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街道官新合村老围里的家国情怀 承载红色记忆 寄托客家乡愁
官新合围屋和昇齐楼
中国致公党领袖官文森的官氏家族老屋——“懋德世居”(官新合村老围),如今仍在龙岗区龙城街道盛平社区曲折的巷道里伫立,已成为客家人在龙岗拓荒的生动缩影。据龙城街道所做的文物调查,“懋德世居”(官新合老围)和与它紧邻的“昇齐楼”是盛平社区传统客家民居官新合村的代表性建筑,被登记为龙岗区不可移动文物。它们历经风霜仍稳如泰山,成为见证历史、承载红色记忆、寄托客家乡愁的重要载体和守卫氏族、家风的实体存在。
都市中的“文物群”
据龙城街道辖区内文物调查显示,懋德世居,建于1770年,已有200多年历史,由内外两围环套而成,朝向正南,正面长90米,进深77米。围屋呈三堂两横两围结构,中心是官氏公共场所,俗称“三厅房”。围前有一禾坪及半圆月池,有八个阁楼,每个阁楼由走马廊串通。内、外围四角均建角楼。
懋德世居旁昇齐楼是一炮楼拖两横屋的炮楼院式建筑。在平矮工整排列的围屋映衬下,昇齐楼奇伟磅礴的气势与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相得益彰。炮楼院式建筑东南角外侧是两排横屋,东南角有一座五层高炮楼,炮楼顶部四周呈拱形突起,拱形内以灰塑仿西洋式摆钟装饰。其下有“昇齐楼”三个灰塑楷书黑字,两旁有“民国二十一年造”年款,木质结构的昇齐楼至今还能登楼,懋德世居风貌以及盛平社区可尽收眼底。
官新合村的“官氏宗祠”,始建于1819年。祠堂成斗廊排式布局,硬山顶,覆小青瓦。檐口饰精美木刻,三间两进,第一道门上“东南佳气”四个字尤为醒目。据介绍,曾经入门后的屏风上写着“余庆堂”背面“克昌厥后”寓意祖先创业兴旺,后裔发展昌盛。这里,存放着官氏族人历辈对先祖的敬畏和乡愁记忆,他们习惯称自己为“余庆堂”后人,两百年间秉持传承祖训家规。
围屋和炮楼承载着家风和红色记忆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而让建筑依旧有生机的,是一代代鲜活的后人。
据官氏后人整理的族谱记载,清朝乾隆年间,官氏祖先文清公从广东长乐(现梅州五华)迁至龙岗上圩开创基业。其孙新禄公勤劳致富,事业蒸蒸日上,便选址盛平龙岗河畔亲手创建了八角大楼——官新合村。清嘉庆年间,其移居崇元阁建造一座屋宇命名为“余庆堂”,寓意着丰衣足食、人人有余、可喜可庆。
在这片土地上开枝散叶后,官氏家族始终以“九叮咛”和“九要九不要”为家训世代相传:崇文尚武、重义厚礼、爱惜廉耻、耕读勿废……这些官氏家训成为官氏后人做人做事遵循的准则。官氏家族早期还办有“余庆学校”,族中不论男女,只要适龄,均可在此读书。200多年来,官氏族人正是秉承着淳厚朴实的优良家风和浓烈的爱国情怀,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涌现出了官文森等爱国华侨。
昇齐楼就是官新合村原居民官淑佳南下印尼功成名就后,面对当年土匪横行,土客械斗的情形,委托其弟弟建造。现业主杨翠华介绍,“当时,官淑佳在印尼生意做得很大,生育了十二个孩子。当时建楼的木材全用最好最粗的水杉原木,所以至今仍基本完好。”上世纪三十年代建的这个客家炮楼,一来防土匪强盗,二来稳固家族地位,光宗耀祖。而昇齐楼后来承担的使命比建设者想到的更加宏大:据官氏家族第四代后人官旭东介绍,1940年抗日战争期间,日寇烧光了盛平村,只剩下这栋最高最牢固的昇齐楼,全村妇女儿童全躲在昇齐楼里,躲过一劫。后来,昇齐楼更是东纵游击队抗日据点之一,游击队员们经常在这里联络、碰头、开会,也有前线伤病员在此养伤。官氏家族还有一名后人官添福,1944年加入东江纵队,1946年春在东莞县城战斗中牺牲,成为革命烈士。
围屋和炮楼,连接着今天和爱国华侨与抗日救国的往昔。朴实珍贵的家风也已深深烙印在英勇抗日的风骨中,一脉相传。
(李薇张杰锋)
新闻推荐
梅州综保区发展平台推介会在东莞举行 好政策好环境诚邀企业来梅
本报讯(记者黄科)昨日,梅州综合保税区发展平台推介会在东莞市举行,向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推介梅州综保区的好政策、好环境,诚邀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