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出实招搭平台培养“非遗”人才 年投50余万支持“非遗”保护
▲剪纸非遗教学活动。
“千年古县”潮阳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对此,潮阳区委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出实招、搭平台,全力支持“非遗”传承人创作研究、带徒授艺,大力培育壮大“非遗”传承队伍,把“非遗”带进大街小巷、融入群众生活,使“非遗”艺术迸发新活力。
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4项
为更好地保护、弘扬“非遗”艺术,潮阳区坚持把“非遗”保护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规划,区财政每年投入资金50余万元专门用于鼓励和支持非遗项目保护单位、传承人和基地开展传习展示、传播交流、项目研讨等活动。2016年以来,区文化部门争取上级资金150万元用于“非遗”保护工作。区组织、宣传和文化部门加强部门联动和协作,组织开展全区非遗项目及传承人基本情况普查,逐步建立完善三级普查保护网络。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非遗”专家组,打造了一批“非遗”文化名片和文化品牌。
目前,全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7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3项、市级项目2项、区级8项,居汕头市各区县之首。潮阳区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8-2020年度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潮汕文化(潮阳)生态保护试验区”。
注重发挥传承人主体作用
有了潮阳党政的浇灌,肥沃的“非遗”艺术土壤绽放更多美丽的“花朵”。笛套音乐传承人吴喜荣、剪纸传承人魏惠君和许遵英,以及翁木顺等人被选为潮阳区第一批优秀拔尖人才。该区注重发挥“非遗”传承人的主体作用,积极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鼓励师徒传承、家庭传承和职业教育传承等方式相结合,采取了“老、中、青、传、帮、教”的做法,广泛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如笛套音乐传承人陈桂洲先生利用省级传承基础东信笛套音乐基地,长期培养潮阳笛套音乐人才;魏惠君到棉城中学开办剪纸非遗教学活动;组织“潮剧进校园”走进西胪镇中心小学等等。
近2年来,1000多名来自全区各镇(街道)的英歌舞和笛套音乐非遗人才参加了每年的新春群众文化节综艺汇演,展示了独特的文化魅力,提升了潮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国内外展现独特文化魅力
连年来,该区积极推动英歌舞、笛套音乐、民间剪纸等非遗项目参加国内外大型展演和比赛,同时利用潮阳非遗传承基地接待外地访客。不但促进了文化交流,也让国内外友人领略到潮阳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
为推陈出新和丰富信俗内容,潮阳区文化部门专门邀请专家出谋献策,在英歌舞的舞姿、套路、服装上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组建了文光街道西门女子英歌队,使英歌的表现方式更加生动丰富、更具观赏性。鼓励剪纸艺人大胆创新,把剪刀拓展到宣传新时代新气象的领域,运用潮阳剪纸的特色语言,把时代元素融入剪纸这项“非遗”艺术,使其更具生命力和影响力。
本报记者 刘文钊
新闻推荐
加快城市化进程 建现代化新城区 潮阳一批重点交通项目建成通车或启动建设,总投资近10亿
北闸路面及桥梁改造工程效果图?北闸路面及桥梁改造工程启动建设?省道234线潮阳金灶至关埠路段路面改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