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智障碍者享受“奋斗出来的幸福” 汕头开办首家“喜憨儿洗车中心”,为特殊人群开辟就业新路径

南方日报 2018-10-18 07:21

“喜憨儿”洗车时十分认真、投入。

汕头开办首家“喜憨儿洗车中心”,让心智障碍者享受“奋斗出来的幸福”。

“喜憨儿洗车中心”希望能为特殊人群开辟就业新路径。

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当天,汕头首家“喜憨儿洗车中心”开业。

39岁的林泉(化名)和38岁的连伟(化名)是一对好朋友,和常人不同,他俩都属于轻度智力障碍者,虽然都曾在一些地方短暂工作过,但更多时候都是在家看电视玩电脑。

如今,林泉和连伟又找到了一份新工作,这份工作,看似可以做得更长久一点。他俩工作的地方,是汕头首家“喜憨儿洗车中心”。

“喜憨儿”是外界对心智障碍者的统称。2015年,深圳开办了全国首家喜憨儿洗车店,随后该模式得到全国各地残联、公益机构、家长们的认可,复制到青海、杭州、成都等地。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当天,汕头首家“喜憨儿洗车中心”开业。

这是由汕头十几名心智障碍人士的家长自发组织起来的洗车店,同时是全国第15家“喜憨儿洗车中心”,由深圳喜憨儿洗车中心无偿向汕头店提供技术支持和运营模式。

喜憨儿们在洗车店的表现如何?他们能否胜任这项工作?日前,南方日报记者实地走访了汕头喜憨儿洗车中心,了解洗车中心成立背后的故事,记录喜憨儿们工作的一天。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余丹实习生李晓艺连雅佳

“喜憨儿”洗车技术获认可

上午7时多,林泉从家中出发前往工作地点。他记得自己要乘坐6路车然后中途转乘39路车。9时前,他按时抵达洗车中心,等候老板来开门。其他同事陆续抵达,还有他的好友连伟。原来,连伟是在林泉的介绍下来到洗车中心工作的,记者采访当日正好是他第一天上班。

刚开门营业,还没有车辆来,大家聚集在办公室里有说有笑。“来来来,喝茶。”今年21岁的詹勋(化名)不断招呼记者喝茶,只见他娴熟地冲泡着潮汕工夫茶,还会给其他同事的水杯装满茶水。詹勋逻辑思维清楚,讲话流畅,如果不说,丝毫看不出他有轻度自闭症。

接近10时,陆续有顾客前来洗车。喜憨儿们立刻进入角色,各自负责好自己的工作。詹勋害怕听太剧烈的响声,于是他负责洗车的第一个步骤——用高压水枪先清洗车辆,洗去灰尘和泥沙等。

詹勋表现欲特别强,当发现记者拿出相机拍照时,他兴奋地说:“记者,记者,快拍我!”技术指导师傅王俊嘉及时地纠正他开小差的失误:“认真一点,不要分心!”

洗车的第二个步骤是喷洗车泡沫和擦拭车身。这个步骤比较简单,但也需要比较细致的人来做,王俊嘉告诉记者,这个步骤他主要安排女生来做。当天,被安排做这项工作的是詹洋(化名)。

短头发的詹洋今年17岁,笑起来两个小梨涡十分可爱。王俊嘉指导她和另一位新来的同事郑俊(化名)一起擦洗车辆。詹洋和郑俊拿着海绵小心地擦洗车辆,连雨刷和轮胎的缝隙都不放过。

车辆擦拭完毕,又到了詹勋的工作环节,他拿出高压水枪全方位地为汽车喷洗,把车上所有泡沫洗去。喷洗结束,詹勋认真地把工具收放回原位。随后大家拿出毛巾,把覆盖在车辆上的水珠擦干。

紧接着,林泉和连伟拿出除尘机,为车辆内部除尘。王俊嘉说,由于林泉有听力障碍,安排除尘工作是最佳选择。两人默契配合,林泉某个地方除尘完毕后,就指挥着连伟移动除尘机走到下一处地方除尘。

当天,有不少市民专程前来体验洗车。中午休息时间,林先生专程开了半小时路程来洗车。5名“喜憨儿”洗车工,花了近40分钟洗好一辆车。“比很多洗车店都用心。”林先生对“喜憨儿”的洗车技术颇为认可。

教“喜憨儿”洗车需要耐心细心

每一个看似简单的洗车步骤,对“喜憨儿”而言,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指导和反复训练。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王俊嘉也学会了许多与“喜憨儿”相处的方法。

“听力不佳,就用肢体表达;对于记忆力不好的,则要耐心反复地教,”对王俊嘉而言,要教“喜憨儿”洗车,需要更加细心和耐心,这也锻炼了自己一种新的接触人群的能力,“他们不难教,要把细节分开,和教小孩子一样,等到他们记住了就好,慢慢他们就会有经验。”

当天,詹洋妈妈送完小孩上学后又来到洗车中心。“孩子刚来不久,还是有些担心,就过来看看。”詹洋妈妈告诉记者,詹洋属于智力发育迟缓,早些时候也曾去工厂帮工,但偶尔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开小差,不好胜任那些工作。得知洗车中心开业,她便想着让詹洋试试看。

“孩子们单纯,对这些洗车工作并不抗拒。”詹洋妈妈说,车行都是男生,只有詹洋一个女生,詹洋的男女性别意识不强,时常不自觉黏着其他的哥哥们。这让她有些担心。所幸,车行的人每每看到,都会及时对她进行指导。

“他们是哥哥,哥哥和你不一样,这位姐姐和你一样,你可以坐在这边。”王俊嘉的爱人主要负责生活管理,经过数十天的相处,她基本摸清楚这些“喜憨儿”们的性格特点。“这些孩子不是不懂,就是理解能力比常人慢,但耐心点说,他们都记得住。”王俊嘉的爱人说。

家长盼“喜憨儿”获更多理解

午饭时间,大家聚集在办公室吃着盒饭。王俊嘉的爱人告诉记者,目前洗车中心刚开业,饮食方面先将就着,过段时间还会对洗车中心现有的格局进行调整,然后就会安排社工来专职做饭,让“喜憨儿”们吃得开心、家长放心。

饭后休息时间,新来的“喜憨儿”郑俊(化名)拿出一把吉他,给大家展示才艺。郑俊边弹边唱,激情演绎带动其他人的感情,大家拍着参差不齐的节奏,嘴里含含糊糊地哼着,仿佛一场小型音乐会。“你们有没有表扬我?”演奏结束后,郑俊挨个与现场的人击掌,记者也伸出手与他击掌,郑俊击掌力度很大,脸上洋溢着笑容。

郑俊父亲告诉记者,郑俊2岁的时候就开始参加自闭症康复训练,至今已经坚持了16年,对比其他自闭症儿童,儿子的状态算是比较好。“郑俊已满18周岁,身强力壮,可以胜任简单劳动,倘有就业机会,何妨一试?”郑俊父亲说,自闭症人士的家长多数不敢设想孩子的未来,是因为目前社会上仍不能以平等的眼光来看待“憨儿们”。

“他们一样有生命有灵魂,有头脑有四肢。对特殊人群的接纳程度能反映出社会的文明程度。社会不歧视、不拒绝憨儿们,给予平等的就业机会,相信憨儿们完全能胜任力所能及的工作,有尊严地活着,用双手养活自己,创造自己的幸福。”郑俊父亲说。

记者采访当天,还有一位患脑瘫的“喜憨儿”小彬因为癫痫发作而没有来上班。小彬妈妈李女士告诉记者,小彬今年27岁。她说,洗车店能够接纳有缺陷的孩子们,让他们工作,对家人来说是一分希望。

“我和丈夫都60多岁了,不知道还能陪伴孩子多久,”在此之前,李女士也曾试着带儿子去找机构学习工作,但因为儿子自身的状况,都被善言劝退了,“以前想去工作,都没这个资格。”

“这家店是这些家庭组建起来的,所以孩子们融入,家长们也不会有什么顾虑,起码不会被排斥,不会害怕被劝退,”李女士的言语质朴而真诚,“就希望这家店能被社会接受,大家愿意去洗车,不要歧视这些孩子,怕他们洗不干净,或者弄坏。”

12个家庭共同支持

创办洗车中心

吕学泽是一名“喜憨儿”的父亲,同时也是汕头首家“喜憨儿洗车中心”的主要推动者。2016年,吕学泽看到了深圳喜憨儿洗车中心的新闻,这种为心智障碍者提供就业机会的方式令他眼前一亮,“汕头何不也成立一家洗车中心?”

彼时吕学泽经营着一家摩托车维修店,他的儿子焕明(化名)今年16岁,是名心智障碍人士。焕明曾接受过“自闭症青年能力提升项目”的康复训练课程,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升,平时和父亲在维修店,能够协助父亲清理卫生、搬抬工具等。

吕学泽一开始与身边人提及这个念头并没有得到太多支持,许多人善意提醒他,成立一家洗车行,既要场地又要资金,筹备起来并不易;再者多数家长对“喜憨儿”能否胜任工作没有把握,许多人只是口头上支持,并没有付诸行动。

为了孩子将来的出路,吕学泽咬咬牙,决定自己来筹备。2017年初,他带着儿子前往深圳拜访深圳喜憨儿洗车中心创始人曹军,向他表达了自己想要开店的想法。

“相比同情和关爱,心智障碍群体更渴望被平等接纳和尊重,这也是洗车店创办的初衷。”曹军本身是一名“喜憨儿”的家长,他十分支持吕学泽的想法,并表示愿意在技术和运营方面提供支持。

有了创始人的支持,吕学泽开始着手洗车中心的创建计划。首先是要有场地支持,吕学泽自身的摩托车行地方太小,难以改造成洗车中心,很多地方又囿于场地资金太贵,2017年中旬,吕学泽找到了自己另一位开汽车维修的朋友王俊嘉。

在王俊嘉看来,吕学泽平常对待事情认真,是个心胸宽广、值得信任的人。当吕学泽第一次提到开洗车店,王俊嘉就知道他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真的想去做。

“但店铺的日常生意开销、经营管理状况,以及对"喜憨儿"的指导培训与生活照料,各个方面都充满了不确定性。”王俊嘉告诉记者,他从事汽车维修十几年,增加洗车业务并不难,难在要适应和管理喜憨儿,他对此完全没底。

于是,王俊嘉花了半年的时间在网上查找资料,去了解这个群体。今年5月份,他的朋友圈里开始转发和“喜憨儿”相关的文章,“我看了许多关于曹军的报道,他的模式很好,增加了我的信心。”最终他确定把自己的维修店改造为洗车中心。

场地确定好了,吕学泽开始寻找志同道合的家长。最终,他找到了12个支持家庭,共同创办起了“喜憨儿洗车中心”。“有的出钱,有的出力。”在吕学泽看来,有家长和政府的支持,就是最大的动力。

让“喜憨儿”实现自力更生

“汕头喜憨儿洗车中心”正式营业当天,汕头残联理事长吴彬雄和曹军共同剪彩,为汕头心智障碍人士的家长们带来一份“心的支持”。“孩子们最渴望看到,是一个接纳自己的地方,和外界的笑容,”在曹军看来,这群孩子也可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像洗车,只要能够为客户提供服务,把自己的能力展示出来,就能实现这群孩子的价值。”

目前,汕头喜憨儿洗车中心有十来位“喜憨儿”学员在此培训就业,配以技术指导师傅和生活管理老师。曹军希望这种辅助性就业项目能够在更多地方复制推广,为心智障碍群体提供更多可实现的就业岗位。

如今,汕头喜憨儿洗车中心已开业一周,王俊嘉一直与“喜憨儿”们保持朋友、同事关系。“有残疾,也可以靠自己融入社会;难学懂,反复地做,总能做好。作为普通人,去了解他们,需要换位思考,和他们一样做朋友,去沟通了解,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他们有不同的特长,因人施教。”

洗车中心张贴有“体现价值、赢得尊重、掌握技能、参与工作”的标语。这十六个字,反映了王俊嘉对“喜憨儿”们的期望,“负责好一件事,也能叫"匠人精神"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心智障碍人士提供工作的机会,让他们真正实现自力更生。”吕学泽说,长期以来政府相关部门、社会组织以及机构都在积极探索着适合心智障碍人士、社会能够接受、市场需求的职业,喜憨儿洗车模式开创了心智障碍人士支持性就业的一条新路径,给心智障碍人士提供工作的机会,让他们真正实现自力更生。

■纵深

曾有大学生

计划筹办

喜憨儿洗车项目

记者获悉,在“喜憨儿洗车中心”落地汕头前,也曾有一群热心人关注到这个项目,也曾为之努力付出,他们是汕头大学创兴团队心耘职上项目组。

张子睿今年大四,两年前,他是该项目组的项目经理。他告诉记者,对“喜憨儿”的关注源于汕头市学康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主任林佳频的“牵线搭桥”。林佳频对“喜憨儿”现状的调查引起他们的关注,由此他们也开始了心耘职上的项目。

成员江欣洁说,项目初期进行得较为顺利,他们得到了曹军的支持,也找到了当时愿意担任汕头喜憨儿洗车行分店的合作方。但后来,由于部分喜憨儿对洗车无兴趣,资金募集不到位等问题,项目难以为继。2017年下半年,团队放弃了这个项目。

“汕头喜憨儿洗车中心能够最终成立,让我们非常开心。”虽然不是经由自己团队而成立的洗车中心,张子睿和其他成员都十分欣慰,“希望社会与政府能够对这一个群体予以更多关注。”

新闻推荐

汕头芙蓉园纵火案嫌犯被检方批捕 为泄私愤放火

南方日报讯(记者/尚黎阳)10月16日,汕头市人民检察院发布消息称,汕头芙蓉园纵火案犯罪嫌疑人已被检察机关依法批捕,其作案动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