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平远农民作家冯国伟:肩扛锄头手执笔 逐梦文学三十载

南方日报 2021-05-12 06:45

一边耕种,一边写作,冯国伟很满意现在的生活状态。魏丽文摄

“屋里担谷,箩中放袋又系带,稳当稳当又稳当。”这接地气的作品语言出自梅州平远农民作家冯国伟之手。

他高中毕业,种过田、做过会计、当过村干部,他家有良田几亩、美酒万斤、屋舍几间,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作家”。

或许在旁人看来,这是不可思议的,甚至是不务正业的。冯国伟却凭借勤劳和执着,让梦想一点点照进了现实。

30年来,他白日田间劳作、忙于酿酒,夜里伏案潜心写作,创作了一批有思想、接地气的作品。平远文艺圈内人称他为“有文化的农民”。

●南方日报记者魏丽文

做梦

地道农民怀揣作家梦

凤头村地处粤赣两省交界,当地历来崇文重教,又以客家娘酒闻名。冯国伟生于斯、长于斯,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平远县城驱车前往凤头村,大约40分钟便来到了冯国伟的家。这是一座传统的客家民居,屋侧堆满了柴火,站在门口处酒香扑面而来,放眼望去数十只酒瓮整齐摆放于大堂处。

“农忙之外,每年要酿出两万斤酒。”初次见面,冯国伟便热情地介绍起了他的日常工作。他身着干净整洁的衣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说话慢条斯理。

这是个不一般的农民,他虽身居乡野,但一直以来却怀揣着一个作家梦。他认为市场的对联内容同质化严重,于是年年自创对联。今年,他的大门两侧贴着的是:“家业百世昌山河千古秀”。

其实,读书时期的冯国伟成绩一般,算不上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他独爱看文学作品。彼时冯国伟家境贫寒,每个星期只有5毛钱的生活费,而一本书就要两三块钱。冯国伟省吃俭用,往往一个学期下来才勉强攒够一本书钱。

“当时太穷了,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向村里有文化的老人和同学借书看。”冯国伟回忆,有一次他借了同学的书,为了在规定时间内还给同学,他在物理课上“铤而走险”,看起了文学名著,没想到被老师发现。

“心都跳到嗓子眼了,庆幸老师放过我一马,不然书被老师收走的话,还不知道怎么赔给同学。”冯国伟说,四大名著、《左传》《春秋》等都是他的心头物。看书的过程中,他感叹于作者的惊世文笔,从此埋了梦想成为作家的种子,希望自己的作品也能让全国人民看到。

1981年高考结束,冯国伟未能考中,不忍父母过于辛苦的他选择放弃复读,随即转身投入家乡建设。而后冯国伟天天扛着锄头下地,辛苦的劳作让他更加渴望用知识改变命运。

一次,他偶然在报纸上看到南方日报联合暨南大学开办中文函授大学的信息,便果断报了名,“通过学习,我对媒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着要是能当通讯员也不错。”冯国伟说。

然而当时凤头村到平远县城的交通极其不便,加上农活繁重,迫于生活压力的冯国伟中断了学习,这让他抱憾至今。

追梦

田间劳作不忘写作

梦想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经历两次梦碎,冯国伟仍坚持读书看报,努力学习知识。农忙之外他开始写一些小幽默,向《广东农村报》投稿。

冯国伟第一次刊登在《广东农村报》的作品名为《正在解释》。“老师在黑板上写"视而不见"的成语,让学生解释,学生盯着黑板不说话。老师问:"小明,你怎么不说话?"小明说:"老师,我正在解释"。”时隔20多年,谈起首次刊登在报纸的作品,冯国伟仍能一字一句说出了当时作品的文字。

“哥哥在报纸上看到我的名字,为我感到十分高兴。”冯国伟说,那次作品的刊登给予了他前行的力量。

1997年香港回归,举国欢庆,冯国伟心情同样十分激动,他一口气写下了小诗《七月的辉煌》:“圆就回归梦,洗净百年耻……”作品刊登在《平远文艺》杂志上,冯国伟的才华很快被平远文化馆看中。

当时平远县写小戏、小品的作者非常少,文化馆文艺辅导干部鼓励他尝试写小戏、小品。那时,冯国伟才30岁出头。

从写对联、诗歌到写小戏、小品,转型之路谈何容易,冯国伟一走就是7年。

不知如何写,冯国伟就找来文艺作品集,在一天的劳作后,夜里认真分析。遇到不懂之处,就请教文化馆的专业人士。

一次,冯国伟在田间劳作,灵感突然迸发,他边打农药边构思,不慎崴了脚。有人不解:“你写这些值几个钱?”在学习创作的过程中,身为农民的冯国伟遭遇了不少尴尬的提问。

有人认为他这是吃饱了没事干,每每冯国伟总是一笑而过,他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他十分清楚,梦想值得追逐。

尽管外人不理解,但令冯国伟感到欣慰的是,妻子虽然不懂文学,然而结婚几十年来却始终默默支持着他。有时冯国伟夜里两点爬起来创作,妻子并无嗔怪,有的是“多穿几件衣服”的关心。

冯国伟向记者坦言,他坚持创作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要言传身教,让孩子们珍惜学习的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冯国伟表示,孩子陆续出生后他就时常在思考,身为一个父亲应该给孩子树立怎样的榜样。

因此,不管白天为了生活再怎么奔波,他晚上仍会抽出时间来学习,这一坚持就是数十年。在他的影响带动下,3个孩子学习自觉主动,几乎没让夫妻二人操心过,后来均考上了本科。

圆梦

数十篇作品获省市县级奖项

“一个农民,能坚持数十年创作,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佩服他。”平远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凌铭2004年初次认识冯国伟,便被他对文学的热情和执着所打动。

凌铭说,这些年来,平远县文化馆下大气力培养业余作者,一些作者写写停停,冯国伟是为数不多每年坚持出作品的作者,也是平远县文化馆重点培养的作者之一。

几十年来,冯国伟坚持以生活的点滴为素材,一边劳作,一边创作。他写出的小戏、小品总计60件,其中获省、市、县奖项就达32次。

金庸先生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冯国伟也有这种侠骨柔情,在日常中他还以笔为剑,竭力鞭挞假丑恶、颂扬真善美。

在与村民聊天过程中,冯国伟发现,农村普遍存在年迈父母进城给孩子带娃,俩老人各随一个儿子,二人常年分隔两地的现象。有感而发写下山歌小戏《何处是家》,以“冬瓜浸水会脱囊,从此织女对牛郎;老夫老妻老无伴,一南一北两相望。”唱段将夫妻二人的悲凉心境刻画得淋漓尽致。

该作品陆续拿下2015年度梅州市群众文艺作品评选二等奖、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评选三等奖。

对于获奖,冯国伟很是谦虚,他说“感谢文化馆的老师,帮助我圆了作家梦,要不是他们,我现在可能还只是写写对联、诗歌。”

冯国伟对现在的生活感到十分满意,他现在最大的愿望是有朝一日能将《何处是家》搬上舞台,为人所知,让观众重新审视“什么是孝?如何尽孝?”

新闻推荐

匠心入皮艺 传承家乡情

平远蓝天皮具公司创始人朱添荣在平远梅青路平远蓝天皮具公司,空气中弥漫着植鞣牛皮的淡淡香气,经过裁剪、染色、印花、塑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