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条道路集中开修,汕头市区成“堵城” 施工道路周边成“最堵路段”

南方日报 2018-07-26 21:43

近年来,上下班高峰期的堵车现象在汕头越来越突出。

汕头26条道路集中开修,交通压力大为增加。

随着多条主干道开修,汕头不少路段的通行能力明显下降。

近期,汕头市中心城区多条道路同时启动改造建设,目前正在施工的道路共有26条,且大部分为南北走向,包括汕樟路等车流量很大的主干道。由于施工路段实施全封闭或半封闭,导致通行能力明显下降,并造成周边未施工的道路流量激增,进一步加剧了城区道路交通压力。

根据高德地图交通分析报告,7月18日至24日期间,汕头市交通拥堵延时指数在7月23日这一天明显上升,24日达到峰值。高德地图数据则显示,华山南路、珠江路、长江路这三条路,成为汕头近七日里最拥堵路段的“前三名”。

●采写:南方日报汕头观察全媒体记者黄敏立摄影:杨立轩

路况分析??

交通拥堵延时指数陡升

据了解,高德地图交通分析报告是针对城市交通路况的一个免费研究平台,是以高德海量用户和行业专业浮动车数据相结合的交通数据分享平台。报告基于高德积累的海量交通出行数据,通过大数据挖掘计算所得,通用算法与理论保证了其合理性与科学性。

报告采用“拥堵延时指数”作为城市拥堵程度的评价指标,即城市居民平均一次出行实际旅行时间与自由流状态下旅行时间的比值。该指数从交通出行者角度出发,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表达交通拥堵给出行者带来的时间成本。

记者查询获悉,汕头市7月18日—24日交通拥堵延时指数分别为:18日1.7,19日1.66,20日1.71,21日1.56,22日1.44,23日1.78,24日1.79。7月23日汕头交通拥堵延时指数呈明显上升趋势并延续到24日,达到峰值1.79。

那么,这段时间里,汕头全市最拥堵的路段是哪些呢?

根据高德地图的数据显示,按拥堵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分别为:华山南路(从中山东路到华山北路)、华山南路(从华山北路到中山东路)、珠江路(由东向西)、珠江路(由西向东)、长江路(由东向西)、东厦南路(从金凤东路到海滨路)、衡山路(从紫虹中街到中山东路)、长平路(从金环南路到汕樟路)、金新南路(从南墩下路到红领巾路)、金环南路(从海滨路到东厦北路)。

这些道路的交通拥堵延时指数均在1.6至1.9之间,车辆的通行速度在18.9km/h至23.8km/h之间。其中通行最慢的是华山南路(从中山东路到华山北路)18.9km/h,拥堵延时指数达到1.9,而在24日,该路段的通行压力进一步增大,通行速度降低到15.1km/h,拥堵延时指数达到2.4。

根据数据显示,在这些最拥堵道路中,除了珠江路(由东向西)外,其余9条均是在23日当天达到交通拥堵延时指数的峰值,其中以华山南路(从华山北路到中山东路)的交通拥堵延时指数3.2为最高。

而据记者观察,这些道路周边大多有道路在维修,间接或直接影响了这些道路的通行。像华山南路,则很可能是由于不少南北向的道路均封闭维修,需要由南往北或由北往南驾驶的车主不得不选择这一条所剩不多的南北向通道,而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堵塞。

部门表态??

将尽量减少通行影响

26条道路集中“开修”,道路拥堵如何破解?近期,汕头市住建局、市城管部门、市公安交警部门均分别接受当地媒体采访,表示将采取相关措施,全力缓解交通压力和扰民。

汕头市住建局称,将科学组织分段施工,最大限度加快建设进度。据介绍,目前由市住建局实施改造的道路有8条,由于这些道路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东区,周边市民群众出行受到影响,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期,拥堵现象非常严重。为减少施工对周边道路通行的影响,市住建局对嵩山路、衡山路、珠池路、长江路等都采用分路段施工,先直线段,再交叉路口,科学组织,交错推进。同时,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督促施工单位最大限度加快施工进度。

汕头市城管部门称,将“错峰”施工尽量减少道路通行影响。据了解,市城管部门负责实施中心城区破损路面及排水升级改造捆绑项目,包括中心城区9条主干道的热再生沥青路面改造或破损路面修复。项目负责人称,为尽量减少道路,改造对市民生活的影响,施工过程一般实施分段逐步封闭施工,待完工后尽快开放交通,通过与交警、城管部门协商探讨,努力优化道路封闭方案,在推进道路施工进度同时,尽力减少道路改造对交通造成的不便。

市公安交警部门表示,将积极推进勤务制度改革,落实“五定”工作责任制和“路长制”,加强对施工路段及周边可绕行道路的监管,对主要路口、易堵部位实行定点管理,并加强巡逻监控,及时发现拥堵、加强指挥疏导。

全城关注??

“全城修路”引发网友吐槽

“全城修路”的现状,成了当下汕头市民最关注的热点。7月23日,本地多个微信群流传汕头市中心城区如金砂东路等路段拥堵的小视频,市民纷纷截取地图实时路况拥堵、施工情况的图片。此外,本地自媒体也发布汕头堵车情况的推文,中心城区堵车引发市民关注。

据南方舆情统计,7月22日—24日全网相关“汕头修路塞车”相关信息共132条,其中媒体网站14条,客户端15条,微博77条,微信公众号26条。大华网、e京网、橄榄台、汕头+以及微信公众号、微博、百度贴吧等平台均发布相关信息。

7月23日,微信公众号“数据粤东”发布文章《全城修路首天迷失:看地图闯迷宫,还是大暑日辛苦外卖小哥》,称“现阶段,汕头的实际是:路一直在修;汽车越来越多,现阶段限行不实际;摩托车监管仍有漏洞,该怎么办?”

网友也对此表示不满。“Zecky”表示,7月22日那天,他从长江路一直堵到海滨路,一两公里花了半小时。“choi包”认为,汕头的问题不是不知道怎么疏堵,而是一心扑在修路上。

有网友则进行了比较理性的分析。“螃蟹嘟嘟”认为,如今“一修就堵”的情况,与前期道路规划考虑不够也有关系。“头像无法显示”则质疑,这些道路同时集中“开修”势必造成拥堵,为何不统筹规划安排,修好一条再修另一条呢?

当然,网友中也出现了“乐观派”:“熬过这阵子就好了,好歹现在路有得修,这只是阵痛,熬过这段以后迎接的就是更便捷化的城市出行。”

■建议

汕头可借鉴杭州模式

深化智慧交通发展

实际上,汕头之“堵”也并不是近期才形成。根据高德地图发布的《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2017年第一季度,汕头全时段拥堵排名全国第45,到了2018年第一季度,汕头全时段拥堵排名已跃升至全国第10;在2017年第一集季度时,汕头晚高峰拥堵排名还未进全国前10,到了2018年第一季度,汕头晚高峰拥堵排名已升至全国第2。

对此,微信公众号“智慧城市之光”发布的《观点|汕头告别“堵堵堵”,光靠修路还不够》提到,2016年10月,杭州市政府就已提出“城市大脑”智慧城市建设计划,并在交通领域率先试点,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帮助优化交通调度。“城市大脑”通过视频监控、物联网采集道路和车辆情况,利用对回传图像的智能识别、分析,结合人工智能算法,使红绿灯可以根据路口的交通情况进行智能优化,每15分钟自动调整配时策略,替代人工调控。

该公众号透露,当前汕头“互联网+交通”指数在全国纳入统计的百城中排名第94。作者认为,交通治理是复杂的综合性问题,难以一招见奇效。借鉴杭州模式和全国交通治理趋势,要缓解汕头交通拥堵恶化,除了加强常规的管理手段和基础设施供给,恐怕也需要尝试借助更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深化智慧交通发展,提升智慧治堵水平。

新闻推荐

东厦路实施道路分段改造 15条公交线路调整方便市民出行

本报讯(记者魏盼生)根据市政维修中心的通知,东厦路(金环路-嵩山路)实施道路分段改造施工,第一阶段为东厦路(金环路-华山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