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青生命与艺术存在的履痕 从《学院气象》画展看潮汕与外地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

汕头日报 2019-02-16 08:01

□ 郭小东

春节前夕,《学院气象》画展,选择在潮阳开展。开展就是开春,就是迎春之举。年青学人的开春与迎春,值得推崇。他们以这样的方式,向民众报告了他们年青生命与艺术存在的履痕,令人称道。

《学院气象》画展,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潮汕学子,联动各地的青年才俊,共同构成。而潮汕学子,作为一个地域性群体,在潮阳这座千年古邑的集体亮相,就使这个画展有了特別的意义,特別的学术目光。

从文化角度言,这种年青的文化集结,有一种投名状的意味,此一事件,许是潮汕画坛的千年之光。因为它发生在潮阳。

潮阳与近代中国的画坛,有密切关联。民国刘海粟画专,由潮阳郭氏郑氏资助,而有了粤东画派的七十八翘楚,开启了潮汕画事的西洋气象。百年已去,翘楚皆以作古,而其血脉时有中断。现在,可望由《学院气象》的青年画家们命续。百年前是海派,百年后是京派。启步都在潮阳,此乃天赐予。

《学院气象》有多种意义:

把工匠与学术分开,把形象和形意媾合,把工笔和涂皴化为,把有骨与没骨辨证……把写实与摹临括清,弄明白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精神及物理联糸。寻找它们之间的哲学关连。这是学院气象的意义之一。

以上述的廓清与梳理带來的理论结果,有望建树一种对传统的新分析。对于绘画而言,传统的源与力,在接受层面上,更多表现在技术层面,而对之现代挑战的维度,很大程度取决于导师对现代性的见识和观念。当然,这是一个涉及人文水平的问题。导师的师道很重要。此其二。

其三,80幅画,20多位青年画家,其中潮汕籍13位,外地画家14位。虽然在画家数量上本土并不占多数,但画幅数量却占了多数,一共43幅。因此,还是能够看出其中比重的。它提供了主体性分析的相对数据,可以肯定的说,潮汕画家的家学渊源及童子功力,以及故乡人文荟萃所形成的痕迹结构,起码在技法上,相较于年龄,更显出老练圆实,这是潮汕学子得天独到的修为。

客观的说,在题材及内容上的泥古,及院体规制的观念限制,也显露无遗。山,石,树,鸟,人,人是最弱的,从量到质,以及思想的规划,对人物画是有所制约的。

但是,潮汕画家与外地画家的联盟,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对未来的粤东画派,在人物画的建树上,会是有力的推进。

中国十大名画,除《千里江山图》等三二篇外,半数以上是人物画,而且大都在宋以前。即便是山水画《富春山居图》,也多有写实成分。至于《百骏图》更是如此。可见,人物画,才是中国画的汉画传统和真传。至今无以企及。

另外,学院派绘画的框定,是不囿于学院内外的。其在框架内的文人画和知识分子画,也有很大的不同与承担,前者是个人的,包括技艺与情绪,比如历史上传统的文人画,包括竹林七贤等等。后者是家国的,尽力排除个人性而凸显公共性。比如事关重大事件及史诗性的画作,当代的诸如文革或知青。

以上所述,某些方面都不难在本展画作中找到。

我之所以没有在这里对本展画家作逐一点评,一是场合。二是无时间容我全面展开评述,而致顾此失彼。

新闻推荐

撞钟祈福佑众生

除夕晚上十点半,鮀城大街小巷渐次进入安静的守岁模式。在汕头市区隔岸西南方向的一座山寺中,“闹热”却正在倒计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