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全国各地近两百名南下军人后代赴汕纪念南澳解放69周年,庄严肃穆的深切缅怀,把人带回69年前潮汕大地上那段壮怀激烈的往事…… 铭记英雄功绩 传承红色基因

汕头日报 2019-03-03 07:53

老战士方思传(中)向烈士献花

老战士张虹

缅怀英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百船齐发解放南澳(资料图片)

解放南澳战前誓师(资料图片)

中国人民解放军31616部队20分队和41军后代纪念南澳解放69周年

□ 本报记者 刘小萱 文/摄

2月23日上午,南澳后江湾畔庄严肃静的烈士陵园里,高高矗立的木棉树英雄花开得如火如荼。这天适逢南澳解放69周年纪念日,中国人民解放军31616部队20分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41军后代齐聚陵园,祭奠解放南澳岛、南澎岛牺牲的革命烈士。隆装正颜身姿笔挺的军人、满怀崇敬的老战士和军人后代叹长空献白菊祭奠英烈,仰丰碑敬祭酒讴歌英雄。庄严肃穆的祭奠仪式,把人带回69年前潮汕大地上那段壮怀激烈的往事……

解放南澳战役是我军首次取得渡海登陆作战胜利

1949年12月,潮汕大陆地区已全面解放。国民党胡琏兵团洪之政残部和以吴大柴为首的匪众一千多人逃匿南澳,妄想把“闽粤咽喉、军事要冲”的南澳岛作为反攻大陆的跳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军121师这支拥有“塔山英雄团”,和平解放北平的精锐部队奉命南下解放南澳岛。121师363团、362团、山炮营和汕头军分区1团1营以及“四支”14团天津连共3000多人,还有支前参战船工1000多人参加了解放南澳的战役。

1950年2月23日南澳岛解放战打响。炮兵部队首先出发占领案屿和凤屿,炮轰敌军前沿阵地。接着,解放大军相继从海山和柘林起航向南澳进发。岛上国民党军负隅顽抗分路阻击,解放军指战员前仆后继,英勇顽强。大约当晚11时,南澳全境宣告解放。此役共歼国民党军1300多名,战斗中37名解放军指战员和10名船工光荣牺牲。南澳岛战役是我军第一次取得渡海登陆作战的胜利,为往后解放其他海岛摸索积累了经验。第41军121师受到上级专电嘉奖,并作为胜利典型推广。

老战士回忆当年战斗历程记忆犹新

参加纪念活动的人员中有两位当年亲历解放南澳岛南澎岛的41军老战士。

来自普宁洪阳的方思传1949年11月入伍,1950年1月27日在潮汕地委干校参军,成为41军121师362团1营战士兼翻译,参加了解放南澳战斗。因为当年部队战士基本是外地人,不懂潮汕话,而本地船工又不懂普通话,沟通需要翻译,所以当时有160位像方思传这样会说普通话的潮汕子弟调到了41军,后来有两位在战斗中牺牲。

如今已年逾九十的方思传仍身板硬朗,步履稳健,精神矍铄。面对记者采访,他思维清晰,侃侃而谈,讲起当年的战斗过程仍觉历历在目。无论是自己经历的介绍,还是解放南澳的作战部署、战斗过程、战斗结果、伤亡情况的介绍,他都说得一清二楚,条理分明。谈到此次参加纪念活动的感想,老人家心潮澎湃:“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用鲜血换来的,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不能忘,他们不为名不为利、一心为人民求解放的崇高品质要世代相传。”为此,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给儿孙们讲这些革命故事,还写成回忆录留给子孙后代看。

今年86周岁的张虹也是解放南澳岛南澎岛的亲历者,当年是41军122师的一名缮写员,主要从事刻蜡版工作,要夹着蜡版上前线传达命令。她1969年才调离汕头。此次在两个儿子陪同下来南澳,“我们家连同儿媳女婿有6人参过军,这次陪我来的两个儿子也是军人,有一个还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负了伤。这次来到当年我们战斗过的地方,他们为自己的妈妈感到自豪。”给烈士献花时,张虹落泪了。她说看到了熟悉的战友名字,想起了牺牲的战友,感触特别大。“我现在过得很幸福,我知道,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因为革命前辈和战友们的牺牲和付出。我们现在生活安定富裕,要不忘初心,保持优良的革命传统。我今年86周岁了,做不了什么贡献了,但至少不要给组织添麻烦。”朴实的话语令人感动。张虹这是第三次来南澳,“虽然腿脚不方便,但还是来了,看到这么多来自山东、黑龙江、辽宁、广西、贵州等地的南下军人后代都来缅怀父辈,祭奠英烈,铭记英雄功绩,传承红色基因,我觉得这活动特别有意义。”

两位老战士的娓娓叙述让人肃然起敬。他们曾战斗过的地方已旧貌换新颜,这是牺牲的战友们没能看到却愿意用鲜血和生命交换的未来。炮火声渐行渐远,为理想为信念勇往直前英勇献身的精神却没有因他们的远去而褪色,在一次又一次的讲述与一代又一代人的铭记中,它已融入潮汕的历史,凝成一种景仰,一种骄傲。

缅怀父辈祭奠英烈,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汕头南下军人后代杨秋滨先生介绍,这次有来自全国各地近二百名南下军人后代(“南后”)参加活动,很多人在潮汕出生,大多数自己也参过军。“我父亲是南下军人,我岳父也是当年参加解放南澳的41军战士。我自己也曾是一名军人,这次是和妻子带着崇敬的心情一道来缅怀革命先烈的。”潮汕话说得十分地道的杨先生祖籍山东,在汕头出生。

正如杨先生所说,记者采访过程中接触的很多“南后”本身也曾是军人。曾在汕头当兵如今还在汕头工作的石利军祖籍黑龙江,他说:“我父亲是南下"大军",爷爷也是军人,我儿子也当兵。我们家是四代军人。”可谓红色基因一脉相承了。

41军后代毛向东大姐的父亲毛余1948年打塔山的时候就在四纵(41军)警卫营,1950年调到刚刚参加了解放南澳战役的121师363团,一直没离开过41军。“我在汕头出生,小时候部队在莲塘,1968年部队调防才离开汕头,1969年我当兵去了湛江。我们这些人基本上都是部队生部队长,对生活过父辈战斗过的地方感情很深,只要有可能就会来潮汕看看。这次难得有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毛大姐对部队对军人有着很深的情结,在陵园献花时,她庄严地行了军礼,忍不住红了眼眶,“对军人有深刻的认识是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之后。我家有4个人参加了那场战斗,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和生死考验,我在边境的野战所,救治了不少伤员,深知战争的残酷,知道军人为保家卫国在战场上如何牺牲奉献,深深体会到军人的伟大和我们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所以每每到陵园祭奠英烈,我总会激动难抑。”

不论是否像父辈一样成为军人,“南后”们都对军队对军人都有着深深的情结,在驻岛部队军营里,他们兴致勃勃地体验部队生活,与战士联欢、合影,高唱红歌,激情洋溢;不论是扎根潮汕的,还是已离开潮汕的,他们都对自己曾经生活过父辈曾经战斗过的这片土地有着深深的感情。

所以,今天他们来了,来祭奠父辈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英烈虽然长眠在青山绿水之间,但他们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民的心中!祭奠英烈,寄托哀思,铭记英雄功绩,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一个人一群人的记忆成为国家记忆!

新闻推荐

独一无二的地下城

库伯佩蒂地下城一角。库伯佩蒂地下城的书店。《流浪地球》中,随着地球的“流浪”,地球表面温度已经下降到零下80多摄氏度,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