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3万公里拍摄400多种珍稀鸟类 汕头海关“鸟叔”用照片传递爱鸟护鸟理念

汕头日报 2019-05-22 01:48

身穿迷彩服的陈东文一动不动地趴着抓拍珍稀鸟类。

一身迷彩服,头戴一顶用树叶做成的帽子,架起长达1米的“大炮”,一动不动地趴在泥泞里,屏住呼吸等待最佳的快门时机。陈东文将手中的相机当作“写生簿”,记录鸟类的生活习性,捕捉鸟儿每一个珍贵的影像,抒发了自己对自然的挚爱。

“鸟类充满了灵性,我希望通过相机拍摄它们,让我拍的图片成为保护环境的利器。”跟记者谈及拍鸟的初衷,陈东文一脸希冀。被称为海关“鸟叔”的他,任职汕头海关法规与综合业务处综合科科长。本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记者专门采访了这位海关同事口中的“鸟叔”,听他讲述从一窍不通到专业拍鸟这6年来发生的故事。

3万多公里拍摄400多种珍稀鸟类

陈东文热衷于摄影与骑行,一开始接触摄影时尤其喜爱拍摄自然风光,而与鸟结缘是在2013年。当时,他在汕头海边骑行,途中偶然看到旁边湿地里有几只牛背鹭,时而低空飞行,时而在湿地上停留,或追逐着牛群,啄食着牛身上的虫子,或飞跃于牛背上嬉戏,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这一幕永生难忘。”他告诉记者,那美丽的景色触动了他的心灵,“我深深地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感受到自然界里生物发展的多样性,感受到生物间的关系不是互相侵犯,而是包容。”

“鸟儿活跃又灵敏,不好靠近,非常难抓拍到好的照片,很多时候蹲了几个小时,几百张相片里也选不出一张满意的。”陈东文告诉记者,为了拍出一张好的照片,每天在网上查询大量的资料,走访老前辈请教经验,经过不断总结练习,才慢慢摸清了鸟儿的习性,也与鸟儿形成了一种默契。陈东文表示,6年来,他背着长枪短炮,去到海南的山上、潮州的公园、揭阳的滩涂、汕头的海边……骑行3万多公里,拍下了400多种珍稀鸟类。

不辞辛苦痴迷追鸟

黑脸琵鹭、褐翅鸦鹃、小鸦鹃、红隼、黑耳鸢……鸟儿群体翩跹、单只驻足,纷争、求偶、嬉戏、喂雏……,一种种珍稀鸟类,一个个生动的动作,“鸟叔”镜头下的鸟儿各具神韵,栩栩如生。

“鸟儿的每一次翱翔、每一次捕食、每一次驻足都让我兴奋不已。”谈及拍摄历程中最难忘的事情,陈东文给记者翻出一张照片,“这是韩国环志(s23)的黑脸琵鹭。” 2015年11月,“鸟叔”接到“情报”,在汕头东部经济带出现一只黑脸琵鹭,恰逢那天是星期六,陈东文不假思索背起设备就赶往现场。“这只黑脸琵鹭停留约20小时,我全程跟拍,怕惊动了这只鸟儿,蹲得脚都麻了。”他告诉记者,当它飞离时,心生不舍,挥泪感叹来年这只鸟儿再也不停此地了。

“还有这只东方白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拍的照片是在潮汕地区这种鸟类第一次被记录。”“鸟叔”指着另外一张照片娓娓道来。那一天,正在午休的他被“鸟友”的电话叫醒,说在潮阳井都镇发现一只与白鹭相似的鸟,一瞬间就精神了,只身前往井都镇。“果然没有白去!”他骄傲地告诉记者,虽然天气炎热、路途遥远,能赶到现场并记录下来,已是最大的幸运了。

用照片传递生态保护理念

陈东文的网名叫“韩龙马”,取韩水之滨、龙马精神之意。“拍鸟者更应该是自然生态和鸟类的守护者,绝不干扰鸟类的正常生活。”这是他多年不懈的坚持。如今,他已是中国生态摄影网的版主和特约摄影师,也经常参加环保公益组织以及各种生态摄影巡回展。

“鸟类的相片最能反映地区自然生态的现状。”陈东文说,参加摄影展更多是想以或优美、或震撼的视角来唤起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传递先进的生态保护理念,让更多的人关注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

记者了解到,日常除了与团队一起办展外,“鸟叔”还利用周末的时间定时对团队的讲师进行培训,并通过他们让生态环保理念传递到更多民众的心中。近4年来,陈东文参与组织环保宣传100余次,到80多所中小学里面宣讲,受众超过1万人。

保护珍稀鸟类他从未止步

6年的时光飞逝而过,但“鸟叔”兴致不减、热情依旧。

“一个地方生态环境好不好,看天空有没有飞翔的鸟就知道了。”陈东文告诉记者,候鸟为了生存,经历几千公里的迁徙往返,着实让人敬佩。人类需要发展,但也需要尊重鸟类的存在,尊重大自然的和谐。

“蓝天绿地、鸟鸣花香,是我理想中的生态环境。我还将坚持下去,为了更多的鸟儿能和我们一样安享美好的家园,再苦再累也在所不惜。”陈东文坚定地说。

本报记者 陈冬琪 通讯员 吴怡杭

新闻推荐

黄荣从小立志创业,独辟蹊径开办东南亚餐厅 让顾客“一筷子吃到正宗越南味”

开栏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了更好地推进创业创新,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税收优惠、收费减免、担保贷款等一系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