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钟祈福佑众生

汕头日报 2019-02-13 10:42

除夕晚上十点半,鮀城大街小巷渐次进入安静的守岁模式。在汕头市区隔岸西南方向的一座山寺中,“闹热”却正在倒计时——潮阳菩提禅寺除夕撞钟祈福仪式,在当晚十一点正敲响。

除夕之夜,潮汕地区十方信众来到寺院敬香、燃灯、礼佛,等待新年撞钟。

暮鼓晨钟,“钟”是佛教中的重要法器。“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钟声以其清凉悠远洗去烦恼与业障,又以其深沉洪亮警世醒人,促人精进。又因为钟声的威量上彻下通,因此成为祈福的“通讯工具”,人们希望撞钟时许下的愿望,通过钟声上传天听,获得上苍护佑。

除夕夜、公元新年夜撞钟,未见旧志书记载,但近年通行于全国各地寺院。钟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着纪念、警示的意义,在辞旧迎新之际撞响自己仪式感满满的“第一钟声”,是对美好新年的期许、也是对自我精进的鞭策。

菩提禅寺除夕撞钟祈福仪式,已连续举行三年。晚上十一点,天王殿燃灯,法师庄严诵偈,信众排队进入钟楼,每人撞钟三下。是时,盛大的烟花同时升空,旧年的最后一个小时,佛唱声、梵钟声、烟花声、欢呼声,引领着神圣与世俗在此相遇。

据菩提禅寺的僧众介绍,烟花大会与撞钟仪式同步,已举行三年。这山上邻近的寺院,也有这样的活动。

放烟花是中国人传统的节日庆祝方式。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描写了元宵节一场璀璨的烟花表演:“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宋代,城市中已经出现了专门的“烟火师”职业。

寺院放烟火、娱乐化,是佛教与民俗的相融,也是佛教本土化的产物。

汉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强调“普渡众生”,宗教不再局限于僧侣的修道,而是广泛深入世间生活,以大慈大悲之心“兴乐拨苦”。这种开放性,使大乘佛教很容易就被普罗大众所接受,同时也对寺院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寺院从封闭的森严的宗教场所转型为一种公共空间。

诸多唐代传奇小说显示,当时的寺院已经成为公众游赏娱乐的好去处,人们在这里登佛阁,赏园艺,品伎乐,看百戏,玩蹴鞠,宗教意义隐退于大众需求。宋代笔记《梦梁录》卷一《正月》写道:“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谓之首。不论贫富,游玩琳宫梵宇,竟日不绝。”南宋临安市民在正月初一来到寺院游玩,除了祈福,自然还是因为寺院“好玩”。

当代一些中国寺院,也继承了这样的“古法”与精神,于佛事中引进精彩、趣味的娱乐项目。2017年元旦,江苏泰州有着七百多年历史的名刹古泰圣寺,在跨年撞钟祈福仪式中加入时尚的“荧光夜跑”;潮阳菩提禅寺则开发出粤东首个“佛系音乐喷泉”,与除夕夜的撞钟、烟花,一起达成“大众的欢喜”。(陈斯楷)

新闻推荐

基层河长假日依然惦挂治水管河 “没事就去巡河”,春节期间也不例外

大年初一,汕头市谷饶镇溪美村村级河长张楚镇在巡河。南方日报记者张伟炜摄大年初一早晨,不少人在除夕团聚后仍在熟睡中。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