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出花园”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蔡静燕: 民俗文化让孩子们有担当懂感恩
↑出花园的拜品←出花园之拜“花园嫲”→外地游客对“出花园”习俗非常感兴趣
农历七月初七是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日,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乞巧节”。而在潮汕,这一天家中15岁(均计虚岁)的男、女孩子若没有“忌讳”“冲撞”,要按照传统习俗“出花园”,这是一场充满仪式感的“成人礼”。
在古代大户人家的住宅大多有花园,花园往往是孩童嬉戏娱乐的地方,未成年的男、女孩子可以在花公花妈(孩子平安的保护神)的“花园”里过着天真无邪的童年生活,到15岁就宣告成人,该从“花园”中出来,跨进成人的门槛,负担其社会、家庭的责任。当代,“出花园”的习俗已经淡化,但“出花园”习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潮汕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仍然具有积极的人文内涵。
2014年,“出花园”这一潮汕民间传统习俗入选汕头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入选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出花园”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蔡静燕致力于将这一传统习俗保护起来,并传承下去。
潮汕人的“成人礼”
“出花园”习俗源于何时,史书并无明载。据介绍,潮汕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与中原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东晋“永嘉之乱”,形成了一次中原人南迁,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民俗习惯。古代中原汉人的成人礼,男孩子称“加冠”,女孩子称“及笄”,分别在20岁和15岁举行。
潮汕地区过去的成人“加冠”和“及笄”礼,嘉庆年间《澄海县志》有载,谓时在男子结婚之前,家人为其预备冠巾,举行仪式时,由赞礼人致祝词,冠巾由族长授予,谓之“加冠”。礼仪仅在仕宦人家中偶有举行,平民并无此俗,至清代中期以后也只是存其名。“及笄”则在女子将嫁时,用笄把头发簪成髻,不论贵践,都这样做。上述记载说明,古汉礼——“加冠”和“及笄”的成人礼不同于潮汕地区的成人礼——“出花园”。
潮汕地区曾有记载的成年古礼,年龄并无确切的规定,而是结合结婚时进行,且此礼仪并非在百姓生活中普遍流行。而潮汕地区的成人礼——“出花园”的年龄,男、女孩子都在15岁举行,并且在寻常百姓中普遍流行,正是俗语所言“15(岁)成丁”,这说明成人礼的岁数比古汉礼提前了。时代变迁,礼仪沿革,潮汕地区的成人礼已为“出花园”所代替。但不管是清中期以前潮汕地区曾沿袭的古汉礼“加冠”“及笄”,或是百姓中普遍流行的“出花园”,从其演变的轨迹和人文内涵,是一脉相承的。1983年,在广东省民俗学会成立大会上,中国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提到,潮汕的“出花园”是一种特殊的成人礼。
潮汕地区出花园的孩子有“穿红皮木屐”、“吃鸡头”的习俗,据传来源于明代嘉靖年间潮州状元林大钦。传说林大钦少时读书,家贫买不起鞋,穿红皮木屐。又传,有一天,他放学回家,见有老者抱一只公鸡和一副楹联纸蹲在路旁,联纸一张写着“雄鸡头上髻”,一张空白联纸求路人应对,对得好者送这只公鸡,对不上则要赔他一页联纸。林大钦应对下联:“牝羊颔下须”。林大钦对得好,老者遂将公鸡送他。林大钦回到家中,他父亲将公鸡宰煮,砍下鸡头奖励他,以示独占鳌头之意。后来,林大钦果然中了状元,潮汕人以此为好兆头,在孩子出花园时就给“穿红皮木屐”和“吃鸡头”。以此为礼仪标志的“出花园”应形成于林大钦中状元之后,并一直流传至今,已有近500年历史。
多年实践成“专家”
已过不惑之年的蔡静燕如今是市文化馆的一名工作人员,回忆起30多年前亲身经历的“出花园”,她仍记忆犹新。这一套充满仪式感的流程让蔡静燕对“出花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随后的日子里,每逢身边亲戚家的孩子“出花园”,她都会跟随母亲前往帮忙。在母亲的口传身授之下,经过多年实践,蔡静燕独立掌握了潮汕地区“出花园”的基本做法及各式拜品的文化内涵和应用。在这期间,蔡静燕还经常到潮汕各地传授“出花园”,虚心向老一辈请教,参加各种“出花园”民俗交流,对这一传统习俗有了越来越深入的了解,也逐渐成为了“专家”。
她告诉记者,“出花园”是潮汕地区传统人生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汉族人生礼仪的人文内涵与潮人的精神、信仰、价值取向的融合衍化。同时,也体现了潮人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特色,具有对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的重要研究价值。社会以家庭为细胞,家庭以传代为维系,家庭的和谐进步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出花园”根植于潮汕地区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之中,成为潮汕地区的重要人生礼仪,其内涵对后代仍然起着激励作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出花园”的隆重仪式
在汕头市演艺集团今年将排演的情景剧《潮汕姿娘》中,就有一段舞蹈《出花园》的情景表演:
春草飘飘绿,
百合细细香,
十二鲜花香水浴,
七月初七满庭芳。
男束发,女并笄,
十五成丁,十六成人。
母亲手缝红肚兜。
十二颗桂圆里面装。
新衣红屐出花园,
望子成龙走四方。
搓甜丸,做甜粿,
三牲齐全装满筐。
亲朋邻里来相贺,
吉庆满门瑞气祥。
潮汕姿娘好德行,
儒雅家风代代传!
这段唱词已大体将“出花园”的隆重仪式展示出来了。
在市文化馆主楼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有一处关于“出花园”的展区,展示的是各种“出花园”需要的物品、食物。据蔡静燕介绍,潮汕地区各地的“出花园”仪式大同小异,每个环节都颇有讲究。
要给孩子“出花园”,先要获知没有“忌讳”或“冲撞”才能举行“出花园”仪式,一般不择日的都安排在农历七月初七进行。“出花园”这一天,出花园者要沐浴更衣,换上新衣新鞋,色调以红色为佳。孩子要洗花水,花水要集齐12种具有吉祥意义的鲜花。如:芙蓉花、石榴花、春草、状元竹等,洒在水里给孩子洗澡,意味着孩子从此脱胎换骨,面貌全新。随后,要给孩子系上红肚兜,肚兜里放12颗“桂圆”、“包种子”、“束春草”;穿上外婆家送来的新衣服、红木屐,其寓意是孩子平安顺利跨出“花园”,一生平安幸福。
“出花园”当天,主人要宴请亲朋好友吃“花园桌”,大家也借吃“花园桌”其乐融融团聚在一起。“出花园”的孩子在这一天是主角,要破例坐到宴席的主位,象征长大成人。并且吃一道特殊的菜,是由猪肝、猪肚、粉肠、猪心和葱、芹菜、蒜调在一起炒,这道菜有许多含义。猪肝、粉肠、猪肚寓意“换肠换肚”,有一个新的开始。猪心是希望孩子对父母、亲人、朋友有心,尽孝道、有情义。葱与“聪”谐音,代表聪明。芹菜与“勤”谐音,代表勤奋向上。宴会过后,整个仪式就结束了。
感恩教育与责任
蔡静燕告诉记者,“出花园”的习俗流传至今绵延不息,尽管随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其中的繁文缛节逐渐被简化或者“创新”,但那份神圣的仪式感不变,寓意其中的内涵也不变。父母都希望通过这一仪式,让孩子明白自己长大了,从此踏上人生的新征程,要懂得感恩和责任,同时也寄托着父母对孩子的祝福。
“如今的孩子大多都是温室里的花朵,更需要通过这么一种仪式让他们更有担当,懂得感恩。”蔡静燕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孩子们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大。通过“出花园”,父母可以启发、指导、传授、提醒孩子,是家长关注青少年成长和教育的体现,对成人意识的形成,伦理道德的培养,行为举止的训练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例如,“出花园”的孩子破例坐在餐桌的主位,表示已成为家中的“栋梁”,让孩子从中体会当成年人的感觉。而这一天,“出花园”的孩子要躲在屋里,习俗上是“避讳”,但实际上是要孩子从此不贪玩耍,做个循规蹈矩的人。
蔡静燕表示,家庭环境是青少年的成长主要环境,“出花园”仪式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建立在血肉关系、感情关系,加上仪式的特殊性,使得孩子更容易接受家长的观念。同时,通过这种传统习俗,让孩子进一步加深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传承习俗 教育后人
项目传承
“出花园”习俗传承至今,在民间广泛流传。个别表现形式至今保持传统做法。作为潮汕地区世代相传的人生礼仪,其内涵具有潮汕地区文化特色。多年来,蔡静燕一直致力于将“出花园”基本程式和丰富内涵传授给更多的人,并潜心研究潮汕各地关于“出花园”仪式不同之处。她希望,这一传统习俗能够继续传下去,激励、教育新一代人。
蔡静燕告诉记者,如今在潮汕地区重视祭拜的地方,对待“出花园”仪式十分讲究,许多海外潮人也将“出花园”作为子孙了解传统习俗的重要一课,但不少人对于部分细节仍比较模糊。每当有人前来咨询,她都耐心细致地向其解答,悉心指导。平日里,她也时常向身边的亲朋好友普及“出花园”的知识,碰上喜欢这项传统习俗的年轻人,她都十分高兴,无偿传授。为了让出外工作的潮汕人也能了解“出花园”,她将问卦占卜、沐浴更衣、拜公婆神、吃“头彩食”等基本程式制成光碟,通过影像、文字让大家直观地了解整套仪式。
“接下来,我想结合一些感恩、承担为主题的活动,继续做好"出花园"的普及和传承工作,让更多人真正了解这一传统习俗。”蔡静燕表示,“出花园”一直以来都是局限于家庭,下来她将考虑利用适当的时机,利用“出花园”这一民俗活动作为平台,组织有关的活动,加以推广、传承。
记者手记
让年轻人认识 民俗文化
采访尾声,蔡静燕忽然问起:“你以前有没有"出花园",还记得吗?”这一突如其来的发问,让记者在脑海中找寻了许久,却寻不到相关的画面,只隐约记得有过一次宴请,尴尬地答上一句:记不清了。
对于这一回复,蔡静燕并不意外。她告诉记者,谈起“出花园”,在许多老一辈,特别是海外华侨的记忆中,都是无法遗忘的画面。各种看似复杂烦琐的仪式流程,让大家记忆犹新。如今,“出花园”的仪式大多被简化,更多的家长选择给孩子送礼物,宴请亲朋好友,仪式感大不如前,年轻人对于“出花园”也缺乏认识。
“保护这一传统习俗,将"出花园"列入非遗项目,我认为十分必要。”蔡静燕表示,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出花园”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她正不遗余力地推动“出花园”传统习俗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让更多的年轻人加深对潮汕传统民俗文化的了解。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林蓁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袁笙
新闻推荐
岭南艺术家史评本栏目摘选自张泽明、张莉岚著《岭南艺术家史评——当代岭南书画艺术家130家》,该书作者致力于研究百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