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兴宁市合水镇擦亮“合水茶”招牌万亩茶田打造文创茶林综合生态园

羊城晚报 2021-04-28 13:39

合水镇铁山茶场漫山遍野的茶树沿着梯田整齐排列,焕发着勃勃生机高讯 摄

眼下正是春茶采摘上市的时候,梅州兴宁市合水镇1000多户茶农正忙着采茶、制茶。合水镇正以建设现代合水文创茶林综合生态园为契机,着力打响“合水茶”品牌,促进茶叶产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打响“合水茶”品牌

沿着山路蜿蜒而上,来到合水镇铁山茶场,万亩茶园生机勃勃,漫山遍野的茶树沿着梯田整齐排列,放眼望去尤为壮观。当前正是采茶的高峰期,兴宁市力量农业有限公司的茶田里人头涌动,茶农们背着茶篓在“茶海”间忙碌,采摘今年的第一茬新茶。

合水镇是兴宁市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其种植茶叶历史悠久,茶场保存有宋、明、清时期栽种的老茶树。合水官田茶久负盛名,早在清朝时期就列入梅州地方八大名茶之一。但是铁山茶场在前几年却是一副杂草丛生、无人管理的模样。

“茶山上很多都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茶树,但几年前却有大部分茶田处于失管、丢荒状态,比较可惜。”力量农业负责人刘科文说。

2019年,曾在深圳创业的刘科文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回到家乡合水镇创办了力量农业。在他看来,科学标准的田间管理是产出好茶的关键。

公司成立后,刘科文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组织人力在茶山除草、修枝、建设道路、完善设施设备,3000多亩茶山又重新“活”了起来。

重整好茶场以后,建立一套规范化的种茶模式,是刘科文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我们与广东省农科院开展合作,在技术、管理、品牌打造等各方面得到了大力支持,使‘力量茶’往品牌化、产业化方向快速发展。”

如今,在力量农业的带动下,合水镇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持续拉长产业链,打造茶叶新品牌。同时,该公司带动起周边茶农用统一规范标准管理茶山,品质的提升让“合水茶”品牌逐步打响。

据介绍,在力量农业的技术支持下,当地茶农售卖的茶青价格比以前翻了2至3倍。

做强“富民茶”产业

行走于合水镇罗英村,只见家家户户门口都铺满了刚从山上采摘下来的茶青,当地村民将其笑称为可以带动大家致富的“绿钞票”。村庄里,隆隆的炒茶机轰鸣声此起彼伏,处处都是一派繁忙景象。

罗英村是合水镇典型的“茶叶村”之一,村里有一半以上的村民都从事采茶、制茶。当前,合水镇茶叶种植面积有10800亩,全镇有大小茶叶加工厂350多个、茶农1800多户,主要种植优质高山单枞茶、细叶茶、奇兰、梅占、黄金桂等品种。

“我们的茶田面积大、产量高、品质好,但受农村劳动力和茶叶加工能力不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茶叶无法全部加工,只能采取卖茶青的方式,制约了合水茶叶产业做大做强。”合水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春茶的400万斤茶青中,大约有320万斤茶青无法在本地加工,流入到了外地。

如何做足合水镇万亩茶田文章,依托“小茶叶”,打造推动乡村振兴“新动力”?当地党委、政府乘着乡村振兴东风,发挥力量农业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着力在万亩茶田构建茶叶文化、农业生态文化和客家民俗文化融合发展的生态文旅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合水文创茶林综合生态园。

合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按照“旅游+农业”和“文化+农业”的发展模式,延长茶叶产业链,创建绿色名牌产品,擦亮“合水茶”的招牌,让万亩茶田再振昔日的雄风。

(陈思杰刘海阳曾森文危健峰)

新闻推荐

跨越时空距离的“特殊会面”

今年3月,曾先生来到兴宁市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向工作人员询问是否可以申请远程视频会见,工作人员详细了解情况后,迅速帮助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