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车各有其“道”

汕头日报 2018-10-26 08:03

□ 雨林

近来,步行的时候比较多。真是“不走不知道,一走吓一跳”,经过的不少步道,俨然成了停车场,本该属于行人的路道,被乱停的汽车堵了个严严实实。以至走着走着,时不时又得折回到机动车道上来,车水马龙,穿梭而过,让人走着路不禁总提心吊胆。

2016年以来,汕头市开展的创文强管行动,重点整治城市环境和交通秩序,卓有成效。市容明显改观,环境更见优美,道路平直宽敞。譬如市区的步道,大多铺上漂亮的地砖,观感好而又好走路,行人感觉颇为舒坦。可是新问题也出来了:乱停乱放来了,机动车直接“上了”步道!

本应在停车场停放的汽车,却占用起了人行道,背后的一个原因,是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而日益凸现的“停车难”,这是我们城市管理的难题,却也是一道必须认真应考解答的“试题”。事实上,汕头市交管部门确实想了不少法子,探索破解“停车难”。像明确“主干道路全面禁停”、“区间支路打通微循环兼顾停车”、“路外挖潜增加停车资源”、“智慧管理提效停车泊位”等等,也收到一些成效,还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而更重要的,是要适应情况、跟踪改进、注重细节、深入调整。譬如说,“步道合理规划适度设置停车位”,如何做到“合理规划”、怎样实现“适度设置”?真正让车辆有序停放、而不与行人“争路”?

当前,全市正在大力开展创文提质升级,这意味着创建工作已从原来注重集中整治的强管模式向更加注重细节和内涵的对标创建转变,如果说“强管”更多的是“硬性”的拆和建,那么“提质升级”,恐怕更要让群众在更显“软性”的管和治中,感受到更多的便利、舒适、规范和水准。细节是决定成败的,创文的成果不仅仅要体现在面貌的改观,设施的翻新,环境的美化上,更体现在管理的精度、体验的优良、层次的提高以及人民群众广泛热情的自觉参与、共享共治上。提质升级最终将是城乡文明程度包括市民文明素质的持续提升,以及老百姓和千家万户满意度和获得感的切实提高。

因此,破解停车难题,让人车各有其“道”,并不是一句随口说说的套话,从某种意义上讲,真正做到了,就是我们在规范车辆停放秩序这件事上落细落实了,从而实实在在地在强化城市管理、营造文明交通方面提了质、升了级。

新闻推荐

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开讲了 教育因赏识而格外精彩

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宽容孩子,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快乐成长,因为,不是好孩子需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