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海关先进工作者”、“广东省先进工作者”获得者、汕头海关技术处调研员黄翔子 老劳模满怀激情投身科技兴关

汕头日报 2019-01-14 08:19

去年10月,省口岸局有关负责人一行到汕头海关技术处协商有关工作(汕头海关供图)

工作中的黄翔子

黄翔子:

汕头作为国家首个“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和广东省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重点建设区域,正迎来新一轮大发展的良好机遇,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广东考察时就汕头的发展作出了进一步的重要指示,为汕头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也正值“海关系统”与“检验检疫系统”整合这一国家机构改革重要时期,我们海关科技人员也必将迎来更大的挑战,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个大好机遇,通过关检科技融合,助推全面深化改革,体现海关科学权威的技术形象,满足一线执法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以及进出口企业的应用体验,实现“1+1>2”的效果,为汕头以及粤东地区经济文化新一轮的大发展、大腾飞做出应有的贡献。

改革开放40年来,海关科技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人工到智能”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海关推出的全面深化改革举措,几乎每一项都离不开科技和信息化应用。黄翔子,这位自参加工作以来,荣获“全国海关先进工作者”、“广东省先进工作者”、“汕头市先进工作者”、“优秀拔尖人才”等无数光荣称号的“理科男”,见证了海关科技在改革开放期间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每一次改革都很震撼,而且几乎每一项都离不开科技和信息化应用,科技在其中发挥着支撑性和引领性的重要作用。作为参与者和见证者,我为自己能见证并参与其中感到十分幸运,也感到无比自豪。”

32载科研路收获满足自豪

1986年8月,大学毕业的黄翔子分配到了汕头海关,从事信息化研发、推广和应用管理工作,从此开始了他长达32年的技术生涯。也因为这名理科男一直以来与海关科技发展密不可分,被同事们开玩笑称为“老技男”。

回顾起自己32年来在汕头海关取得的成就,黄翔子感慨地说:“在海关从事技术工作,"满足感"、"自豪感"、"成就感"这三种感觉,在别处是难以找到的。”

20世纪80年代,“微机”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物件。那时候的黄翔子在参加工作一年后,撰写了第一篇学术论文——《微机在海关业务统计、分析中的应用》,并荣获“汕头市第二次计算机应用学术交流会”最高奖“论文优秀奖”。“拿到这一奖项,确实有着一种巨大的满足感。”黄翔子笑道。

学术论文的获奖,也让黄翔子在技术研究的道路上更加充满干劲。1989年4月,他参与研发的《汕头海关行邮监管系统及软件工具开发》计算机应用项目荣获“海关总署科技进步三等奖”,这是汕头海关历史上首个荣获总署科技进步奖的科技应用项目。1990年9月,他独立撰写的《M&M集成环境及其具体实现》被在香港召开的“亚太地区第一届MIC学术会议”录用为大会交流论文,是汕头海关技术处历史上首篇被国际性学术会议录用的学术论文。

最让黄翔子难忘的是,在1994年,他主持研发《计算机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利用海关的VAX主机与市政府和龙湖区政府的微机系统联网,形成M&M集成环境,实现了汕头市政府、龙湖区政府与汕头海关3部门对特区减免税批文的联网管理工作,在汕头市开创了跨行业、跨部门间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和信息实时交换的先例,在EDI系统应用技术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尝试。该项目同时荣获“海关总署科技进步奖”。

由于工作出色,1994年5月,黄翔子荣获“广东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997年1月22日,又荣获由国家人事部、海关总署首次联合评审并授予的“全国海关系统先进工作者(杰出关员)”荣誉称号,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副总理李岚清及国家人事部、海关总署等领导的亲切接见。

黄翔子在科技领域上取得的成就,不胜枚举。在汕头海关刚刚评选出来的“汕头海关改革开放40周年十大改革事件”中,他作为技术人员直接参与或间接参与的就有4项。“作为海关科技人能通过科技创新,发挥科技在海关改革发展中的支撑性和引领性作用,为海关、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我们感觉很满足。可以说,这种满足是精神上的满足,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满足。作为全国海关科技战线的一分子,能亲自参与系统的运维和管理工作,为国家的外交外贸大局服务,我们倍感自豪。”黄翔子说。2010年9月16日,黄翔子被汕头海关党组任命为“汕头海关总工程师”,是汕头海关历史上首任总工程师。

科技引领变革见证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40年来,海关的科技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汕头海关的科技基础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也在几代技术人薪火相传的共同努力下,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题。科技应用已涵盖了海关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圆满完成各项海关业务和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从2000年开始,汕头海关在各业务现场部署安装大型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H986工程),主要用于货运集装箱的快速检查,使集装箱的检查时间从传统人工开箱约4个小时缩短到2分钟,并且能够发现人工开箱难以发现的暗藏于集装箱箱体上、货物中的违禁物品,极大地震慑了走私分子,显著提高了查验效率。这种文明的“非侵入式”查验方式,是海关集装箱检查手段的一个飞跃。

黄翔子兴致勃勃地跟记者举例说,海关的通关作业,企业申报从纸质报关单手填、关员人工审核签注,到电子化、专业化审单,到无纸化通关,到区域通关一体化、全国通关一体化,到关检融合整合申报、查检合一。现在企业只需登录“单一窗口”界面通过一次整合申报就可完成报关手续,录入数据减少50%,工作量也减少50%,大大节省了企业的通关时间和成本,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促进贸易的便利化,真正做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积极投身“五关”建设“传、帮、带”

由于身体原因,黄翔子从汕头海关总工程师的岗位上转任汕头海关技术处调研员。他告诉记者,当前海关改革进入关键时期,改革的推进和深化,都需要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和科技手段的创新。作为一名老科技工作者和“老劳模”,简单讲就是在实际工作中要“多干事,干好事”、要“重创新、乐奉献、当表率”。在接下来的工作时间里,他还会发挥“老劳模”的作用,继续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激情,认真履行职责,以“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积极投身到“五关”建设中去,为推进海关的科技事业献计献策,为加快粤东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腾飞做出应有的贡献。并以自身的经验和阅历,教育和引导青年科技人员加强自身修养,发挥特长,做好对青年科技人员的“传、帮、带”工作,努力造就一批“讲政治、会管理、懂业务、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科技兴关”建设添砖加瓦。

记者手记

默默奉献同创美好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整天面对的是机器和代码,枯燥无味,默默奉献,不为人知。在记者采访时,黄翔子调侃自己的工作是“受得了寂寞,吃得起苦;背得起黑锅,还得去补”。干这份工作,加班加点已习以为常,已成常态。有时为解决一个技术难题,能够几天几夜吃住在机房,精神专注,刻苦钻研,忘我工作。而有时候碰到技术问题,特别是信息系统安全问题,却经常使技术人员背黑锅,但这些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他们必须掌握过硬本领,更加精益求精,尽忠职守。海关科技所取得的成就,正是千千万万名像黄翔子一样默默无闻的科技工作者用汗水和智慧所结成的。而建设美好的汕头,同样需要每一位市民像黄翔子他们一样,默默奉献,共同用汗水和智慧成就美好的明天。

本报记者 陈史 文/图

新闻推荐

中共汕头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召开 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创新时代汕头改革开放新局面 方利旭代表市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

中共汕头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召开。本报记者方淦明摄本报讯(记者魏盼生)1月11日,中国共产党汕头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