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华侨陈宜禧归乡修建的首条中国资金、中国技术铁路全线通车 2018年,改写粤西交通版图的江湛高铁呼啸而入 侨乡:悬隔百年的现代化之梦

羊城晚报 2018-10-15 13:08

陈宜禧

新宁铁路技术人员与火车合影 本版图片由台山市博物馆提供(除署名外)

1949年后,昔日新宁铁路台城站一度改为台山汽车站

今日江湛铁路台山站羊城晚报记者 邓勃 摄

侨乡踪觅 上集

羊城晚报记者 邓琼

今年7月1日,建设四年的江湛铁路正式开通运行。东接广珠城际铁路、西至湛江的高铁驶进台山,将这座侨乡一把揽入沿海快速铁路大通道。

通高铁带来的欣喜,对台山人来说并不只是从此可以“朝饮广州茶、午品湛江鲜”那么简单。因为,当他们拿着车票去和钟楼高耸、红墙白框的欧式新车站合影,既为迎新,亦是“恋故”——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之前,这里就存在过史上第一条全由中国人的资金、技术修筑的新宁铁路!眼前崭新的站房,正是以当年新宁铁路标志性的台城站为原型复建。

这座与众不同的高铁站,建在陈宜禧路与新台高速之间。陈宜禧路是台山市一条颇长的大道,以得名于新宁铁路创办人——台山华侨陈宜禧的这条大道来连接今昔,见证悬隔百年的现代化之梦,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摩登时刻』

台山市斗山镇浮石村委会十坊村赵恩普老人家的二儿子,想带92岁的老父亲去看看台山的新车站,毕竟“赵老师”是至今健在、为数不多的新宁铁路建设亲历者之一。老人家在当地的小学任教五十多年,还当过校长,退休后又主编过侨刊《浮山月刊》。

赵恩普(见右图 邓勃摄)生长在十坊村的华侨家庭,父亲和兄弟分别去了美国和南洋谋生。1906年开工修建的新宁铁路,征用了他家一亩多土地,也算是一个小小股东。“每天近晚时火车经过,传出‘呜呜\’的汽笛声,村镇里的人一听就知,该淘米做晚饭了,很准的!”百年前侨乡村居生活的“摩登时刻”,如在目前。

赵校长亲手触摸到火车时只有十来岁,他很清楚地记得,新宁铁路到斗山站,有一个神奇的“转车盘”。因为斗山已经是铁路的最南端终点站,列车到此就要掉头北上了。为提高效率、也节省空间,机车只需通过转盘把车头原地扭转180°,再经路轨驶向北端,重新挂上车厢出发。“那个转盘全是钢铁的,安有许多齿轮,但转动时也要两个工人在一旁操作,咯吱,咯吱,那声音很大,有劲!”老人家一边做手势,一边模拟着声响来解释,非常生动。

的确,1920年通车的新宁铁路震惊了尚在现代化起步时的中国,斗山站的“转车盘”和经潭江时的“轮渡载火车过江”这两大技术首创,更是载入了中国铁路建设的史册。

回乡筑路

记者追寻至当年的斗山车站“转车盘”的旧址,今天这里已建起了“陈宜禧纪念广场”。当地政府从河南洛阳购得一架旧蒸汽火车头,正是当年奔驰在新宁铁路上的机车款式,它陪伴着广场另一侧矗立着的铜像,铜像基座上郑重镌刻:“中国第一条民办侨资铁路新宁铁路的建造者陈宜禧先生(1844-1929)”。

陈宜禧是台山的骄傲,也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是今斗山镇秀墩村委会美塘村人,少年时为生活所迫跟随族叔去美国西雅图谋生,凡四十余年,以自身的勤勉好学,从替人帮佣,一直成长为一名美国太平洋铁路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后来陈宜禧开办了自己的公司,他因热心侨务、处事公允而逐渐在美国的华侨社会享有了极高的威信。

1904年,已届花甲之龄的陈宜禧回到台山,他不是告老还乡,而是要倡导一项伟业:以自己所最擅长的技术,回报乡梓,修建新宁铁路。

创业维艰

如今,美塘村还保存着陈宜禧故居——这三栋、六套乡间老屋,是陈宜禧当年亲自设计、督建的,他也在这里度过了人生最后的岁月。

陈氏后人、曾孙媳陈凤香引着记者从旁参观,她家是这青砖大屋中唯一常住的陈氏后人了。中式为主、高大却并不华美的屋舍,灰黑斑驳的墙体,抛荒的房间……让人既能遥想当日的堂皇,也不难感受陈宜禧的质朴务实之风,以及晚年创业的艰辛。

光是说服上至朝廷、下至地方各级官员去除疑虑,准予兴办民营的新宁铁路,陈宜禧就花去了两年多时间。但在海外,他“以中国人之资本,筑中国人之铁路;以中国人之学力,建中国人之工程”的招股倡议,却迅速得到了无数爱国华侨的响应,募集股金一度超出计划的4倍!

在分三期修筑新宁铁路的14年间,陈宜禧一边要克服资金上、工程技术上的难题,一边还要面对地方官僚、家族势力的阻挠,要和迷信风水、固守疆界的村民反复周旋。仅公益至斗山一段,就被迫改换路线、造成不必要的弯轨二三十处……现代先进生产力的推进,繁难若此!

终于,新宁铁路在1920年全线正式通车。它以台城为中心,北通公益,从牛湾过潭江入新会至江门北街,南至斗山,西抵白沙,沿线设有46个车站,全长约138公里。

从台山市博物馆收藏的老照片,清晰可见百余年前台山铁路工人们沉静的面容,他们头悬长辫,身穿对襟衫褂,脚上蹬的还是布鞋。画面上,火车、铁轨与近在咫尺的稻田同框,今日看来仍是多么令人动容!

商盛文兴

从1909年首段线路通行、到1939年抗战中被毁,三十年间新宁线火车奔驰,旅客称便,货畅其流,带动着侨乡的文明、富庶与繁荣。由于侨资外资的不断流入,沿线城市建筑颇具规模,商贾云集。台山时有“小广州”之称,江门港联通水路,成为广东省内仅次于广州的第二大内河港,五邑地区的书报文化业也兴盛一时,新观念新群体的崛起随之而来。

我们今天仍能读到,现代文学泰斗巴金写于1933年的散文《机器的诗》,开篇就说:“为了去看一个朋友,我做了一次新宁铁路上的旅客。”这位朋友,就是创办了一本具有全国影响力杂志《民钟》的新会人黎健民。巴金在上世纪20年代曾为《民钟》撰稿多篇,而当他数年后来广东探访时,黎健民正担任新宁铁路工人子弟学校校长,校址就在台山公益火车站的二楼。

巴金在这篇散文中,细细描摹了机车在牛湾渡江的伟力,沿线明丽的南国乡村风光也跃然纸上——文化人的因缘际会,让这段存世仅30年的老铁路,和广东华侨为乡筑路的功业一起载入了中国文学史。

昔日的新宁铁路,承载着华侨和乡亲的现代化梦想,在五邑大地上穿行,而终不免毁于战火的命运。陈宜禧曾有过的将其北连佛山、西延阳江、南拓到铜鼓开辟商港的宏伟设想,也只永远留存在史料的记载中。

只有到了今天,当全长355公里的江湛高速铁路推进到这里,再次将铁路与火车带来侨乡,东接广州、西连湛江,从而带动整个粤西板块从此进入高铁时代,悬隔百年的现代化之梦才真正得以实现。

延伸

筑路通电引自来水

华侨投身南粤建设

潮汕铁路

1903年,南洋华侨张荣轩、张耀轩兄弟向清朝廷提出在韩江下游修建潮汕铁路的计划和成立公司的章程,很快获得批准。张氏兄弟1904年4月正式创办潮汕铁路公司,铁路的勘测设计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负责。1904年9月动工,1906年11月25日正式通车。该铁路为北起潮州西门,南迄汕头,全长39公里。1908年继续修筑至意溪,总长达42.1公里。潮汕铁路的兴建,在我国近代史上开创了民办商业铁路之先河,但因初始投资方及承建方有日本公司参与,故与新宁铁路的“全华人”色彩有所不同。

此条铁路1939年毁损于抗日战争,在它存续的33年间,对韩江中上游和闽赣边区人民往来汕头、对当地的客货运输和城乡经济的繁荣,都起过很大作用。

汕头的公用事业

十九世纪汕头开埠之后,人口日增,工商业有所发展,但城市基础设施缺乏。澄海籍旅泰华侨富商高绳之投入巨资,克服重重困难,创办汕头开明电灯公司,1909年开始发电;同年,他投资汕头至澄海的长途电话,成立汕头第一家民用电话企业——汕澄电话公司;他还创办了汕头自来水公司,1914年开始营业,使汕头成为全国第九个拥有自来水的城市,在广东省内仅晚于广州。这一系列创举改变了当地居民饮咸水、用油灯、无电话的历史,大大加速了汕头城市化的进程。

访谈

张应龙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广东华侨史》主编

向近代中国输入技术、资金以外,华侨带回先进理念

有了“文化外援” 岭南别有风貌

羊城晚报:陈宜禧在上世纪初主持修建的台山新宁铁路,与几乎同期修建的潮汕铁路一道出现在广东的东西两翼,这很不寻常。

张应龙:这两条最早的民办商用铁路都出现在广东,确实很有意义。铁路不光是方便了侨乡的进出和交流,更重要是引进先进理念。清末修铁路很难,政府、民众都不支持,但像陈宜禧这样在海外生活多年的华侨,却有很朴素的认知——“路通财通”。他认为,要改变侨乡的落后面貌,必须发展现代化的交通系统、引进先进的交通工具,铁路对社会变革、文明进步具有重大意义。所以他才毅然回到国内,以招股形式倡建中国人自己的铁路。这其中既有中国人的尊严,又有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支撑,同时呼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推动了江门五邑地区的城市建设。我们常说华侨在近代中国的重要输入,除了技术、资金,更重要的往往是理念。

羊城晚报:因此侨乡在文化发展方面也往往突出。

张应龙:是的。第一代华侨很多本身没有多高的文化水平,但他们在国外深感文化落后的苦楚,所以尽管很多人并不富裕,也愿意勒紧裤带出钱资助家乡的教育文化事业。在台山还有一种侨乡文化现象很显著,那就是侨刊乡讯非常发达,冠于全国。我们统计过,全国当时有一百多种侨刊,台山就有超过一百种,除了县,还在镇、乡、村、宗族、姓氏等级都办。这些刊物大多得到侨资来办,沟通海内外各种信息,出版后寄到国外去,侨刊也被称为“集体家书”。例如台山的《新宁》杂志,从上世纪初创刊,办刊时间长,影响非常大。所以侨乡的文化、教育事业都比较兴盛,图书馆、现代中学都涌现了。先进的理念、信息流随之而动,自然会带动侨乡各种事业的发展,直至辐射到南粤大地。

广东过去是南蛮之地,文化上相比中原要落后一些,但随着近代史上华侨这种“文化外援”的介入,显示出不一样的风貌。

羊城晚报:有学者说,不了解华侨便不能真正了解广东。您同意这种说法吗?

张应龙:是的,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华侨在各个时期都起到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令我们的发展得以提速。曾有过一种总结,在改革开放当中,“无侨不快”,就是这个意思。以前的侨乡,是穷乡僻壤,生活很艰难才成为出洋谋生者集中地,像江南富庶地方就少有侨乡。可一旦华侨们在海外立足,经济上有积累、观念上有进步,又会反过来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经济的助推器,促进祖国特别是侨乡发展。

不了解华侨,就不了解广东。广东是中国最大的侨乡,全世界的华侨有一半是广东籍。“侨”在近代以来广东的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民国时期的修桥筑路、发展教育文化依托华侨,广州、汕头、江门这些城市的公用事业、房地产兴起,也与华侨的促进有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受到西方国家长期封锁,华侨们集资成立投资股份公司,在广东办了一些工厂,例如早年的员村绢麻厂、芳村糖厂、韶关松香厂等,给新中国的初期工业输血。改革开放初期,华侨先去到根本谈不上投资环境的乡下办厂,那里道路不通、电灯不亮,他们为什么去?这不是生意上的计较,而是对家乡的感情。

合作网站:『文史广东』http://www.gdwsw.gov.cn/)

新闻推荐

违法建房没有法外之地 从姚为波违建别墅被拆说起②

□明白9日上午,随着南港姚为波违建别墅的轰然倒下,广大群众不由得为党和政府的雷厉风行竖起了大拇指!这一“竖”,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