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打开思路”打造区域文化中心 以文化自信成就“汕头力量”

南方日报 2018-07-19 13:03

在第十三届广东省艺术节上,汕头市话剧团侨批题材话剧《风雨侨批》荣获“剧目三等奖”。

龙湖图书馆合胜分馆是汕头首个开设在商业综合体内的图书馆。

汕头将进一步促进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图为沟南文化创意旅游村。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省主场活动在汕头举办。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汕头市委书记方利旭在汕头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建设现代文化体系,为城市发展进步提供思想引领、精神力量和人文滋养。讲话还指出,要通过建设高水平文化场馆、支持文艺精品创作、壮大文化产业等举措,打造区域文化中心。

实际上,汕头在2013年就已出台《关于打造区域文化中心的意见》,对以文化凝聚人心、以文化引领发展、加快打造区域文化中心的有关工作进行总体部署。

对于站在新时代新起点的汕头来说,要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成内秀外名的活力特区、和美侨乡、粤东明珠,不断提升文化引领力、文化服务力、文化创造力和文化竞争力是重要一环。

这也对汕头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的要求谋划好区域文化中心建设,通过构建现代文化体系,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

记者观察发现,在打造区域文化中心上,汕头正打开思路、更新观念,以源自自身文化底蕴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不断推进文化观念理念、内容形式、体制机制的创新,推进文化与经济、科技、旅游融合发展。

●南方日报汕头观察全媒体记者杨可摄影:杨立轩

规划建设一批高水平文化场馆

方利旭强调,要高标准打造城市文化地标,建设一批集文化展示、旅游观光、休闲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水平文化场馆,建设完善居民身边文化体育公共活动空间。

文化场馆是市民享受文化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去年以来,汕头以小公园片区历史文物保育活化为重点,完成老妈宫戏台、彬园、红色交通站等一批文保单位的修缮布展。完善汕头市开埠邮局陈列馆、同文学堂教育专题展厅、海关对外贸易陈列馆等的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形成开埠文化专题博物馆群。

打造小公园专题博物馆群,正是打造城市文化地标的题中之义。据了解,在文化设施规划建设方面,汕头将推动规划建设一批集文化展示、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水平文化场馆,完善重点公共文化设施配套建设,并进一步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在这方面,2017年,汕头市文广新局就已完成一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基层文体广场示范点及综合文化站设备升级建设,完成第三批140家农家书屋图书更新,全面完成全市农家书屋升级改造任务。

保护传承弘扬潮汕优秀传统文化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省主场活动在汕头举办。对于汕头来说,这场历时6天、参与人数达2300多人的大型活动有着重要意义——充分展示了汕头近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在这一点上,汕头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作出了有益的尝试。近年来,该馆多次组织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走进社区,把非遗带到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此外,还常态化组织中小学生、幼儿园小朋友走进展馆参观体验。

一个细节体现了非遗“走出去”的成效: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非遗进校园”走进汕特中心幼儿园的活动中,当潮剧非遗传承人在台上唱起《桃花过渡》时,台下的孩子们全都跟着大声唱了起来。这一幕情景,“惊呆”了在场的外地非遗传承人。而这,也正是汕头扎实推进非遗传承传播的缩影。

从2017年开始,该馆还启动“非遗讲坛”系列讲座,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讲艺、传艺,用“讲”的方式向市民介绍非遗项目,至今已举办10多期。今年3月,该馆还打造了汕头市非遗文化创意产业孵化中心——既是以汕头非遗项目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孵化基地,又是可看、可试、可享、可品、可学、可买的活态展示销售中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潮汕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方利旭在汕头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上提到,要弘扬特区文化、海洋文化、侨乡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强化对潮汕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宣传和推介。对此,汕头将进一步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力度,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对此,汕头市文联就十分注重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策划打造品牌活动,如以每年一届的形式连续举办5届潮汕民俗文化节、9届汕头音乐周、4届汕头音乐讲堂,其中潮汕民俗文化节每届参与人数均超过30万人(次),成为每年春节持续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涉及文艺门类最全、参演人员和观众人数最多的文艺活动。

而在红色革命文化的弘扬上,一批红色革命遗址将得到保护和利用。自去年7月开始,汕头市金平区正式启动修缮位于海平路97号的红色交通站旧址,同时开展史料收集、撰写展览词及布展设计工作,并陆续开展对红色交通站历史资料的收集和文物、实物的征集工作。据了解,目前红色交通站旧址主体建筑修缮工作已完成。该交通站将力争在国庆节前完成布展工作并向公众免费开放。

“用文艺振奋城市精神”

方利旭在调研汕头文化旅游系统时曾指出,要用文艺振奋城市精神,加快打造区域文化中心。在此次全会上,他再度强调了这一点,并要求“支持文艺精品创作”。

去年以来,围绕党的十九大、纪念建军90周年、香港回归20周年、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以及海丝文化、华侨文化、潮汕文化等重大题材,汕头市文广新局组织各文艺院团创作了一批昂扬向上、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的文艺精品节目。

值得一提的是,汕头参加第十三届广东省艺术节创下历史最好成绩:广东潮剧院大型现代题材潮剧《红军阿姆》荣获艺术节最高奖“剧目一等奖”,汕头市话剧团侨批题材话剧《风雨侨批》荣获“剧目三等奖”,汕头经济特区潮剧一团潮剧《妈祖》应邀参加展演。

在这方面,汕头市文联也通过开展文艺创作行动,打造“汕头风格”精品力作。汕头市文联副主席郑鹤龄告诉记者,汕头市文联注重引导文艺家深入挖掘汕头振兴发展蕴藏的核心密码、精神意蕴,在作品的题材、内容、形式、手法的创新、拓展上下功夫,组织创作了一批独具本土特色的文艺精品。例如在美术方面,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汕头作品进京展的数量就占了广东省的三分之一。

文艺精品是区域文化中心的一张“名片”。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也透露,汕头将努力打造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文化作品,繁荣文艺精品创作,打造文化活动品牌。

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在2017年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汕头展团获得优秀组织奖和优秀展示奖。在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上,欧美城文化小镇、汕头市潮人创客文化科技创意园、1860文化创意园等3家园区被授予“汕头市市级文化产业园区”称号。

方利旭在全会上指出,要壮大文化产业,推动玩具动漫、文具音像、包装印刷等产业向文化创意、文化营销等现代文化产业发展。

记者从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获悉,汕头将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强化规划引导,提升文化服务业在文化产业中的占比,推动现代文化产业发展。同时,围绕“文化+旅游”策略,促进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在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上,也将鼓励文化文物单位深入挖掘潮汕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

实际上,汕头在“文化+旅游”上已有不少探索——作为潮汕首个文创旅游村项目,沟南文化创意旅游村项目在尊重乡土民风和当地民俗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古村落改建后的发展,在保留历史文化的同时引进各种业态,将打造成一个集文化、旅游、购物、艺术博览、休闲、民宿体验于一体,具有潮汕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特色的大型文旅综合体。

打造区域文化人才洼地

区域文化中心必将是文化人才的洼地。对此,汕头提出了引进、选送、培养和扶持这几个关键词:加大力度引进高端文化人才;通过选送进修和在职培训等形式提升在职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一批扎根基层的骨干带头人;扶持民营文化团体发展。

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同样值得关注。目前,汕头全市共有文化志愿服务队伍28支,文化志愿者超5000人,文化志愿活动已常态化开展。像汕头市文化馆的文化志愿者们,就把非遗进校园、进社区与志愿服务、献爱心行动结合起来,走进聋哑学校开展剪纸传艺志愿服务,以非遗为爱心纽带,帮助听力有障碍的孩子感受非遗魅力。

汕头市文联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组建文艺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组织全市文艺家协会与30多个基层村居、学校结对子。近期,汕头市文联还组建了“新时代文艺志愿轻骑队”,以送演出、猜灯谜、作诗歌、办展览等形式,让党的十九大精神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

“地方文化人才要靠我们自己培养,要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对于如何将汕头打造成区域文化人才洼地,汕头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汕头文化艺术学校校长林锦杭表示,学校将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扩大办学规模,增加新专业,加大基础性人才的培养;二是确保教学质量,先保质量,再谈规模。

纵深

汕头探索文化服务

效能提升新路径

“数字场馆”或将提上日程

如果说文化设施建设是“面子”,文化服务效能就是“里子”。

2017年,汕头市龙湖区成为全省首批8个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一,是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唯一一个示范区。该区通过服务硬件改造升级、延伸拓展,进一步巩固提升服务效能,“绘制”文化服务设施电子地图就是其中一个亮点。

据了解,“文化地图”涵盖了龙湖区内省市文物保护单位、旅游景点,文化服务机构以及街道镇、村居的文化广场、文化站及民间文化设施等,市民可以通过手机等便携电子设备精准查询龙湖区内的84个文化设施,实现了文化服务设施的“一手掌握”。

龙湖区图书馆实施总分馆试点建设,则是为了向市民提供丰富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该区以区图书馆为总馆、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社区)综合文化室为服务点,实行统一文献编目、统一管理平台、统一服务标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数字化服务,图书实现通借通还,形成总馆协调、多个分馆共建共享,并逐步构建覆盖城乡的全区图书馆总分馆体系。

在提升文化服务效能方面,龙湖区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着眼于全局,汕头将如何提升文化服务效能?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汕头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获悉,汕头将规范公共文化场馆管理服务标准,进一步推动各级公共文化场馆打造特色服务品牌,提高服务水平。

“数字场馆”或将提上日程——有公开报道提到,在公共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方面,将通过“汕头文化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平台建设,集聚各文化场馆数字化资源,升级增强服务功能,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形态从线下向线上拓展。

新闻推荐

来南方号看汕头党建故事 党建引领,打造担当作为干部队伍

推进改革发展,必须扎实推进党的建设,打造担当作为的干部队伍。中国银行汕头分行以党建引领经营发展。汕头中院着力加强环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