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走过40年

汕头日报 2018-12-23 08:00

当年自考中文专业学友会在工人文化宫成立

● 苏 音

今年12月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0周年,这次载入史册的会议,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军号,祖国走向繁荣富强。而我个人也恰随这40年的历程,走过了从初入职场到今年底退休的全过程。

1978年7月底,我接到市劳动局的通知,到一家工艺厂报到当学徒工,分在培训组。初时才五六个人,后来陆续增人,尤其是随着回城知青的到来,培训组一下子成了几十人的大班组,和其他车间一样也担负着生产任务,大家在干活中学技术,勤学苦练,为赶任务常日夜连轴转,全然不计较学徒工每月才20元的津贴。

那个时代,生活朴实、单纯;人们真诚、热情;我们好学、求进。在工作之余我们读书学习,读文学作品,也学英语、无线电,慢慢去寻觅更适合自己的生活位置。先是有两三位考上了大学中专,又有人参军去了硝烟未散的边境前线,随后一个平时喜欢捣弄泥塑美术的调到上级公司创研组去,还有人调到其他单位……一年多后我也去了另一家工厂。

1981年,汕头经济特区宣告成立,各行各业如火如荼,我所在的工厂生产任务饱满,常常加班加点,整个月没休息是常事。早上7点半上班,晚上10点下班也挺平常。面对每天流水线的单调和繁忙,我没放弃自己的梦,坚持业余学习。其时,市职工业余大学和业余大学先后开始招生,向往读书是当时的主旋律,可那个时候求学的人太多,招生名额僧多粥少,经层层分配到基层工厂更是寥寥无几,一个几百人的单位顶多三两个名额,未经有关领导批准并由劳动人事部门开出证明,一般工人根本无法报考。我也难得其门而入,只好另辟蹊径,参加了北京的函授自修大学,捧着每月如期寄来的教材,在停电的夜晚就着昏暗的煤油灯读书,那情景至今犹在眼前。

1984年,广东高教自学考试试行,我在翌年正式开考时报名参加。为争取早日完成学业,我几乎每轮开考4科都报满。当时我刚结婚成家,不久儿子出生,时间更是恨不得掰成几块用,工作间隙也捧着书本读。仅用两年时间,我就获得了汉语言文学10门课程单科结业证,并换取全科毕业证书。为了与岗位专业对口,我又马不停蹄地用差不多相同的时间考完财会专业的全部课程获得毕业。

1986年底,我来到了新的工作岗位。这正是汕头特区蓬勃发展时期,各行业都急需大批专业人才,我们是成人教育单位,提出“按需施教”“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办学策略,举办了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员、预结算、会计员等各种培训班,高峰时各类班数四五十个,生员数千人。成人学员上课都在晚间和周日,没有自己的校舍,就租赁普通中学晚上和周日空闲时的课室。每个夜晚,中学的操场上停放着密密麻麻一片片自行车,几十个课室灯火通明,人气鼎旺。学校老师不够,就大量聘请社会各界的兼课教师,汕头当时好些行业的名人专家都先后在我们学校兼过课,为了教学,有的兼课老师在出差途中带着课本备课,有的回到汕头连家门都没进,提着行李就赶来上课。

我们全体员工几乎没什么休息日,更不计较份内份外的概念,大家常常是身兼多职,所谓“多功能”,忙得似陀螺。我在自己任职的岗位外还兼资料员,又编校报,还得兼顾办公室行政工作,什么招生咨询收费、交水电费、社保医保、外单位联系有关业务等外勤,真是哪里需要那里去,常常忙完了各种事务,再加班加点做自己的本职工作,回到家里又挑灯夜战写材料。随着社会对学历教育有了更多需求,一些大的企业迫切希望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学校抓住机遇积极筹划,经省政府批准和高教局备案,在办好培训的同时于1987年正式挂牌成为中等学历的全日制中专,当年开办了“电子计算机”专业,是全市最早开办此类专业的中专学校。

1993年,我报名参加难度颇高的会计师全国统考,在照常工作的前提下,挤出时间读书备考。那时儿子刚读小学,家里住房窄,只有一张书桌,每晚待儿子做完作业睡了,我才打开书本苦读,哪个晚上不是至深夜一两点!几个月后考试结果出来,几百名应考者中仅5人通过获得资格,我侥幸忝列首名。过了两年我又一次踏入考场,参加注册会计师的国考。

改革开放40年,汕头经济特区走过了三十多年,我们学校顺潮流应运而生,又伴随着特区的兴荣走过了难忘岁月,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按上级的决定与其他几家单位合并,我也转到又一个新岗位继续服务。光阴荏苒,又是近20年过去,缤纷多彩的社会生活中,90后已渐成主角,00后也已经冒头,我已到了淡出职场的退休年龄,人生之路各有不同,各有自己的精彩和故事,回首岁月,我也自豪,与改革开放同步,曾经无悔地努力,拥有过至诚真挚的日子,见证了日新月异的变迁,也经历了风雨彩虹,一起走过的年华,是回味不尽的珍藏。

新闻推荐

让汕头内海湾更加美丽 西堤公园海边爱心志愿环保行动获支持响应

志愿者们撸起袖子,把堆积堤岸处的垃圾杂物清理干净。本报讯(记者林子海林鹏摄影报道)由汕头市公安局水上分局组织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