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领”农民廖堂辉:种柚顾问 “年薪”百万
廖堂辉在自家农场对柚树进行疏花。袁群华摄
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行,一路闻着柚花的香气,记者来到位于梅县区松口镇小黄村的春辉家庭农场。农场负责人廖堂辉骑着摩托正巡视着自家的柚园,时不时还凑前看看柚树的长势。
这位农家大叔,如今是年薪超100万元的“金领”农民。
如何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一直是乡村振兴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重点工作。如今,在梅州也出现了廖堂辉这样的典型代表。初中学历的他,在临近退休之年,凭借韧劲、钻劲练就出的本领,成为了很多新农人膜拜的“金领”农民乡土专家。
目前,廖堂辉不止种植柚果,他还被粤西等地柚子产区的农场高薪聘为技术总工。从种柚到技术服务,廖堂辉也亲身感受着农业这个有奔头的产业为农民带来的变化。
种柚30年
成为远近闻名“柚子大师”
尽管已快到退休年纪,廖堂辉每天空闲时候他都会到山上,与“柚”为伴。种柚30多年,这位中等身材,黝黑皮肤的大叔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柚子大师”,同时还是年薪超100万元的“金领”农民。
一直以来,在大众的印象中,农民最辛苦,收入也不高,但廖堂辉却刷新了世人对“农民”这个既古老又崭新职业的认知。成为一位“金领”农民乡土专家,他凭借的是自己的韧劲、钻劲练就出的技术本领。
今年58岁的廖堂辉出生于梅州市梅县松口镇小黄村,初中毕业后进入社会,他先后卖过鱼、养过猪、当过货郎、干过泥瓦匠。上世纪末,梅州大力推行“耕山致富”政策,引导农民靠山吃山、向山进军大面积种植柚子,正是从那时开始廖堂辉与柚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最初的几百株到现在数百亩的农场,廖堂辉用了30多年。“刚开始种柚子,像疏花、施肥、打药、修剪枝干,哪个季节该做什么事情,我不是很懂,也没有人教。”廖堂辉说,然而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琢磨,他通过细心、耐心地观察,从中不断钻研、积累,总结出自己一套完整的“柚子经”。
“树跟人一样,也会生病,如何让柚树保持健康状态,需要我们农民细心呵护。”廖堂辉说,像中医四诊法“望闻问切”能够看出人体的健康状况,观察柚树的枝叶、挂果以及土壤环境等,也能看出树的生长情况,根据相应的“症结”精准“开方”,柚树就可以管理好。
在廖堂辉多年的经验总结中,他发现只要柚树管理好了,光是施肥都能省下不少成本。“疗效”显而易见,经过他管理或指导的农场,柚果产量提高,口感也越来越好,销量不愁,效益大大提升。
近几年,蜜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价格较往年偏低,然而廖堂辉的柚果仍不愁卖。因品质好,他的柚果能比周围柚农多卖0.2元/斤。目前,春辉家庭农场种植柚树5000多株,其中蜜柚4000多株,去年柚果销售给他带来40多万元的收入,成为当地种柚致富的典型代表。
“年薪”百万
柚农化身技术顾问
不光是种柚子有收益,近三年时间,廖堂辉“柚子大师”的名声还传播到了千里之外的粤西,被当地的柚企聘为技术顾问。据记者了解,廖堂辉仅技术咨询这一项去年收入就稳超百万,远高于他种柚子的收益。
3年前,在偶然的机遇下,经朋友介绍,廖堂辉结识了茂名市建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冯建国。“粤西地区光、温、水、热资源优势突出,当地近年来也发展种植蜜柚,但因为产业起步晚、技术沉淀少,种植蜜柚的效益并不是很好。”廖堂辉说。
拥有多年种柚经验的廖堂辉正是茂名柚企急需寻找的技术人才,双方一拍即合,最终决定聘请他为技术总工,在柚子生产、管理的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指导,为此,茂名市建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每月会向他支付5000元的技术咨询费。
据廖堂辉介绍,3年管理下来,该柚企的柚果产量从每年10多万斤产量提高到了现在的100多万斤,每年递增效益超30%以上,柚果产量、质量都有显著提升。有了第一家柚企的技术管理效益,越来越多的农场主慕名而来,寻求合作。据廖堂辉介绍,到今年仅粤西地区与他签订类似技术服务的公司就有15家,涵盖种植面积近万亩,去年仅“技术”咨询的收入就有了90万元。
“看到成绩,茂名那边的农场还与我签订了"增值提成5%"的奖励协定,去年我就收到了一个农场20万元的提成收入。”廖堂辉说。
“现在每个月我都要到茂名那边的农场去做现场指导,给工人上课,大多时间还可以通过远程技术支持、指导。”廖堂辉说,近些年还有海南等地的农场主给予年薪20万元的工资,邀请他过去管理,但因为路程太远,精力有限回绝了。
“没想到不光是种柚子,我们柚农还能这样提高收入。”廖堂辉说,他也越来越看好柚果产业这一行业前景。
分享“柚子经”
农民是有前景的职业
“柚子怎样啊?”“现在疏花怎样啦?要抓紧时间啊。”
上周末,廖堂辉刚从茂名回来,不时还有电话打过来,咨询他柚园的管理方法。到了快退休的年纪,廖堂辉在这一行业却愈发忙碌起来。
“近些年蜜柚市场行情虽然没有以前好,但是政府政策好,引导柚农扩种其他柚类品种,还有政策支持柚农发展,这一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廖堂辉说,关键是要普及好科学的管理技术,只有柚农都掌握了好的管理技术,种出好的柚果,不愁柚果卖不出去。
“要想柚果品质好,必须用好肥,调节好土壤的酸碱度。果树要积累养分,就必须科学用好化肥和农药,果树营养不够,不可能长出品质好柚。另外,再好的果园也会出现病树、弱树,这就需要柚农及时清理……这些都需要技术支撑。”在与记者的交谈中,廖堂辉分享了多年来种植柚果的经验。
廖堂辉认为,柚子是管出来的,大家都会种柚子,但认知的程度、掌握的技术不同,能不能做到精细化管理,对提高柚农的收益特别重要。“现在很多在家的柚农年纪比较大,干不动了,思维不擅长转变,不会去思考、总结种柚的方法,对于他们来说,做这一行难免比较辛苦。”
“以前农民能靠勤劳致富,现在勤劳只能持家,做农业产业一定要有技术支撑。”在廖堂辉看来,种植柚果不仅要与自然灾害作斗争,还需要探索和研究科学的管理技术,不断用新的技术手段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从而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
因此,现在廖堂辉也会时常与他人分享他的种柚秘诀。“只要大家想学,我都想把技术传给大家。”
“不管城市、农村,只要用心做事业,做什么都不怕失败。”他也时常这样告诉自己的家人。对于自家小孩,廖堂辉没要求一定要子承父业,但是看到他在家把柚果产业越做越大,廖堂辉的儿子也从深圳回来帮忙打理农场,成为一名“农二代”,现在也是种柚的技术能手。
从种柚子转变成为一名技术顾问,廖堂辉的工作、生活有了较大转变。近两年,随着技术服务半径扩大和工作量的日益增加,廖堂辉开始构建“廖家军”,先培养核心技术骨干扩展队伍,再通过市场机制分片区提供有偿服务。
“虽然我没有文化,但只要多思考、多琢磨,农民一定是一个有前景的职业。”廖堂辉说。
南方日报记者马吉池
新闻推荐
梅县区积极解决饮水难题推进全域治水,实现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双赢 念好“水字经” 润泽幸福城
市民在梅县区亲水公园游玩。(吴腾江摄)白渡镇赋梅村村民用上了自来水,喝上了“放心水”。(吴丽伶摄)工作人员正在操作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