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被贩卖 八旬归故乡86岁的潮汕老人杨传业今年国庆终于与汕头亲人团聚
[摘要]86岁的潮汕老人杨传业今年国庆终于与汕头亲人团聚
杨传业与妹妹卢舜英。
1938至1943年间,潮汕地区遭遇历史上罕见的大饥荒。当年只有六七岁的杨传业成为万千潮汕难民的一员,被辗转贩卖至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从此,潮汕家乡的模样在他的记忆里就只剩家门口的大井、榕树和海堤。
近80年后,在潮汕、江西两地“梦归潮汕”寻亲志愿队的帮助下,杨传业老人终于找到了位于汕头市鮀浦大井村的家乡。离乡近80年后,今年9月30日,86岁的杨传业携子孙回到鮀浦大井村与亲人相认,进卢氏祠堂祭拜认祖归宗。
杨传业的亲妹妹卢舜英告诉杨传业,母亲生前一直挂念着年幼被卖的哥哥,过世前还嘱托卢舜英,如果有可能,一定要找到这个哥哥。
由于多年未归乡,如今的杨传业已不能通过潮汕话和家人交流。志愿者水哥告诉南都记者,杨传业与80岁的亲妹妹卢舜英对话只能靠旁人翻译。
杨传业对其儿女说,“如果我能跟你们的姑姑直接交谈,那我们一定会有说不完的话,一定会有更多的感触。”
A
垂髫时期
6岁被贩至江西,曾偷养父铜钱试图回广东
上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由于战乱、洪灾等,潮汕地区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大饥荒。由于物资极度紧缺,很多父母养不活多个儿女。为了给孩子找一条活路,家长们无奈只能忍痛将自己的亲生骨肉送走。
今年已经86岁的杨传业,当年就是这样一个孩子。杨传业老人说,由于当时还小,他根本不知道出走的年份,也记不清自己的年龄,印象中大概是六七岁。那一年,自己被人贩子带着辗转走过好几个地方。最终,在人口贩卖的中转站———广东河源的上坪镇,杨传业被养父买了下来带回家“延续香火”。杨传业说,由于没有任何交通工具,自己从潮汕起行,到在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养父家安定下来,差不多走了十天的路。
虽然出走时年幼无知,但杨传业清楚地记得小时候生长的家庭。生父是渔民,很少回家,母亲在家照看孩子。自己的大姐被卖给富贵人家当童养媳,有一个弟弟,还有童年一起玩耍的哑巴哥哥。
杨传业回忆,年幼时自己经常跑去大姐的养父母家玩耍,趁没人时,大姐会“偷”出一些粮食和饼干让杨传业带回去给兄弟姐妹吃。
潮汕家乡的记忆在杨传业的脑海中是久远的零星片段,但他内心一直清楚,自己是在战乱年代逃荒至江西的潮汕人。
回忆起童年时光,杨传业经常向晚辈提起自己年少试图逃出养父家回广东的经历。那时的杨传业只有13岁,他和另一逃难的伙伴一直想回广东的亲生父母家。某一天突然鼓足勇气,杨传业偷了养父的一些铜钱,想以此作为“盘缠”到广东找家。
然而,江西定南与潮汕地区相距300多公里,当时交通工具不发达,盘缠有限,又不了解自己家乡的任何指向信息。杨传业兜里揣着铜钱,与伙伴二人走出家门却不知该往何处去,最后只好作罢,将铜钱悄悄放回养父的房间。
杨传业的养父似乎察觉到其想回广东的心思,从此,便不再向杨传业透露关于潮汕家乡的任何信息。
成年后的杨传业入伍当兵,退役后在定南县一个村子里当了20多年的村支书。杨传业的二儿子杨明来告诉南都记者,“我父亲明白自己的身世,不愿意被当地人歧视。他在定南县工作了近30年,一直兢兢业业,克己奉公,为的就是对得起身上‘潮汕人\’这一身份。”
杨明来表示,直到1983年“爷爷”临终,“爷爷”才向杨明来透露,当年买下杨传业时,人贩子说他是汕头鮀浦大井村人。
B
耄耋之年
回汕认祖归宗,与至亲沟通需旁人翻译
家门口有一口水井,离家不远处的小山坡上有一棵大榕树,从那儿俯瞰,可以看见一处海堤。这是多年来杨传业脑海中潮汕家乡的模样。
2017年底,杨明来偶然联系到公益组织“梦归潮汕”志愿队,将父亲来自汕头大井村这一信息以及父亲关于潮汕家乡所有的记忆碎片整理成文字上报给该志愿队。
今年3月底,志愿队终于找到了杨传业在汕头的亲人。
9月30日,杨传业老人带着自己的妻子、7个子女,以及子孙后代一共32名家族成员,专程回到汕头鮀浦大井村与亲妹妹卢舜英相认,并进卢氏宗祠祭拜,认祖归宗。
志愿者水哥告诉南都记者,为了迎接杨传业一行人的到来,妹妹卢舜英早早就到了祠堂,卢氏子孙也起了大早到祠堂准备杨传业的祭拜认祖仪式。在与旁人交谈中,80岁的妹妹卢舜英喜悦之情全写在脸上,她高兴地说道,“我像我父亲,我哥更像我母亲。”
志愿者水哥表示,由于多年未归乡,如今的杨传业已不能用潮汕话和家人交流,他与妹妹卢舜英对话只能靠旁人为其翻译。
杨传业的二儿子杨明来说,父亲耳朵听力不好,和姑姑沟通起来难度很大,很多时候是用笑声和肢体动作代替了他们之间沟通的语言。杨传业对其儿女说道,“如果我能跟你们的姑姑直接交谈,那我们一定会有说不完的话,一定会有更多的感触。”
杨明来表示,此行回乡,杨传业老人还带领子孙到其生父母的坟前叩头谢恩。跪在生父母坟前,86岁的杨传业湿了眼眶。妹妹卢舜英跪在父母的坟前,告诉他们“爸妈,哥哥找回来了”。
80年寻亲路
挨家挨户寻找,志愿队花近半年才找到其家人
“梦归潮汕”江西定南县队长郭清林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2017年底,志愿队根据杨传业亲属提供的信息,帮其制作了寻亲宣传片,并发布至“梦归潮汕”的公众号上。今年初,杨传业的寻亲信息被传递到“梦归潮汕”志愿队汕头分队。
志愿队汕头分队的志愿者水哥告诉南都记者,根据杨传业提供的信息,志愿队在汕头鮀浦大井村挨家挨户走访排查。今年3月,80岁的卢舜英告诉水哥,其小时候家门前有一口水井,自己也有个卖给富贵人家的大姐和年幼被贩的哥哥。
最后,根据双方信息的核实(包括DNA医学验证),志愿队确认当地村民卢舜英就是杨传业老人的亲妹妹,当地一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卢坚城就是杨传业的大侄子(杨传业大哥的儿子)。
“我们帮很多老人寻过亲,杨传业老人这一案算是难度比较大的。”水哥告诉南都记者,志愿队花费了近半年时间才帮杨传业准确地找到其在汕头鮀浦大井村的家人。
圆梦归根潮汕,生母临终嘱托妹妹要找到他
杨明来说,以前父亲说起潮汕家乡都会默默流眼泪,“他内心一直牵挂着在潮汕的那个家,一直想回去与亲人相认。”
为了实现父亲多年的宿愿,杨明来曾多次来到汕头鮀浦大井村寻找父亲的老家,但由于杨传业是随其养父姓杨,再加上时隔多年,当地早已变了模样,所以杨明来每次只能无功而返。
今年3月底,在志愿队为杨卢两家人确定亲属关系后,杨明来陪父亲杨传业再一次来到大井村实地走访。
这一次,老人找到了家门前的一口水井,而记忆中的大榕树,早已被十几年前的台风刮倒。此次回汕寻亲,杨传业老人得知,自己童年的玩伴哑巴哥哥在十几岁的时候饿死了,“我父亲听到这个消息,心疼得一直掉眼泪。”
如今,妹妹卢舜英是杨传业这一辈在世上仅存的至亲。卢舜英说,母亲生前一直挂念着年幼被卖的哥哥,过世前还嘱托卢舜英,如果有可能,一定要找到这个哥哥。现在哥哥找回来了,也算是了却了母亲的遗愿。
10月3日,杨传业一行人回到江西省定南县,其子杨明来说,父亲杨传业近年来身体抱恙,身患肺腺癌,已是晚期,之前动过手术,现在要靠药物维持生命。“对于我父亲,我完全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活一天赚一天。如今,找到家乡的根,他老人家也算是遂了多年魂牵梦萦的心愿。”
采写:实习生黄小殷南都记者嵇石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欣琪)近日,由省工商局消保处处长熊运长带领的省第五督导组莅汕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治理工作督导,通过听取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