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壁:民国书斋式华侨招待所
▲潮汕中心县委扩大会议旧址
▲受到印尼建筑风格影响的巷门
大门匾额和镶嵌了“东壁”二字的楹联
□ 陈斯楷
书斋式的华侨之家
民国年间,村里的番客返乡探亲住哪儿?在澄海莲上镇南徽村,返乡华侨除了住在本家,还有另一个“时尚”的选择:像大都市一样,入住华侨招待所,享受贴心服务。
南徽村位于澄城以北7公里处,先祖于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1年)从福建莆田迁来,原本分为北李、北朱两乡,1943年,两乡合并,取李氏先祖“南沙公”与朱氏先祖“徽国公”而得名“南徽”。
南徽村的华侨招待所建于1919年前后,由北李印尼华侨出资筹建,总占地面积约180平方米,包括一落主屋、一条火巷、一座更楼。主屋是一厅四房的“锁头厝”,前廊檐下有穿斗木构和花鸟石雕,格扇门与窗户安装玻璃,主色调是近代侨乡常见的南洋蓝。大厅是典型的闲间陈设,房间里布置着旧式眠床和斗柜、衣橱。大门和巷门的匾额题有“东壁”。
以东壁为名,说明这是一座有文化内涵的、书斋式的华侨之家。招待所聘请北李族人李建勳担任管家(服务员),管理处设在更楼,华侨住宿费用由印尼侨人乡会支付。平时则作为归侨休闲娱乐的闲间,体现了亲切的人文主义关怀。
北李在海外的聚居地印尼,东壁的建筑风格受到侨居地的影响,南徽村西畔直巷6号的李培甘故居“思可之室”也采用这种建筑风格。
李培甘与他的父亲李武平,是东壁的主要出资人,也是南徽李氏(即北李)在印尼创业成功的代表者。
南徽李氏印尼创业史
《潮州志·交通志》载:“元时三佛齐(今印尼巨港)已有潮人足迹。”由宋元至明清,潮人因贸易、避乱、务工等原因居留印尼。1860年汕头开埠更起到促进作用。19世纪中后期,已经有潮剧戏班前往印尼演出。
光绪十四年(1888年),苏门答腊日里种植园主联合会在汕头设立元兴洋行,定点招募华工,就在这个时期,北李乡人李武平因家境贫寒,被招募为华工,来到印尼种植橡胶。
潮人进入印尼社会,从事各行各业,一些小商贩经过苦心经营转型为商人,开拓出一番事业,成为一方富豪。李武平的创业故事也是如此。
1900年,李武平在种植园的三年合同已经期满,他来到三宝垄开设了一家五金店。凭借潮人的勤奋好学与经商天赋,李武平创立了“成合公司”。他聘请族人李源勳担任经理,李武平的儿子李培甘也来到印尼协助父亲经营,公司从零售店转型为零售批发店。
番客在南洋的发达,为乡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经过百余年的发展,至20世纪末,北李后裔在印尼共拥有五十余家五金商店,侨居印尼的人口与后裔比南徽本地人口的一半还多。
回乡创办有德学校
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李武平的倡议和支持下,李源勳和李培甘回到北李,买下宗亲的私祠修德堂,创办了侑德学堂,后扩大规模,办成现代全日制完全小学——有德学校(有德小学)。这是潮汕地区最早的一所侨办学校。
有德学校设有校董会,由李氏各辈祖祠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能是聘任校长与老师、筹措办学经费,经费来自祖祠分摊、印尼商号筹款和海外华侨捐资。有了较好的经费保障,学校免收全部学费,并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助学金。教师的薪水比其他学校高出10%-20%(以稻谷计算),聘得许多优秀师资。这样的条件,连外乡子弟,如溪南、东里、塗城等地的学生,也慕名前来就读。
有德学校凝聚了华侨爱乡、爱国的赤子之心,是一所红色学校。抗日战争时期,有德学校一度增办高级预科学习班。校友李平、李泽葵和革命前辈陈维勤、杨君勉、郑松涛等,以学校为枢纽,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发展青年参加青抗会、妇救会、读书会等抗日组织,成立了学生党支部。1939年2月,在李平主持下,中共潮、澄、饶中心县委扩大会议在有德学校召开。会议是潮汕地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转折点。
岁月沧桑,学校几度兴废。1984年,老校友李泽拱带头出资,发动华侨捐资,重建有德学校,多次完善设备设置。中共潮汕党组织的恢复者李平同志逝世后,骨灰分葬于校园后操场一株松树下,距其数十米外,正是吴南生题名的“潮汕中心县委扩大会议旧址”。
新闻推荐
加快城市化进程奠定坚实基础 澄海总投资逾17亿重点项目集中启动
本报讯(记者魏盼生)昨天上午,澄海区在新落成的澄海西华客运站举行2018年“12·28”重点项目集中启动仪式,总投资17.76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