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营收占比34.84% 比亚迪将进入爆发期
8月29日,比亚迪发布上半年度业绩报告。今年上半年,比亚迪营业额为521.63亿元,同比增长19%,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约为4.79亿元。比亚迪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约为12.8亿元-16.8亿元。同时,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指出,“比亚迪汽车业务将迎来新一轮成长周期,且公司下半年新能源汽车盈利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
预期比亚迪第三季度比前两个季度净利润大幅增长,原因有三个:一是新能源车订单在第三季度将大面积交付,比亚迪新一代唐、元EV360等新车型上市后,接下来几个月将集中上量;二是8月30日,新一代宋也推向市场,将进一步提升销量;三是从市场规律看,新能源车市场下半年普遍好于上半年,市场将迎来“金九银十”。
谈及上半年度业绩,王传福表示:“在上半年汽车行业增速大幅放缓的背景下,比亚迪多个新车型赢得市场热烈反响,累积大量在手订单。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21%至约7.58万辆,继续保持全球销量冠军地位。此外,比亚迪成功接获智能手机领先品牌厂商的高端旗舰机型订单,带动金属部件及玻璃机壳业务收入持续增长。”
爆发期临近
比亚迪财报显示,其汽车业务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上升24.93%至280.26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营收达181.73亿元,占比亚迪总营收的比例为34.84%,继续成为比亚迪重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市场份额为18.3%,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的市场份额为20.3%。
据比亚迪介绍,今年以来,比亚迪全新一代唐、元EV360等多款车型获得市场的热烈反馈、供不应求。全新一代唐上市首月月销达7000辆,累计订单超2万辆。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数据显示,秦DM、宋DM两款车型包揽国内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销量冠、亚军。
另一方面,在北京、深圳、广州、杭州等重点新能源汽车市场,今年1-7月,比亚迪市场占有率都超过30%,行业龙头地位可见一斑。
在8月30日的全新一代宋成都发布会上,比亚迪透露,下半年将有多款车型陆续上市,除了当天上市的全新一代宋外,还将有秦Pro(燃油版、插混版和纯电版)、全新一代唐(纯电版)等新车型。这些车型均采用“DragonFace”家族设计语言,并搭载DiLink智能网联系统,或将带动比亚迪汽车销量大幅攀升。
比亚迪全新设计的车型进入密集投放期后,市场普遍看好其未来几年的发展。过去两三年,自主品牌凭借多方位的进步,特别是品质和设计上的巨大突破,市场竞争力大幅度提升。比亚迪补齐设计上的短板后,产品力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多款车型具备了形成爆款的潜力,行业预期比亚迪将进入规模突破期。
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比亚迪表示,“获得汕头、武汉、广州等多个城市的大额订单(今年6、7月,比亚迪在广州的两次中标共计获得4473辆、55.2亿元纯电动客车订单),并开拓雄安新区等新市场。海外市场方面,比亚迪接获来自西班牙、韩国、印度、智利、挪威等全球各地的批量订单。同时,在“7+4”战略布局下,比亚迪在卡车领域相继获得深圳500辆纯电动泥头车订单和巴西200辆纯电动卡车订单,且正积极开拓物流、环卫、港口、机场等多个领域的市场。”
“随着多款重磅车型的上市,比亚迪汽车业务将迎来新一轮成长周期。”王传福表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超出预期,发展空间十分广阔,预计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业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在新车型的带动下实现销量的快速增长和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同时,预计下半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盈利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在燃油车领域,比亚迪将继续通过不断提升产品力,提高燃油车业务的市场份额,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同时,推动业务实现快速增长。”
预期比亚迪将进入爆发期的逻辑有三个:一是因为产品开发有换代周期,车企的销量增长也普遍存在周期性,比亚迪经过几年的积累,大量承载了新技术的新一代产品密集上市,销量规模大幅度增长在意料之中;
二是整体上汽车市场新能源化在加速,比亚迪具有核心竞争力,新能源车市场化布局时间也最长,具有先发优势。
三是国家燃油限值和“双积分”,以及新能源车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限牌限行政策,将在未来两年推动市场骤变。而合资车企大规模的新能源化,将形成市场合力。比亚迪这类有先发优势的车企,将最先爆发。
电子板块快速增长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收入约199.76亿元,同比上升约11.21%。
比亚迪表示,随着金属部件在移动智能终端的市场渗透率持续上升,比亚迪凭借技术、品质和经验等优势,继续接获多个全球知名智能手机领导品牌厂商的高端旗舰机型订单,实现金属部件业务的持续发展。
玻璃业务成为比亚迪电子板块的另一大看点,比亚迪指出,“正积极把握玻璃机壳需求崛起的行业发展机遇,加大研发并扩大玻璃机壳产能,已经成功赢得多个全球领先智能手机厂商的旗舰机型玻璃机壳订单,推动了手机部件业务实现较快增长。”
展望未来,比亚迪表示,“将进一步积极扩充玻璃机壳的产能并提升产品良率,吸引更多客户订单。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和订单的陆续落地,预计下半年玻璃业务将实现显著的营收增长。汽车智能系统、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及新型智能产品等业务,将是比亚迪电子业务培育长期可持续增长点的重要领域。”
动力电池是新增长极
自2017年首次宣布对外开放动力电池供应后,业内不断传出比亚迪向国内外整车企业供应电池的传闻。
今年7月5日,比亚迪与长安汽车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设立动力电池合资公司,产能为10GWh。
与长安汽车的合作,迈出了比亚迪动力电池对外供应的第一步。王传福说:“本次战略合作,是比亚迪开放供销体系的重要进展,对动力电池业务乃至集团的长期发展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同时,比亚迪预计未来还将加快开放步伐,引入更多国内外主机厂,实现包括动力电池销售、设立合资公司、引入战略投资在内的一系列战略举措,加速动力电池业务发展,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比亚迪在新能源车领域的优势,不仅仅是整车,动力电池是其在汽车行业的核心优势。包括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在内,大部分车企不具备电池的研发和生产能力,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很多车企都将走向和动力电池巨头合资联合生产的路径。比亚迪和长安合资,仅仅是一个开始。
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预计,未来全球新能源车的电池需求将十分强劲,至2030年将超过1500GWh。
面对自身和外界对于动力电池的强劲需求,比亚迪正快速增加动力电池产能。除与长安汽车成立合资公司外,2018年6月,比亚迪宣布年产能为24GWh的动力电池工厂在青海正式下线。另外,公开信息显示,比亚迪与重庆璧山区于2018年8月签订投资合作协议,计划建设年产能为20GWh的动力电池项目。
根据比亚迪公布的计划,其2020年的动力电池产能可达60GWh。
轨道交通业务是比亚迪的另一看点。根据比亚迪披露的信息,自2016年10月发布“云轨”以来,其已赢得国内外多个城市订单。今年5月,比亚迪宣布中标巴西萨尔瓦多轨道交通项目,金额约合6.89亿美元。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出台,未来,国内外轨道交通项目陆续落地,预计将为比亚迪的发展进一步打开空间。
比亚迪和其他车企相比,整体上的竞争优势明显。除了整车业务外,其电子业务、动力电池等都具备了强大的竞争力,这些业务不仅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极,实现销售,而且为汽车的新能源化、智能化等打下了基础,为整车提供技术优势。换句话说,比亚迪是未来汽车在研发布局上最有深度的车企之一。
新闻推荐
“观六路听八方”实现对执行现场指挥协调 汕头法院执行指挥中心 凭新科技攻坚“执行难”
目前,汕头法院执行指挥中心的建设成效走在全省前列。受访者供图走进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指挥中心,一个超大屏幕展现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