、编制规划工作,尽快补齐涝区短板。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张伟炜
厄尔尼诺带来凶猛“龙舟水”
近期的暴雨天气,让广东人民感受到了“龙舟水”的威力。这份威力也波及汕头大部分地区,短时强降雨更是“常客”。
“龙舟水”的成因与夏季风和冷空气都有关系,南海夏季风一般在5月爆发,随后推进影响到华南并产生季风对流降水。此外,南下冷空气与暖湿气流交汇,往往形成锋面降水,因此在季风降水和锋面降水的共同影响下,5月下旬至6月中旬正值端午节龙舟竞渡之时,广东出现大而集中的降水,所以民间称之为“龙舟水”。
“今年汕头气候形势复杂,持续发展的厄尔尼诺可能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多发,区域性暴雨洪涝、台风、高温可能重发。”气象专家表示。
市气象部门预计,今年汛期,汕头市雨量将达1250至1350毫米,接近常年同期。其中,前汛期(4至6月)雨量将比常年同期偏多一至两成,“龙舟水”属于偏重年景;后汛期(7至9月)雨量将偏少一至两成。
新建排涝站缩短涝区受浸时间
那么,今年练江流域易涝区是如何度过“龙舟水”的?
“以往谷饶涝区需要1天才能排干涝水,如今只用了3小时就排完,干部和群众都长舒了一口气。”谈到今年以来潮阳区谷饶镇的防涝排洪情况,该镇镇长陈毓钦喜上眉梢。原来,新建泵站发挥了明显的排涝效果,大大减少了涝区受浸的时间。
据介绍,位于谷饶溪与练江交界的新建泵站于2017年12月6日动工建设,今年4月份试运行,排涝流量达38.9立方米/秒。今年以来,谷饶镇遇到大雨时没地方排水的情况已得到明显改善:于今年4月份投入使用的谷饶涝区新建泵站,将原来需要1天才能排干的涝水缩短为3小时。
改变同样发生在潮阳区的其他区域。铜盂镇树香村地势低洼如“鼎底”,水往低处流,一下大雨,相邻村镇的客水汇入树香村,极易发生内涝。但去年“8·30”后,村里新建了电排站,大大缓解了树香村困扰多年的内涝问题。
“树香村在原有电排站2台电排共11万千瓦的基础上,新建了9.5万千瓦的电排,在今年入汛前投入使用,排涝能力翻了一倍。”树香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蔡钟涛说,“我心里的大石头终于放下了。”
“可以说,近期的强降水也是检验新建泵站排涝能力的一把"标尺"。”潮阳区水务局局长葛镇文说,下来,潮阳区水务部门将加快河道整治,持续开展河道“五清”行动,系统开展易涝区综合整治。
发动全民开展防涝防汛行动
“潮南区陈店、司马浦、峡山、胪岗4个镇(街)属易涝地区,每次遇上大雨天气,我们提前启动治涝电排进行预排,降低内溪河水位,减轻内涝压力。”潮南区水务局副局长洪向阳表示,一年来的练江综合整治大大提升了潮南区防洪排涝能力。
在洪向阳看来,提升防洪排涝能力是“组合拳”,单打独斗难以见效。他说,潮南区注重发动全民开展防涝防汛行动,对巷沟、水沟、小溪小河进行清淤清障,并打通“断头沟”“断头溪”,拉通排涝最后一公里,确保溪河渠系排水畅通。
光有群众参与还不够,因此,一支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将在潮南区闪亮登场。
据潮南区水务局局长吴喜良介绍,潮南区计划组建一支200人的区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开展了2019年潮南区防汛防风防旱应急救援培训班和实战演练。确保在6月底前,这支200人的区级防汛救灾(抢险)应急救援队伍完成组建工作,能投入潮南的救灾抢险工作。
此外,该区列入练江流域综合整治水利规划的6宗排水工程也在加快推进中:峡山十八湾涝区南凤电排站、司马浦电排站、陇田电排站3宗工程正在抓紧建设,按工程建设计划,分别计划于2020年1月、2019年10月、2019年12月建成并发挥效益;列入2019-2020年实施的陈店涝区第一泵站重建、前洋涝区电排重建、峡山涝区电排扩建3宗工程正在抓紧前期工作,将按计划今年开工建设。另外,南山截流扩宽工程、陈店内溪整治工程等项目也正在抓紧前期工作,将于近期动工建设。
“这些工程的建成,将大大减轻潮南区的内涝压力。”吴喜良表示,接下来,潮南区水务局将严格落实防汛防涝工作责任制,继续深入开展内溪内河清淤整治,抓好防汛防涝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快列入练江流域综合整治规划项目的建设进度,争取提前完成建设任务。
■相关
编制整治规划补齐涝区短板
内涝的形成在于暴雨的突如其来而且降雨时间集中。去年,潮阳、潮南区发生的“8·30”洪涝灾害成为潮汕人民的心头之痛。痛定思痛,汕头市水务部门从中吸取教训,抓紧实地调研、规划编制,力争尽快舒缓涝区人民的郁结。
“练江干流河道弯曲平缓、支流众多,河槽狭窄。流域地区处于练江中下游,地势低洼,降雨后地面径流和汇集速度快,加上受潮水顶托,积水全靠泵站排水。另外,由于历史原因,村镇建设中排水配套建设也不齐全,大量农田、池塘等滞蓄滞洪设施基本消失,这些都是造成内涝的主要原因。”汕头市水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8·30”洪涝灾害后,市水务部门对练江流域一些“逢雨必涝”的低洼和易涝地区,在实地调研、分析成灾原因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汕头市练江流域重点易涝区整治规划》的编制工作。
记者注意到,这个规划提出通过增加电排站建设、整治排涝沟渠等措施来补短板,提高易涝区的排水能力,解决内涝“黑点”的问题;并将加快完成练江整治水利规划43宗项目建设,提升流域总体防洪排涝能力。
同时,加快实施28宗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补齐支流防洪短板,提高二、三级支流防洪排涝能力。通过在实施练江流域综合整治水利规划12宗电排站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再建设一批电排站补齐短板,同时对排水渠系清淤疏浚,解决局部低洼易涝点积水排入支流问题,打通排涝体系“最后一公里”。
新闻推荐
为了进一步夯实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基础,提高司法行政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近日,市司法局领导带队先后到潮南区、金平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