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新时代青年干部“讲习班”学习体会选登之二 不负时代重托 奉献青春力量
激活多元基因提升汕头软实力
正科级班 侯晓莺
聆听了市委书记方利旭的开讲第一课,收获颇丰,很受感动。作为宣传系统的一名青年干部,应当在激活城市的多元基因,提升汕头软实力方面多思考、善作为。
一是激活创新因子,以省实验室为轴心,打造集聚各类创新人才的城市西部智慧高地,持续营造人才集聚效应。
二是激活文化因子,以保育活化小公园开埠区为源点,打造潮汕文化交流圣地、海内外潮人精神家园和特色民俗文化中心,持续提升城市品质能级。
三是汇聚传媒因子,挖掘城市亮点,以全媒体视觉,全方位体现新时代新汕头新作为,持续提升宣传辐射效应。
(作者系金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
把握成长规律勇担发展重任
正科级班 林少雯
市委书记方利旭以长辈的身份谆谆教导我们如何成熟成长,让我备受鼓舞、深受感动。主要有三点体会。
一要提振信心、明确方向。汕头发展蓝图清晰、目标明确,作为青年干部,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投身家乡的建设,肩负新时代汕头发展重任。
二要勤于思考、把握规律。要多学习、会思考,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坚守底线,勇于担当。我们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汕头发展就拥有不竭动力。
三要经受历练、健康成长。越是艰难处,越是历练时。青年干部要争取到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去磨炼,在解决复杂问题中成长。
(作者系市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
重现小公园往昔繁华魅影
正科级班 谢海洲
打造“和美侨乡”,要全力推进“四个提升”,重现小公园往昔繁华魅影。
一是保育活化,提升城区景观。推进小公园“三环三线”一、二期工程,保护修缮红色交通站、蔡楚生影剧纪念馆等重点文物,形成潮汕骑楼特色街区。
二是扩容提质,提升经济质效。充分挖掘片区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做好功能定位和业态布局,激活老城经济。
三是提档升级,提升文化能级。深化小公园“大众舞台”、西堤公园文化讲堂、街道综合文化站义演义教和1860文化创意园文博活动等“四位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迸发老城新活力。
四是精心培育,提升城区文明。推广“中心+信息化+网格化”等社区治理模式,丰富小公园文明驿站、社区书院等志愿服务内涵,引导居民有序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作者系金平区永祥街道党工委书记)
奋力走好汕头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正科级班 沈坚悦
贯彻落实市委书记方利旭开班讲话精神,加快补齐城市化进程短板,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是必由之路。
要用城市化思路规划农村农业发展,从整体城市化层面来规划城乡一体化布局,把农业和农村作为城市中的农业和乡村来考虑。用市场化思想指导农村产业发展,敢于将农村产业发展交给市场决定,引导激发农民承包土地市场化流转积极性。
用均等化方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公共基本服务差距为,促进农村与城市同步发展。
用制度化保障乡村振兴发展,在全面厘清各层级职责的基础上,探索建立镇街、村居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制度。
(作者系市政协办公室综合科科长)
增强政治意识提高管理能力
正科级班黄卓远
聆听市委书记方利旭的动员讲话,增强了信心,开阔了视野。
一是要正视自身不足。方利旭书记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经济学课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自身缺陷和不足。一定要加强学习,提高经济管理能力。
二是要落实市委部署。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补齐“三大短板”、突出“四个重点”,打造“四大平台”,是事关汕头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必须全面贯彻落实。
三是要增强发展信心。要倍加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发展态势,切实增加信心,按照市委战略部署,主动融入江湾新区建设,加快濠江城市化进程。
(作者系濠江区发展规划局党组书记)
建设江湾新区打造发展新引擎
正科级班吕少雄
结合自身工作,谈谈对江湾新区规划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是规划建设江湾新区,有利于拓展城市框架,形成以汕头湾为核心、一江两岸的中心城区,是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迫切需求。
二是规划建设江湾新区,与华侨试验区、国家高新区、自贸区等平台,打造改革创新“四大平台”,是落实省构建以功能区为引领区域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举措。
三是规划建设江湾新区,与中以创新合作区、广以共同打造粤东硅谷和新动能培育示范区,是实现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和产业转型省级的有力抓手。
四是规划建设江湾新区,可打造拓展辐射揭阳、潮州的核心平台,促进汕潮揭同城化发展。
(作者系市发改局区域发展科科长)
加快乡村产业振兴
正科级班陈苑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一是加强产业整体规划。乡村振兴战略要紧扣省域副中心城市定位,从业态的角度统筹考虑乡村的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规划建设。
二是提升公共服务保障。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公共服务保障,加强对农村基层医疗的投入,提升农贸市场的规模和服务质量,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是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整合集体产权,促使土地实现资产流转化,以业态的改变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从观念上实现乡村振兴,激发农村自身造血功能。
(作者系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信访科科长)
发挥青年干部力量在苦干实干中成长
正科级班吴海璇
作为新时代的潮阳青年干部,有幸聆听市委书记方利旭开班动员第一课,体会深刻。
我们要在加快汕头新一轮发展、推动特区二次创业的新征程中贡献潮阳力量,把党组织对青年干部的重视和关怀的“优越感”转化为投身干事创业“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钻研,以青年大学习实现能力大提升。
坚持艰苦奋斗,勇于到党组织需要的地方去,敢于到开发江湾新区的农村一线战场上去,向基层要本领,在苦干实干中增长才干,在再创汕头新辉煌中实现青年干部的人生价值。
(作者系共青团潮阳区委书记)
解决好做人做事的问题
正科级班曾华莉
聆听了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陈文明同志的辅导课,体会最深的,就是青年党员干部首先要解决好如何做人、做事的问题。
做人是基础。做人要以德为先、以诚为根,以善为贵。要做一个有理想信念、品行端正的人。理想信念不坚定,道德品行不端正,最终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要诚信,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要善良,要有帮助他人的善心。
做事是目的。党员干部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到工作中,做到敢管、敢为、敢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干部,我们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切忌夸夸其谈、动口不动手,要扑下身子,脚踏实地,一件事一件事抓好落实。当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要勇于面对,想办法解决。
(作者系市城管局人事科科长)
党员干部要做好“三种人”
正科级班王超宜
对照陈文明部务委员的讲课要求,年轻干部应做好“三种人”。
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正心”,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站稳党的政治立场;要“修心”,明白肩上的使命,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要“用心”,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要做政德上的“本分人”。要用坚定信仰永葆党性“大德底色”,做到铭记于心、付之于行;要用坚强信念涵养为民“公德底蕴”,站稳人民立场;要用坚贞信条恪守修身“私德底线”,明白做人、清楚做事、干净做官。
要善做生活上的“健康人”。要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和人生追求,情趣健康,圈子健康,心态健康,筑牢生活作风的防线,守住择善交友的底线,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和整体素质。
(作者系澄海区隆都镇镇长)
抓好青少年意识形态工作
正科级班杜佳斯
青少年意识形态认同,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和稳定,一定要抓实抓细抓好。
一是突出价值引领,强化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培养青少年家国情怀、道路自信,引导青少年心中有祖国。
二是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文化教育。用优秀传统文化占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增强文化自信。
三是加强舆论引导,构建清朗网络。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强化网络舆论监测。针对错误思想和言论,敢于亮剑发声。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优势,凝聚网络正能量。
(作者系共青团澄海区委书记)
抓好高校意识形态主阵地管理
正科级班曾书培
高校历来就是思想文化集散地、意识形态交锋的最前沿。作为高校党务工作者,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贯彻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一定要抓好主要阵地的管理。
“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很具体的工作,既是教育工作,也是服务工作,跟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关,要围绕“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抓好课堂教学、教材管理、网络建设、合作交流、社团建设以及各种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各个阵地的管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确保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作者系汕职院党办副主任)
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正科级班肖涤桦
曾凡棠教授的这节课,作为喝着练江水长大的潮阳人感触很深。让练江重回清澈明净,是落在我们肩上的重任,一定要坚决完成好。
一是要把练江整治作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任务。把练江整治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重要民生工程来抓,以更高的站位,举全区之力抓实抓好。
二、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从源头上整治练江。近日,潮阳区集中启动了7个环保项目。这7个项目是练江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投资66.26亿元,标志着练江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迈入崭新阶段。
三、要继续打击环境污染行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要以铁腕整治环境违法行为,积极帮助污染企业寻找企业发展出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之路。
(作者系潮阳区体育局局长)
雷霆治污守护碧水蓝天
正科级班王晓洁
通过讲习班的课程,我有三点感触:
一是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要清醒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就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二是要以雷霆之势强化环保执法。强化环境执法监管,真正形成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不可越雷池半步”的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才能为污染治理、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要表里兼治力推产业转型升级。练江整治问题,污染在水里,问题在岸上,根源在产业上,只有推动水岸同治,加速淘汰落后产能,以污染治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污染源头才能彻底根治。
(作者系市人社局综合科科长)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三点思考
正科级班张嘉慧
聆听了乡村振兴战略辅导课,进一步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也提出三点思考。
一是要结合汕头实际,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要吃透政策,牢牢抓住新一轮乡村发展的重大机遇,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汕头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是要抓住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这个“牛鼻子”,为乡村振兴破解要素制约问题。借鉴浙江、江苏等地成功经验,促进农户与集体经济、农业与经营主体“联产联业”“联股联心”,激活农村发展内在动力。
三是把乡村污染防治和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乡村生态振兴。
(作者系潮南区成田镇镇长)
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基层治理创新的思考
正科级班廖鉴湖
刘洪盛副主任的课,对乡村振兴的短板进行了深入分析。补齐乡村振兴的短板,必须推进基层治理创新。
一是必须以加强党的建设统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乡村振兴,组织振兴是保障。必须以党的建设为核心,推动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把方向、谋大局、推改革、促发展作用。
二是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完善基层治理体制机制。重点要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推进农村土地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基层治理体系的完善夯实基础。
三是必须以解决民生问题夯实基层治理群众基础。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视和解决群众最迫切、能受益的民生问题,推动共建共治,让农民群众真正成为参与者和受益者。
(作者系市农业局办公室主任)
新闻推荐
上周外媒重点关注粤东首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汕头筹建智能化超声成像创新中心
上周《潮汕乡情》板块重点关注汕头市制造业领域传出的又一喜讯。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近日批复广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