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姚智雄倾情国画创作,他认为 绘画是漫长的修炼过程
▲古岩沐春(国画)姚智雄 作
▲姚智雄在创作
□ 本报记者 吴小娟 文/摄
虽是料峭春寒时节,但画家姚智雄的画室“寂墨斋”里却是春意盎然,偌大的客厅里,左边墙上一幅笔法清逸、气息淡雅的花鸟国画《春山闻声喜》让人眼前一亮:简简单单的几笔勾勒,可爱鸟儿便活龙活现地跃上枝头,春意扑面而来,让人好不欢喜;正面墙上则是一幅竹画,笔墨酣畅,气韵流动。置身于艺术气息弥漫的空间,寒意顿消,但觉墨香四溢。
姚智雄祖籍潮阳棉城,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市美协理事,汕头中国画院画师,职业画家。近年来,他的国画作品颇受关注,其纯水墨山水,用变化的笔墨表现自然界诗化的意境,更见其不俗功力;花鸟画创作,笔墨盈润,内涵丰富,让人耳目一新,作品曾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的展览。2013年,姚智雄创作的花鸟画作品《春雷》获中国画学会第一届全国中国画学术展一等奖。
姚智雄向记者展示了这幅获奖作品《春雷》。这是一幅表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花鸟画,展现了春雷声中满眼新绿的生命气象,用笔酣畅淋漓、墨气饱满丰润。此次活动评委、画家郭怡孮评价这幅作品“注重整体气势,又能笔笔有内容,画出枝叶的俯仰向背,似有风雨声。飞鸟展翅而树林迎合,满纸生动又能静气自生,不失为一幅有笔有墨、既写景又写情的大气之作。”
半路出家 终有所成
姚智雄走上美术之路,完全是因为兴趣。他虽自幼喜欢绘画,但高中毕业走入社会后,为着生计,曾四处打工、经商、办厂,兜兜转转,到了1997年,33岁时才重拾画笔,临摹并进行创作;1998年,姚智雄开了间画店,画画、卖画、裱画、装画框……既是谋生,也是自己喜欢的事,虽忙虽累,却不亦乐乎。
画画到了一定阶段,突破便成了难事。为更好了解当代世界美术发展的潮流趋势,博采各家各派之长,拓宽视野,同时进行科学系统的专业训练,使创作跃上一个新台阶,1999年,35岁的姚智雄把画店转让给他人,凑足盘缠赴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进修。
姚智雄告诉记者,在杭州求学一年多,他自觉接受浙派熏陶,有幸得到多位名家诸如寿觉生、韩璐等老师的指导,创作水平有较大提高,坚定了他成为一名职业画家的决心。与此同时,他积极创作,参加了中国美协主办的一些展览,2007年成为中国美协会员。
姚智雄较为人所熟知和称道的是他的水墨画,这也是他一直追求、比较得心应手的创作形式。他告诉记者,水墨画更能表现天地万物的本质美,近年来,他更追求苍茫、宁静、枯寂、空灵的风格,在山水画创作中,更注重把宋元山水与现代山水进行糅合,用变化的笔墨去表现自然界诗化的意境,表达自己的心境情感。
遵从内心 提升修养
画好一幅画不是一蹶而就的事情。姚智雄告诉记者,绘画是一个漫长的修炼过程,因此,多读书,强心志,提高修养,潜心修行十分必要。他说,除了画画,平时他还有意识地多看一些文学、历史书籍,阅读国内外画史典籍,让自己视野开阔;每天他还要练字写书法,在画画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书法的重要性,正所谓“书画同源”,书法的形式感、力量感在绘画中不时可以得到有益体现。
如何平衡市场需求与艺术追求的关系?姚智雄说,对一名职业画家来说,市场需求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当市场需求和自己的艺术追求相悖时,画家更应该遵从自己的内心,坚持自己的追求,坚守自己的艺术风格,保有自己鲜明的艺术表现形式。
姚智雄说,这么多年的创作,他坚守自己的原则,恶俗的、功利性太强的东西坚决不画。比如有时候会应要求画一些市场上较受欢迎的山水花鸟画,但他依然会保持清新、宁静的格调,不媚俗,不趋利,把握好艺术尺度。当然,他还是比较喜欢可以淋漓尽致释放自己内心的创作。
采访中,姚智雄向记者展示了他近期创作的一些大型水墨画作品,粗犷豪放却不失苍茫、宁静的风格。他说,这是他接下来创作的方向。
遵从内心,提升修养,在绘画这条路上,姚智雄一直以修炼的心态行进,相信他一定能够创作出更多有品质的作品。
新闻推荐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灯节。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元宵节前夕,汕头市举办“花灯贺春——汕头市青少年创意花灯制作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