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觅知音 老妈宫戏台上演古琴音乐会
妙指抚按,发出动人天籁;古朴琴音,恰如南风之熏。27日晚,由汕头市文广新局指导、汕头市古琴学会主办的“秋日琴韵——古琴音乐会”在老妈宫戏台精彩上演,为鮀城市民带来了一场高雅的精神盛宴。
晚上8时,老妈宫戏台内人头攒动。古琴艺术家们抚琴拔弦,观众屏息静听,仿佛在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沟通,让人感受到了古琴这门古老艺术音色淳和淡雅、音域宽广的旷古魅力。市级古琴艺术非遗传承人董诗举带来的《福德祠》旋律优美、曲调流畅动听;汕头市古琴学会会长、市级古琴艺术非遗传承人陈松杰弹响的《醉渔唱晚》描绘了渔翁豪放不羁的醉态,令人仿佛如临其境,叹千古知音;广州修竹琴舍创办人姚南演绎的《乌夜啼》曲意婉转,琴声随指乍现,叠叠起伏;一片静谧中,《高山·流水》《碧涧流泉》《潇湘水云》等名曲涓涓淌入古琴艺术(岭南派)代表性传承人、广东古琴研究会会长谢东笑指尖,悠长的古韵尽展中华千年古乐的魅力,令在场观众如痴如醉。琴声一落,掌声四起。
幽幽琴声,美仑美奂,整场音乐会高潮迭起,精湛的琴艺赢得观众阵阵喝彩。“古琴不仅要听音,更要听韵。今天听了这场音乐会让我感觉不虚此行,享受了一场美妙的听觉盛宴,又增强了我对古琴艺术的认知和了解。”聆听音乐会的小蔡说道,自己是一名古筝老师,此次音乐会让自己受益匪浅。
音乐会给现场观众带来的不仅仅是心灵震撼,同时也传播了历史悠久的古琴文化。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古琴学会致力于古琴的传播和普及,举办了多次公益活动。古琴逐渐受到欢迎,了解这一古老技艺的人也越来越多。
“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古琴是中国高雅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陈松杰说,举办音乐会是希望让更多的人接触古琴,认识古琴,共同推进汕头古琴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本报记者陈文兰文/摄
新闻推荐
汕头市聋哑学校女生陈晓云近日获得第六届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茶艺项目第一名无声美少女30天变身茶艺师
陈晓云进行茶艺表演。陈晓云是个聪明刻苦的女孩。陈晓云在第六届广东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上的表演。文/图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