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汕头吸引力,从小公园开始

汕头日报 2019-02-01 08:21

□ 王小近

春节马上就要到了,在外工作的汕头人陆续回来,准备在家乡过年。节日期间除了走亲访友,到老市区的小公园走一走看一看,想必也是很多家庭的项目安排。如今的小公园,修葺工程虽然远未完工,但已初具规模,芳容微露。那里曾经孕育了这座城市和他们的父辈。从那里走出的新一代,品味一下翻新的街道和骑楼,川流的人群和飘香的小吃,一定能勾起对自己童年和梦想的回忆,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连我这个来汕才二十多年的外地人,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时不时就有前往看看修葺进度的冲动呢。

年轻时读过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散文《南京》,其中写道:“逛南京就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汕头虽然不比南京那么有历史有古迹,但像小公园存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成片成片的小洋楼,在全国也算难得。尤其在那里住过、有过经历的人,一定对她有情,有结,有感想。故地重游,或穿梭或驻足,或仰望或凝视,摩挲、凭吊、遐想一番,历史的痕迹会让人牢记根本,现实的涌动会让人鼓起勇气,将来的辉煌会让人热切向往。何况就像诗人何其芳说的那样:“一切都是熟悉的,一切又都是初次相逢;一切都理解过了,一切又都在重新理解之中。”

“重新理解”可以帮助人们提升自己,看懂更多。如何提供“重新理解”的机会和平台呢?我想,媒体不妨举办一个“我心中的小公园”征文比赛,让散居各地的汕头人说出他们对小公园的印象和情感,以及由此生发出的对整座城市的希望和建议。也鼓励外地人踊跃参与,不要害怕提出批评,只要是事实,且有条件改进,就应当采纳甚至给予奖励。这也不失为一个提高小公园和汕头知名度的举措吧。说到批评,相信汕头人是有度量的,那就先听取一下我这个外地人的批评吧:汕头本地人不怎么讲普通话,恐怕是城市落后的原因之一,要下决心改进。这个话题由来已久,尽管不少单位走廊里都有“请讲普通话,从我做起”的标语,但从我二十多年的观感来看,改进不大。不讲普通话,外地人工作生活不方便,是个实实在在的困惑,心理上的隔膜隔阂,更会加剧疏离感,不利于城市吸引力的凝聚。我有个地道的北京朋友,他第一次去深圳,回来后说:“太好了!”问他怎么个好法?答曰:“到处都讲普通话”。深圳是移民城市,不说也罢。厦门与汕头在地理气候、生活习惯、语言文化方面相似度极高,但厦门的人气在汕头之上。我常去厦门,知道旅游资源固然是一个因素,但厦门的普通话推广得好,也是功莫大焉。

眼下,小公园正在被全市上下当作汕头城市名片来打造,那就不妨在其全面保育活化、修复开张之前,把“说普通话”当作一项工作,重新扎扎实实开展起来,要求那里的商人讲普通话,要让他们明白,无障碍沟通带来的不仅是眼前的物质利益,更是城市开放、包容、有持久亲和力和发展前景的法宝。那么,回家过年的汕头人,请你们重游小公园时带头讲普通话,好吗?

新闻推荐

营造公平正义和谐环境 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汕头代表团审议省人大常委会、省“两院”工作报告

本报广州电(记者李扬)昨天下午,出席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汕头代表团继续举行分组会议,审议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省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