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岭东日报》和客家文化人

梅州日报 2019-03-30 10:39

《岭东日报》的“潮嘉新闻”,专门刊登潮州府和嘉应州各县的新闻。 《岭东日报》是清末民初,粤东地区报刊出版中心育善后街诞生的第一份报纸。

●黄庆邦

在汕头老市区有一条与外马路相对平行的老街,名叫育善街,它位于汕头埠的核心区,潮海关、日本台湾银行、邮政大楼、汕头大厦、永平酒楼等这些当年显赫的机构和时尚的建筑遍布它的周围。在上世纪的清末民初,从育善街诞生的第一份报纸——《岭东日报》开始,逐渐形成了由育善街、育善后街以及和它相邻的外马路头组成的报馆、阅报所集中地。这个区域以育善街为中心,逐渐成为了汕头乃至潮汕、粤东地区的报业出版中心,报刊云集、知识分子接踵摩肩。这条以育善街为主的弹丸街区,在清末民初,引导着惠潮嘉地区社会舆论和意识形态的发展,为开启民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中,清末汕头埠发行时间最长的《岭东日报》就是这一时期众多报刊中的佼佼者。

清末时期,是中华民族的多事之秋,也是中国社会急遽变革的沧桑年代。汕头地处广东东南部,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重要对外通商口岸,尤其是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汕头开埠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开始通过汕头,渗入潮汕乃至整个粤东地区。这一时期,大量的外国商品以及外国传教士、商人、领事外交官、海关人员涌入汕头。这些人以汕头为基地,进行宗教和文化活动,他们开办学校、医院、印书馆、编印书刊,客观上起到了传播西方文化,为潮汕地区的民众启蒙的作用。

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帝国列强的猖獗,潮汕的仁人志士纷纷寻求自强振兴之路:有创办新学培英育才的,如丘逢甲、温仲和、何士果等在汕头创办广东第一所新式学堂——岭东同文学堂;有开办实业兴邦的,如张榕轩、张耀轩等投资修造中国第一条侨资商办铁路——潮汕铁路;也有为开启民智,办报纸宣传维新思想的,如杨沅、何士果、温廷敬创办的报纸——《岭东日报》……

1902年,在汕头的客家人杨沅、何士果、温廷敬等人在吴子寿的大力支持下,以育善街“岭东阅报所”作社址,借鉴和参考国内外所办报刊的经验,创办了汕头最早的报纸之一的《岭东日报》,创刊时间就在1902年5月3日。

杨沅,字季岳,嘉应州攀桂坊人(梅州市梅江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考中进士,是嘉应州最后一名进士,同年五月,着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他思想开放,公开宣传维新运动,主张宪政,敢于抨击官僚腐败,是一位主张变法维新的爱国人士。

何士果(1866-1921),字仁绪,笔名双髻山人,大埔县湖寮双坑村人,何如璋次子(何如璋,同治七年进士,清廷首任驻日公使)。光绪二十四年(1898)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德安县知县,驻日公使馆商务委员。参与创办《岭东日报》,兼任主笔。

温廷敬,字丹铭,笔名讷庵,祖籍大埔百侯,生于福建省平和县,后长居于潮州府城。汕头开埠后,温丹铭举家迁于此。参与创办《岭东日报》,担任主笔。

1902年5月创办的《岭东日报》比孙中山派陈少白在香港创办的《中国日报》(1900年1月刊发)晚两年,比革命党人在香港创办的《世界公益报》(1904年1月)、《广东日报》(1904年3月)、《有所谓报》(1905年6月)等报纸早了两至三年,是广东同时期最早创办发行的地方性报纸之一,后被人撰文赞其“开创了汕头报界之滥觞”。

《岭东日报》创办发行后,由于创办人、主笔都是主张维新变法的爱国人士,报纸从一开始就以维新报刊的面目出现,公开宣传维新运动,主张立宪。他们以抨击官僚腐败为办报宗旨,积极展开维新变法的宣传,主动介绍西欧政治制度和民主以及对地方改革的意见。《岭东日报》认为“论列时事乃报纸天职”,因此时事新闻比较丰富充实,遇有重大事件,则以专题逐日连续刊登,放言批评时政得失,抨击官场腐败,大揭官场黑幕,配以短小犀利、尖锐泼辣的时评和短评,使它成为了维新派的言论喉舌,如光绪三十三年(1907)八月初四刊登的论说《论今日改革当以大赦党人为首义》。这些文章满怀救国救民的热忱,表达了当时潮汕爱国人士的政治思想动态,影响几乎遍及粤东各地,惊醒一大批在迷茫、黑暗中徘徊的立志救国救民之士,为后来的辛亥革命滋养了一大批革命骨干,成为潮汕报刊阵地上为革命奋勇作战、鼓吹呐喊的主将。

当《岭东日报》的主笔和编辑们看清了“政府的昏瞀有加而无已,此塞彼决,随补随溃”的衰败景象,看清了清廷的所谓立宪,只是满纸虚矫讳饰之词,不过是借此以维护其专制统治,因而在时论中给予了揭露,指出“至今日危亡荐迫,犹且假立宪之名,为中央集权之策”,“以倡言预备立宪之世,益张其野蛮专制之威,九族之诛,公然出于口”。针对梁启超所写的为保皇派辩护的文章《论国体问题》,温廷敬在报上发表了《读梁氏议国体问题书后》一文,指出政体问题首先要看“合夫国民之公意,世界之潮流与否?”又指出“由君主而改民主者其势顺,由民主而复返君主者其势逆”。《岭东日报》创办近十年间,被视为是清末支持革命派的主要报纸之一。

《岭东日报》创刊之初,每日出版报纸一大张,周日无报。后来,篇幅扩充为每期八开四页,每页中留折缝,可折成十六开本的小册子,每份售价为制钱十二文。由于创办人、主笔和撰稿者多为客家人士,故其读者以客家人居多。

在报纸版面上,八版中内容各有不同。除了第一版是本馆广告,设有“告白”“表帖”“志谢”等栏目外,其它各版都辟有专栏,分别设“论说”“上谕”“时事要闻”“专件”“潮嘉新闻”“广东省新闻”“京省新闻”“外国新闻”“辕报”“牌示”,后来加附了“诗歌”“杂文”等专栏,就百余年前的办报水准而言,《岭东日报》的确办得很有地域特色,且新闻性强。

在《岭东日报》每日的版面上,篇幅较大的是“潮嘉新闻”,它专门刊登潮州府和嘉应州各县的来稿,报道地方上的各类新闻。当年侨商张榕轩投资在潮汕建造潮汕铁路,这一惠泽民众的重大工程,从筹备之时起,《岭东日报》就在“潮嘉新闻”栏中及时报道张榕轩等人的活动,还就修建潮汕铁路种种问题发表了许多评论。如光绪二十九年十月十八日的“潮嘉新闻”就有“开铁路以浚利源”的文述。

为了方便“文字未深者”阅读,《岭东日报》于光绪三十一年正月十七(1905年2月20日)第828期起,对报纸的论说和所有新闻文章均加圈断句,小说亦同样加圈,但谕旨之类和广告文字仍旧没有加圈,这在当时的报界可说是一大创举。

《岭东日报》在温廷敬担任笔政时期,提出办报要有“报品”。“报品”要以“主持公论”“开通风气”为宗旨,要“党于公,不党于私”,做到有“裨国家之大局”绝不能淆惑公论,败坏风气,也不能在“虚实未知、机宜莫辩”的情况下,就“捕风捉影、吹毛求疵”,更不能为了个人的恩怨,在报上进行“扶拾猥琐、任情毁誉、颠倒是非,或借颂扬以媚当局”或“扬之使升天、抑之使入地”,都是有损报品的。在报纸的采编工作中应当“悬为鉴戒之律”,“报品”的提出,对当时的潮汕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它对今天的新闻传播仍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岭东日报》的萌芽和出版,深受《中国日报》宣传推翻封建王朝的“欲使维新之机勃然以兴”“将使中国明外交之道”“将使中国明内治之理”,“将使中国知农工商矿之利弊”“举凡中国旧染污俗又将一洗而新之”办报宗旨之影响,使得它从一开始,就以公开宣传维新运动,抨击官僚腐败为办报宗旨,它不仅是潮汕转型中思想文化与社会风貌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潮汕文化重商性、开放性和需求性发展的重要产物。

清末民初,随着潮汕地区经济、文化中心转移到汕头,汕头的文化事业得到迅猛的发展,从第一份“以汕头方言撰述的基督教期刊”《潮惠会报》(1889年创办发行)开始,至1918年的近二十年间,潮汕先后出版发行了近三十余种有影响的报刊。进入民国后,汕头埠的报业发展更是迅猛。民国期间,汕头埠出版的各种报刊合计超过160种。这些报纸,有日报、双日报、三日报、周报、旬报、半月报乃至月报;有官办的、也有民办的;办报人可以是革命者,也可以是政客;可以是文化人,也可以是商人、华侨、慈善家、医生、军人等。在这些办报人中,梅州客家人是一群比较有代表性的办报群体。据统计,梅州客家人清末民国时期在汕头创办的报纸除了《岭东日报》之外,还有《潮报》《中华新报》《大风日报》《汕报》等十几家报纸,这些客家人之所以能够在汕头积极从事新闻报业活动,推动报业等文化事业的发展,应该有如下三个原因:

第一,随着经济的发展,潮汕地区的经济中心从潮州的府城转移到汕头埠。这一时期的汕头,不仅经济的开放度很高,对外来文化的开放接纳程度在粤东也是最高的。开埠港口城市的特质,政府的管治力相对较弱,让汕头成为了维新思想、革命思潮纷纷抢滩登陆的桥头堡。

第二、客家人深具民族气节、崇尚文化精神的传统。从黄遵宪参与创办维新运动最著名的报纸《时务报》可以看出,清末的客家文化人对于变法自强、拯救国家视为己任,他们深信“启发民智,非籍报纸无以广宣传”,只有报刊的传播和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作用,才能唤起民众保国求全、振兴华夏的目的。

第三、华侨对于报纸的支持。谢逸桥、张弼士、丘燮亭、梁映堂、廖煜光等从韩江顺流而下、在汕头登船出洋的华侨群体,利用开放的思想和雄厚的资本,为报纸的创办提供了思想的指引和资金的支持。

清末民国时期的汕头新闻报刊业,经历了一个黄金时期,在中国新闻出版历史的版图中,也是重要的一块拼图。客家的文化人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正直的文人品格、良好的职业操守、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为汕头的新闻出版历史中留下厚重的一页,至今仍值得我们缅怀。

新闻推荐

《谢佳华&刘清华名家书画联展》市区展出 春暖花开歌盛世 水墨氤氲润[~公式~]城

▲荷花(国画)刘清华作▲书法谢佳华《谢佳华&刘清华名家书画联展》市区展出《谢佳华&刘清华名家书画联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