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月眉河变迁看汕头河运业兴衰

汕头日报 2019-03-10 10:04

在南方地区铁路公路缺乏年代,潮汕地区的货物运输大多依靠河运,月眉河历史上曾是船运繁忙的主要航道之一,伴随河运的发展,撑排业应运而生,潮汕民谚“头惨撑杉排”诉说了这个行业的艰辛……

□ 郭松芃

谈起汕头中山公园,不由联想起环绕其东南面的河流——月眉河,这条河流起点靠近杏花桥,终点在韩堤路旁,全长约1250米,河宽约30米。

漫步在这曾经号称“汕头新八景”之一的“月眉翠堤”旁,偶尔看到几艘小渔船停泊河中,渔民悠然自得垂钓;或看到落日余晖洒满江面,渔船随波渐远,好一幅休闲的景象。谁会想到,这条河道历史上曾经是船运繁忙的主要航道之一。

近期,汕头宝光照相馆的后人向笔者展示了一张民国时期汕头中山公园前月眉河景象的明信片,让笔者目睹了这民国时期月眉河的盛景,欣赏到月眉河的另一番景象。据介绍,这张明信片大约拍摄于20世纪30年代,距今已有八十多年历史,透过这张颇具历史感的明信片,笔者更深入地了解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场景。

据R.D.Wolcott和S.O.Wolcott编纂,并由商务印书馆于1934年修订印刷出版的《英文世界地理》中有关“转运与商务要道”的介绍,中国中南部地区通常是以河流和运河运输为主,汕头通过韩江及其支流梅江对外沟通连接。在南方地区铁路和公路缺乏的年代,河运的作用极为重要,有运费低载运量大等特点,再加上潮梅地区河道纵横交错,使河运的价值更为突出,当时潮汕地区的货物运输大多依靠河运。伴随着河运的发展,撑排业应运而生。这张老明信片的镜头定格了这样的景象:在冬季近乎干涸的月眉河上,竹排船搁浅、散排在河道上,撑排工人正忙着作业。撑排业在河运发展史上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旧时的潮汕地区,无论是建造房子、寺庙,还是制作农具、家具,都需要大量杉木,而潮汕地区的杉木产量却远不能满足要求,只能从韩江上游的梅县一带产区运货来满足需求。梅县的杉木在运输过程中,撑排工人需要先将杉木结成杉木排,然后沿着韩江顺流而下,到潮州意溪及北门堤停泊中转,再运至汕头等地。每条杉木排大约有两三名工人,整个过程最长需一个多月,最短也需三四天。在漫长的运输过程中,撑排工人只能在杉木排上搭建简陋的“铺寮”,而这狭窄而又简陋的空间便是他们每天休息生活的地方,不管严寒酷暑还是风吹雨淋,他们都只能终日在排筏上风餐露宿。

不仅如此,由于撑排完全依靠人力,撑排工人必须把握水流的方向,不时地用竹篙左点右撑。有时受气候影响,会遇到搁浅、散排等突发情况,这时他们就得跳入河里,将杉木拖拉回到可以撑运的江面,或是将散落的杉木重新整理。在运输的过程中,他们不得不在湍急的河流上上下下,大部分人不幸落下一身风湿病。散排的杉木有时还会撞伤他们,甚至危及生命。正如潮汕民谚所说的“头惨撑杉排”,诉说的便是这个行业的艰辛。

时过境迁,城市里的建筑材料早已被钢筋水泥所代替,杉木的需求越来越小,加之我国铁路、公路等交通方式的快速发展,韩江河道桥梁横跨,繁荣一时的撑排业早已不复存在。

新闻推荐

保障用地用林用海需求 汕头市召开自然资源工作会议

本报讯(记者李德鹏)近日,汕头市召开全市自然资源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国、全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汕头市2018年自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