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渡海节有望明年恢复举办 将严控游渡距离、人数等细节保障现场安全
2009年汕头国际渡海节千余名游渡人员下水前的场景。资料图片
翻开汕头的现代群众体育史,“渡海节”一词跃然纸上,已成为许多老汕头埋藏在心底的印记。时间回到2001年,当时,汕头国际渡海节一年一届,每年无不吸引大批游泳爱好者参加,2010年起停办至今。
近日,汕头市体育界一则消息引发关注:沉寂多年的渡海活动有望于明年恢复举办。日前,汕头市体育部门就2019年举办内海湾渡海活动进行调研,实地考察了汕头内海湾的国际客运码头、礐石轮渡码头及人民广场附近码头设施,乘轮渡察看渡海赛道情况,听取业务科室及相关协会工作情况汇报,研究渡海活动上、下水点集结场地及渡海线路方案等。
作为一项深受汕头人民喜爱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渡海活动缘何停办多年?为何又决定在明年恢复举办?汕头市体育界相关人士透露,目前,汕头市体育部门已初步拟出《2019年汕头市渡海活动工作方案(草案)》(简称“《草案》”),接下来将根据具体要求和实际情况对渡海活动的实施方案进行优化、细化。
●南方日报记者张伟炜
亲水亲海是汕头人传统
说起汕头渡海节,这其中有一段“古”。汕头人向来有亲水亲海的传统,潮谚“教仔游溪,勿教仔爬树”家喻户晓,可见汕头人对游泳的重视与喜爱。
实际上,如果我们把时间拨回到上世纪50年代末,眼下身处“亲水城市”的人们或许还记得,汕头拥有优良的自然条件,是游泳爱好者渡海的好地方,人民群众渡海热情高涨。因此,汕头当时也曾多次举办渡海活动,一直延续到1981年方被中断。
汕头人陈叔今年年近六旬,他告诉记者,当年他还在读书的时候,经常与同学身着短裤从外马路走到海边游泳。“那时候渡海的氛围可好了,每个渡海的人做个简单的热身运动后就"扑通"一声跳进海里,大家的水性都非常好!”回忆起当年的场面,陈叔记忆犹新,激动不已。
2001年,汕头渡海节恢复举办;两年后,汕头举办首届国际渡海节,吸引很多外地城市的游泳爱好者组队踊跃报名参加,横渡海域总长1200米;2005年,汕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中国游泳之乡”。这一殊荣,全国仅有14个城市获得。而评定的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有群体性的游泳活动。当年,广州体育部门组成的考察组前来汕头考察取经。次年,广州成功举办了珠江横渡的活动。
2005年,汕头市政府同意将国际渡海节作为群众体育的“品牌活动”写进了《汕头建设体育强市实施意见》之中。然而,这一“品牌活动”却在2010年又被中断。
大规模渡海存在安全隐患
渡海节自2001年开始至2009年共举办了九届,每届均无发生人员溺亡事故,缘何在2010年起就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汕头市体育局副局长黄炳壮告诉记者,当时从得到的经验与反馈中发现,渡海活动依然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容易对游渡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游泳属于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第一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目录公告》中规定的高危体育项目,而大规模在公开水域进行这项活动更是存在很大的风险和不可控因素。”黄炳壮说。
据介绍,2011年,体育局曾请评估机构对活动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发现了很多安全隐患。如往届活动中,甚至有少部分体检不合格者偷偷摸摸私自下水;另外,参加活动的人数众多,由于场地受限制,临时的落水点尖锐杂物多,曾出现下水者被划伤的情况;同时,还有水文潮汐的预测、下水者淹溺的潜在可能、缺乏专业救援人员和设备等安全问题制约着当时活动的举办。
至于明年渡海节面临复办,前期的风险评估将交由哪个部门或者组织机构进行?黄炳壮称,将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来进行风险评估,具体委托谁目前暂无定论,需要等方案进一步细化再定夺。
人大代表推动渡海节复办
那么,汕头缘何放出明年复办渡海节活动这一消息?原来,近些年来,许多市民并不甘心连续举办九届的渡海节继续沉寂下去,恢复国际渡海节的呼声日益高涨。
今年5月,汕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前往市体育局,就“恢复举办汕头国际渡海节”办理情况召开座谈会。
代表们认为,恢复举办渡海活动是顺应民心之举,有利于彰显海滨城市的品牌特色,提升城市知名度,擦亮“中国游泳之乡”的牌子,也有利于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近年来,市人大代表根据社会各界呼声,连续提出建议,希望在完善措施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恢复举办渡海活动。于是,在汕头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人大的连续跟踪督办下,已停办多年的渡海活动有望明年恢复举办。
汕头市冬泳协会会长杜镇坤认为,汕头应放眼未来,充分利用本次渡海节活动带动汕头市旅游发展,并将其作为汕头市的一张城市名片和品牌常年保持下去,以此吸引周边城市及省内外旅客到汕头参观游览,提高汕头的知名度,将全国唯一有内海湾的城市充分向游客们展示。
汕头市体育局局长翁小庆表示,近几个月来,汕头市体育局已为复办渡海节下了不少功夫:要求市体校加紧扩大培训救生员,为渡海节做准备;实地考察,选取落水点及上水点;考察固定或临时码头所能承载的人数;重新测量游泳线路等。
“我相信,经过多年的积累,我们也有一定的经验。但是,如今内海湾的生态环境与以往不同,现在举办渡海节,与十几年前的情况大不相同,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翁小庆称,今年7月份,汕头市体育部门还组织人员前往武汉市汉阳观摩2018第44届武汉7·16渡江节,考察该市渡江组织工作;9月中旬,《2019年汕头市渡海活动工作方案(草案)》出炉。
或将人数控制在千人以内
从《草案》来看,明年的渡海活动初定在2019年8月下旬,目前仍需根据汕头湾海流潮汛天气情况再具体落实日期和渡海开始时间;游渡距离1200米;游渡总人数控制在1000人以内。
为何人数控制在1000人之内?黄炳壮分析道,考虑内海湾平潮只有大概70分钟的时间,运动员正常游渡大约需要45分钟,所有运动员必须在25分钟内下水完毕,所以活动总规模将控制在1000人以内。
根据《草案》规划,届时将以方阵排列形式进行游渡:共设20个方阵,每个方阵50人,每个方阵以10人为1列肩并肩下水为1波,每波人员下水时间间隔10秒;设两个下水平台,两个方阵分两列同时下水,前后方阵之间间隔2分钟。
那么,谁来为游渡人员保驾护航?《草案》提到,届时将组建一支由200名救生员组成的护游队伍,各方阵配备5名救生员,方阵救生员必须经组委会严格审查选拔和培训;另一部分则由组委会统筹抽调,负责艇上接应。水上救生应急以渡海航道为中心,以网格化的形式分为4个区域,成立10个救生小组,布置在内海湾海面游渡路线东西两侧。
此外,在渡海水域外围,每400米设置一艘指挥船,每个方阵前面有一艘引导救生船、方阵后有一艘压阵救生船跟随。游渡海面两边区域设置20艘固定救生艇。每艘艇上安排2名专业救生员、2名医护人员和必备的救生器材,若干名潜水员待命。
“游渡人员年龄必须在15—65岁之间,未满18周岁的,须其监护人签名。除了身体健康,还要具备80分钟内完成2000米以上的游泳体能技能,还须签订《参加游渡人员自愿声明书》。到时现场也会安排专人狠抓检录、酒精测试、救生配套工具穿戴、下水、渡海过程、上岸等细节的现场安全管控。”黄炳壮称。
他表示,刚出台的渡海活动工作方案毕竟只是草案,目前,该实施方案还在逐步优化中,接下来需要各有关部门互相支持、通力配合,才能齐心协力推动渡海活动的成功举办,从而擦亮“中国游泳之乡”这一城市品牌,推动汕头的游泳事业更上一层楼。
新闻推荐
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汕头交通中站旧址陈列馆展品征集通告
老市区海平路97号是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汕头交通中站旧址,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汕头市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