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痕织补 巧夺天工 这门传统手工技艺虽已淡出今天的生活,但其中蕴含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及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的良好风气值得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 陈舒腊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已极少有人穿补丁衣服了,当然也不知何为“织补”。但在那物资匮乏,买布要凭布票的计划经济年代,一件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人们对织补是再熟悉不过了。
织补就是仿照织物的经纬线把衣物破损的地方按原来的纹路织好,是项技术性、专业性非常强的手工技艺。明朝时潮绣已非常发达。到清代,潮州的刺绣水平更得到迅速提高发展,刺绣工艺分化出精工无痕织补行业,其手法和刺绣按纹路走差不多。最早织补用于官服、官袍、祭祀的神袍、戏袍的修补,后也用于高档的绸缎、哗哒呢和卡机布。
织补可分为手工织补、机器织补等。手工织补是利用衣服原经纬纱线按服装组织纹路编织,需要和衣服布料的组织花纹结合得天衣无缝。所用织线一定是原材料的线,这样补好的衣裤才平整,纹路衔接完美,色泽一致,融为一体。布料的组织纹路不是千篇一律的,常见的服装面料中,有平织,有斜织,密度非常大的织物会增加织补难度。斜织的纹路、大密度的织物、软缎等对工匠要求极高,织补起来技术要非常娴熟精湛,技高一筹。
记得上小学时,每次从云南回汕头老家过年,妈妈都要把破损的又舍不得丢弃的哗哒呢和父亲的老式苏联呢子军装、被香烟燎了几个小洞的衣物找出来,拿回汕头请姑父织一织。
姑父大名黄开耀,是“黄记织补”的当家人。“黄记织补”在汕头老市区小公园旁打锡街11号。从外马路沿国平路往小公园方向走一百多米,最后一个巷口左拐二十米就看到一栋三层半的旧洋楼房,一层为铺面,写着“黄记织补”。“黄记织补”当年在汕头家喻户晓,甚至东南亚的华侨也会带着衣物远渡重洋寻来织补。那时生活困难,一家人也许只有一套像样的西装或长袍,有好事才舍得拿出来穿。而有喜事必然要放鞭炮或应酬抽烟,一不小心,衣服就会被炸出个小洞或被香烟燎破,若弃之,太可惜,要穿又不好看。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拿去织补。于是有了像姑父这样靠织补讨生活的手艺人。
姑父每天早上9点开铺后就一直忙到晚上八九点才歇息,没有节假日。一根针,一个木制的箍外面有个套圈,可以用螺丝控制松紧固定布料(如图),一把剪刀,一个熨斗,工具极其简陋。姑父靠着精湛的手艺,勤劳地工作,养活了老母、妻儿及4个弟妹,还要供弟妹们上学。他工作时喜欢打开收音机,边听潮剧,边有条不紊地做着手里的活。只见他从衣物的边角用针把布料的经纬线分开,取出一小段一小段的纱线,放好备用,然后仔细地按“布”就班织补起来。先仔细看清楚织物结构,再挑纱取线,然后分析纹路,按纹路织补,要根据不同纹路的结构,选择不同的织补方式,最后还要烫印。一到过年姑父的生意更是红火,记得有一次,两个人争执不休地来到铺前。原来是年轻人放鞭炮,把中年男子的西装裤炸破几个小洞,中年男子抓住年轻人要他赔。年轻人哪里赔得起这一百多元的西装,只好来找姑父。姑父说:“我能把裤子补好,保证和原来的一模一样,但要15元的工钱。”第二天下午,姑父把补好的裤子交给他们。中年男子拿着裤子翻来覆去地看,就是找不到原来的洞在哪里。姑父把裤子翻过来,中年男子诧异地看到用粉笔做过记号的地方已补好了,和原布料一模一样。年轻人还给姑父15元工钱,他们的矛盾解决了,而姑父一个下午就赚到15元。要知道,那时一个人一个月的生活费还不用15元。
拿着姑父给我们织补好的衣服,精美无痕的织补令母亲赞叹不已,她感慨地说:“听说周总理的华达呢大衣破了,还拿到上海请专门织补的大师傅补。我们不能浪费,补一补和新的一样。”此时,我才觉得姑父真是个了不起的手艺人,并对精密无痕织补这种巧夺天工的手工技艺留下深刻的印象。
现在,像“织补”这样的传统手工技艺已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但作为非遗项目,已得到政府重视。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省主会场活动在百年商埠小公园拉开帷幕,许多非遗项目在老妈宫戏台展演。潮阳文光塔文化广场一位老妇人用一个普通的碗倒扣着,把破的衣服用细绳捆扎好,现场为围观的群众表演无痕织补手工技术,令观众赞叹不已。
现在虽然生活好了,人们已不需要穿补丁衣服,但我们不但要记住生活中那些熟悉的美味,更要记住工匠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及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的良好风气,使其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
新闻推荐
推进“四好农村路”43项目建设 潮阳今年将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东山公园改造后成了周边群众的好去处。←铜盂镇溪东村后湾溪水变清了。本报讯(记者刘文钊摄影报道)记者从潮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