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 靠“定力”走出独特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40年,汕头经济特区以发展质量与效率弥补区域发展条件不足

南方日报 2018-11-22 06:59

近年来,汕头经济健康发展、稳中求进,且在协调发展中追求高质量发展。方淦明摄

如今高楼林立的龙湖区,是当年汕头经济特区的起点。杨立轩摄

汕头城市环境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杨立轩摄

民营经济已成为汕头经济的主力军。方淦明摄

全域多点错位发展是汕头工业化布局的全新形态。杨立轩摄

汕头作为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在改革开放40年来被赋予“窗口”和“试验田”的历史重任,曾创造多个全国率先的成功经验。然而,与同为经济特区的深圳、珠海、厦门相比,汕头的发展速度似乎不是特别快。

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省委党校教授、广东省首届优秀社会科学家陈鸿宇认为,40年前汕头在兴办经济特区之时,除了主城区,其他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包括经济总量、人均收入、产业结构等,都居于全省中下水平,落后于珠三角地区,甚至也落后于粤北山区的韶关、肇庆。然而,作为全国最“微型”的经济特区,先天不足的汕头并没有单纯去“等靠要”,而是走出了一条不同于深圳、珠海、厦门等经济特区的独特发展道路。

正如陈鸿宇所言,改革开放40年,汕头依靠比较完善的市场网络、活跃的民营经济和深厚的侨乡、潮人人脉,以发展的质量与效率弥补区域发展条件的不足,以多点错位发展构筑稳定“核心—边缘”结构,以跨区划合作重组区域网络,以全方位开放拓展特区发展空间。汕头,坚持走着自己的发展道路,有其独特的“定力”所在。

汕头市委书记方利旭曾表示,要赢得新一轮赛跑,必须有“汕头定力”。40年来,汕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定力和韧性,以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来哺育市场经济的发育。也正是这一系列成就,构成了汕头新一轮发展的基础。

认识自我,才能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回望过去,才能立足现在,展望未来;拥有定力,才能积蓄能量、行稳致远。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汕头被赋予了新的使命。而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底气和动力,正来自于这一股“汕头定力”。

汕头经济发展曾受多方面因素制约

“汕头发展没有实现高速腾飞,比不上同为经济特区的深圳、珠海、厦门,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陈鸿宇认为。

这些制约因素体现在哪?陈鸿宇说,首先,汕头市距离广东发展的主核心区——珠三角较远,在投资者眼里,产业区位差,投资成本偏高;加之汕头市原来的经济腹地比较窄小,土地等自然资源匮乏,上世纪90年代初期被分拆为3个地级市以后,市场网络、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更加碎片化,难以通过经济网络的整合来节约粤东的交易费用和生产成本。

其次,汕头作为粤东的中心城市的地位长期未能确立,无法发挥区域经济中心的带动功能。汕头经济特区的面积一开始仅有1.6平方公里,1991年扩大到234平方公里,2010年才扩大为覆盖全市的2064.4平方公里。作为全国最“微型”的经济特区,窄小的地域极大地制约着政策综合效应的形成和发挥,也制约了体制机制优势的重塑和发挥。

再次,汕头市的工业化进程走过了艰难和曲折的道路,中心城区的工业化始终没能完成,产业层次长期偏低,严重影响汕头经济特区的带动能力,也影响了主城区人口和产业双重集聚的速度和规模。

在协调发展中追求高质量发展

正是因为诸多的“先天不足”,汕头才会走上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差异化发展道路。在陈鸿宇看来,汕头很早就意识到,必须以发展的质量与效率弥补区域发展条件的不足。经过近40年的努力,“从人均可支配收入、工业化、城镇化等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看,汕头并不落后。”

陈鸿宇认为,城市之间的发展水平,不能仅用GDP总量这一把尺子来衡量。经济总量的增速也会受到区位因素、资源禀赋程度和人文历史因素的影响,简单地比较绝对值指标或相对值指标是不科学不客观的。即使用综合指数指标进行比较,也容易受到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的选择等主观因素影响,偏差依然存在。

“发展质量的比较才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对发展的效率、效益、结构指标进行比较,才是有意义的。”陈鸿宇说。

例如,2017年汕头GDP总量为2350.76亿元,人均GDP为42025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521元。与同为经济特区的深圳相比可发现,深圳GDP总量是汕头的9.54倍,但人均GDP只是汕头的4.35倍,人均可支配收入则是汕头的2.35倍;再与粤西中心城市湛江相比,湛江GDP总量虽为汕头的1.2倍,但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汕头的0.92倍、0.87倍。由此可见汕头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是比较快的。

再从三次产业比重来看城市的工业化水平。2017年,全省非农产业比重为95.8%,深圳为99.9%,汕头为95.4%;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经济总量最高的茂名和湛江分别仅为84.4%和81.4%。可见,汕头的工业化水平基本接近于珠三角核心地带。

2017年,汕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7%,增速为全省第一;规上工业增速为10.3%,也居于全省前列。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关系到这一地区的发展后劲,可以大致视为经济增量指标;规上工业增速则大致可视为经济存量潜力得到发挥的指标。存量与增量同步上升,说明汕头经济健康发展、稳中求进,且在协调发展中追求高质量发展,发展动力也在集聚。”陈鸿宇说。

此外,2017年汕头的城镇化率为70.39%,高于湛江的42.09%、茂名的41.90%,说明汕头城镇化布局正向全域推进,城乡融合水平较高;汕头高新企业数量为554个,超过了同期潮州、揭阳、湛江、茂名等几个城市高企数量的总和。

“如果从40年的长跨度看来,汕头经济发展速度并不慢,从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城镇化水平、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柱产业及其集群的形成、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和储蓄等方面看,与全国中等城市相比,汕头都相对领先。”陈鸿宇说。

以内生方式多点发力推进工业化

这条独特的发展道路,汕头是如何走过来的?

在经济腹地窄小等因素的制约下,汕头工业化走出了另外一条道路:以多点错位发展构筑稳定的“核心—边缘”结构,其工业化的推进由周边县区共同完成,区域以内生方式多点发力。

陈鸿宇告诉笔者,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大潮,再一次让汕头抓住了“因海而生”“因港而兴”的机遇,汕头经济特区的兴办,汕头港的复苏与扩建,澄海、潮阳、潮南以及潮州、揭阳各市成为粤东城市化的主战场,民营企业崛起为市场主体,为汕头的工业化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和活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汕头的工业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主城区,全域多点错位发展成为汕头工业化布局的全新形态。被细化了的专业市场导引的纺织服装业、化工材料业、玩具业、食品业等优势行业,取代了原来生存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小而全”的工业体系,汕头市的工业化进程逐渐步入持续稳定发展的成熟期。

“在汕头主城区40公里的半径范围内,集聚着全省约20%的专业镇。严格意义上讲,粤东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主角"不是汕头主城区,而是根植于澄海、潮阳、潮南、潮安、揭东、普宁的民营经济、草根经济,由此形成了潮汕地区多点错位发展的工业化、城镇化布局。”陈鸿宇说,汕头经济的活力在草根、在基层,如同“满天星斗”,而这正是汕头经济的韧性所在。

在陈鸿宇看来,“精细”这一潮汕文化的显著特点,在民营经济、草根经济的发展中淋漓尽致地体现——腹地小、资源有限,就更要精打细算,用好资源、合理配置,做到“小而精”“小而优”。也正是因为如此,汕头民营经济的发展更为扎实、稳健,即便遇到风浪,也能凭着韧性得以避过。

在多点错位发展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同时,汕头还发挥主城区的枢纽功能,以跨区划合作重组区域网络,并将这一区域网络不断向下延伸。随着汕潮揭同城化的推进,汕头周边城市、区县的产业逐渐成为汕头经济的服务对象,形成了汕头工业化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汕头、潮州、揭阳不断融合发展。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汕头民营企业发挥内生动力,不断实现自我积累、自主创新。截至目前,汕头已有民营经济单位约30万户,占全市经济单位的99%,民营经济已成为了汕头经济的主力军,并形成了多个特色产业集群。而汕头市场网络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形成了比较成形的、发育比较健全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

全方位开放拓展特区发展空间

汕头是著名侨乡,特区因侨而立,具有对外开放的先天优势。在陈鸿宇看来,改革开放40年来,汕头正是通过借助外力不断聚集内力,以全方位开放拓展汕头特区的发展空间。

“开放,是潮汕文化的另一个特点。”陈鸿宇说,以“精细”谋有限资源使用的质量,是潮汕文化的显著特点,但“精细”也是有边界的有极限的,要谋求更高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借助外力、全方位利用国内外的资源和市场。

汕头是中国沿海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1860年汕头开埠前后,数以十万计的潮汕人从这里出发,搭乘红头船下南洋。改革开放40年来,“新潮商”在珠三角、长三角、在境外海外闯荡江海。陈鸿宇认为,潮汕人向外走,凸显了潮汕文化开放的特质,体现了市场的力量,潮汕的人力、资本、信息等资源要素,得以更有质量效率的配置使用。

近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潮汕人才、资本资源的“走出去”,逐渐形成了海内外潮商群体,为汕头积累了深厚的侨乡、潮人人脉。通过“走出去”,海内外潮商群体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领域里谱写和演绎着“掘金”的传奇。改革开放40年来,他们又积极参与汕头经济特区建设,不仅为家乡带来了投资,也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着家乡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陈鸿宇认为,正因为有了“走出去”,才有了后来的一次次“引进来”。“走出去”和“引进来”不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而是相得益彰、同向并进的。如今,潮汕人依然会“走出去”,但也有更多潮汕人看到了汕头的发展机遇、发展前景,或者回汕头创新创业,或者为汕头发展搭桥牵线,让更多的海内外资源流入家乡,让汕头经济更充分地融入国家的全面开放新格局。鼓励汕头人带着资源外溢,与提升资源聚集的虹吸效应是并行不悖的。让资源要素更自由地流动,汕头的经济发展才能更有活力。

目前汕头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短板。方利旭指出,科技创新能力、城市化进程、城市软实力已经成为制约汕头未来发展的三大短板。在开创汕头发展新局面的关键时刻,“我们更应该以改革开放的眼光来看待汕头的改革开放,把被实践检验过的"汕头定力"进一步转化为自信自强的前进动力,推进汕头改革开放再出发。”陈鸿宇说。

撰文:黄学佳杨可黄东华

编辑统筹:李杰伦

新闻推荐

把传统茶文化带入校园 汕头市举办“第二届汕头饮茶知识日”公益茶会

本报讯(记者许勇)金秋送爽,品茗赏艺,11月17日上午,汕头市“第二届饮茶知识日”公益茶会在汕头大学德馨书院举行。副市长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