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群众办理社保 业务“堵点”的思考
□曾良涛
近十年来,汕头市社保经办机构花大力气、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深化改革、创新理念,社保事业取得快速发展。随着社保事业的发展,社保经办能力建设相对滞后,经办“吃力”的问题逐渐显现,成为许多地市社保经办机构共同面临的困境。笔者认为,“业务经办集约化水平不高”、“社保模块多,标准化水平不高”、“社保信息化水平不高,“互联网+”运用不充分”这三方面共同消耗经办能力,让有限的经办更显动能不足,自然而然在业务经办中,形成新的“堵点”——未能实现社保业务“一窗口”办理,让群众多等待;未能实现社保业务就近办理、网上办理,让群众多跑路;未能实现社保业务全城通办,让群众走弯路。
新时代,要以党的十九大指出的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为重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经办模式,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保服务需要。笔者通过构想“以建立综合业务经办平台为核心,构建基层密集型经办格局”扁平化经办模式,分步延伸、扩展经办服务终端,力求以组织架构优势疏通经办“堵点”,实现高效便民的社保经办服务。
整合内部资源,打造业务综合经办新平台
以设立“业务综合经办平台” 为核心,规范、统一全市社保业务,打破原先按业务分科(股)室办理的经办权限,建立“前台综合业务办理→中层业务审核、审批和终端监管”相适应的经办模式,实现部分业务“一窗口”办理,让群众办理社保业务仅在一个窗口就可全部完成。2016 年汕头市社保经办机构花大力气梳理汕头市业务经办流程,共计整理 166 项经办业务,并按“限时办理”、“流转办理”“网上办理”和“可下放办理”分类经办业务,形成《汕头市社会保险业务经办流程》,统一办事标准和办事程序,为标准化的业务综合经办平台创造条件。2017 年以建立业务综合经办平台为工作重点,以业务流程为中心,为参保群众提供“一门受理、一站服务、一柜办理”的社保经办服务,消除原业务科(股)室的权限界定,由业务综合经办平台统一受理下放的社保业务,初步实现综合柜员制上线运行,取得很好效果。
延伸服务终端,构建合作互助新架构
延伸服务终端,是构建基层密集型经办模式的必由之路,是建立在业务综合经办平台运行成熟的基础上推进的模式升级。一是撤销市级经办机构业务综合经办平台。要将市级经办机构所有经办业务全部下放,参保人 (机构)按户籍、机构所在行政区域到对应的区(县)社保经办机构及其直属平台办理业务,全面改变市级经办机构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特殊身份,让市级经办机构从业务经办中独立出来,向业务管理、指导、研究、监管等发现转型。二是推进网络业务经办平台建设。市级经办机构要构建好网络平台、手机App等网上服务终端,实现全市参保人社保业务能上网受理。三是突破社保经办结构,构建人社所、税所合作经办的模式。要将运行成熟的业务综合经办平台镶嵌于人社所、税所,直接延伸、扩展业务经办平台,建立更全面的合作机制,增加平台数量,满足群众就近经办的要求。
推进经办平台广覆盖,实现全城通办新格局
解决经办“堵点”,让群众少等待,少跑路,满足群众高效便民的经办需求,就必须推进经办平台广覆盖,构建基层密集型经办模式。最大限度扩展业务经办平台,要用资源共享的理念,破除区域间的界限,打造社保半小时经办圈。首先,探索社保经办机构和银行合作共赢经办模式。运用好银行标准化建设的平台、基层服务网点分布广泛均匀的特点,将业务综合经办平台移至合作银行经办前台,以较低成本实现经办平台广覆盖。其次,打破区域间经办格局,实现社保业务全城通办。在经办平台运行成熟,业务审核和监督流程充分优化、全市业务经办高度统一的基础上,突破区域社保业务区域经办界线,推进社保业务全城通办,为实现半小时社保业务经办圈创造条件。
最后,优化网络经办平台,实现社保业务网络经办“能上都上”。完善网络经办平台建设,推进符合网上经办要求的社保业务,全部上线经办,并引导更多人选择网上办理业务,实现足不出户办理社保业务的愿景。还要加快实现经办平台的智能化建设,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各区域社保业务工作量的二次分配,解决区域间经办能力配比不平衡等问题,实现经办机构均衡发展,全市社保工作效率稳步提高。(作者单位:汕头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
新闻推荐
相似的民俗人文,口味相近的美食小吃,同属闽南语系的语言,熟悉的气候地理…… 台南,汕头的“孪生姐妹”
神明巡游“全台首学”台南孔庙□郭松芃文/图台湾有句谚语:“一府二鹿三艋舺。”描述的是清朝时台湾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