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有速度 医疗服务有温度 梅州市以能力提升为抓手,快速推进医疗卫生服务项目建设,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

南方日报 2021-03-25 08:51

梅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新院区正加快建设中,预计明年一期项目竣工,完成整体搬迁。钟伟导摄

民生项目关系千家万户,是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的重要载体。

梅州市人民医院、中山三院粤东医院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名单;市第二中医医院、粤东医院、市中医医院先后通过“三甲”评审,“三甲”医院增至4家,走在全省前列;全市28个县级项目实现基本完工,5个省定中心卫生院升级项目建成使用……

近年来,梅州市卫生与健康工作领域诸多瞩目的成绩令人关注。一个个即将竣工或已投入使用的医药卫生项目,正在一步步改善梅州市500多万人民群众的就医环境,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健康保障是民生之根本,兴国之源泉。梅州市以推动项目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医药改革,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用心用情用力把工作做细、做实,让群众感到温暖,让城市更有温度,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张柳青

通讯员吴锐文钟玲芬

建高地

实现医疗登峰全面提升疑难重症救治水平

继2019年梅州市人民医院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名单后,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下称“粤东医院”)也入选该名单,成为梅州市第二家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

目前,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下称“中山三院”)全权经营管理的粤东医院,共享中山三院60多个科室的医疗资源,有中山三院各类专家来院长驻开展工作和短期指导工作,并由中山三院专家教授作为不同学科的双聘学科带头人,长期来院开展工作,全面负责粤东医院临床科室的管理和建设。

托管七年来,粤东医院的就医环境、服务能力有了质的飞跃。继2018年成为梅州市首家新国标下的“三甲”医院后,又进入了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名单,将获省3亿元建设基金支持,医院建设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机遇。

另一边,同为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的梅州市人民医院发展如火如荼。一栋崭新的大楼拔地而起,这是该院新住院大楼,预计今年建成投入使用,目前工程已进入内部装饰和电梯安装、弱电管线安装等后期阶段。

时间回拨三年前,梅州市人民医院入选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三年来的建设高潮,推动了梅州市人民医院疑难重症医疗技术水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提升,不仅多项技术实现突破,部分领域的技术水平在全省甚至全国领先。根据国家近期公布的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该院跻身全国前列,位列全国1153家三级综合医院第112名、广东省粤东西北地区第1名。

梳理目前的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名单,广州、深圳分别为17家和7家,剩下的19个地级市中仅有5个地级市分别占据2个名额,作为粤北山区的梅州市数量居全省前列。

“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聚焦在前沿医疗技术、高水平科研平台、选拔拔尖医学人才、打造一流医学学科、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等五个方面。注重在医疗登峰方面,对于我们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就是体现在疑难重症的救治水平不断提升。”梅州市卫健局局长林雨兰说,以梅州市人民医院、粤东医院入选高水平医院建设为龙头,梅州正不断推进公立医院的发展,加快实现“疑难病不出市”的目标。

综合性医院攀登新高峰的同时,在梅州有着传统优势的中医专科医院也在不断向着更高的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发展。

去年,梅州市中医医院正式通过“三甲”中医医院评审,成为梅州市第二家“三甲”中医医院,至此,梅州市共有四家“三甲”医院,位居全省前列。

除此之外,紫合医院、东山医院、谷城医院等民营医院接续落地,让梅州全市的医疗资源配置更合理。

去年,梅州市域就诊率达到95.6%,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得到了更多群众的认可和信任。

“感谢你们高超的医术,几天时间我就回复了健康的状态,为你们点赞!”去年7月,年过七旬的邹伯在梅州市人民医院接受全球首例“一站三式”手术,手术顺利成功,他对医院的医疗技术赞不绝口。

强基层

完善就医环境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增至4.68张

“完全没想到,偏远的镇上也会有环境这么好的医院。”在丰顺县第二人民医院(留隍镇中心卫生院),候诊的王先生望着窗明几净、宽敞整洁的门诊大楼,忍不住感慨道。“谁能想到,几年的时间,原来破旧的老房,变成了如今的样子,环境好了,我们也更愿意到卫生院来看病。”

群众的赞扬便是工作取得实效最好的体现。类似的变化出现在梅州各中心卫生院里。2019年底,梅县区畲江镇中心卫生院、兴宁市水口镇中心卫生院、丰顺县留隍镇中心卫生院、五华县华城镇中心卫生院、五华县安流镇中心卫生院等5个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项目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镇级医疗环境得到极大提升。

近年来,梅州市以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为抓手,通过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健全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医疗医保联动改革、加强区域医疗卫生规划等措施,切实引导县级医疗机构提升诊疗服务能力,为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镇”的目标打下基础。

目前,梅州市正在努力提升县域的诊疗水平,向国家要求的85%县域内平均住院率目标坚实迈进。

“项目建设是龙头、是引擎。不断提升医疗环境,给群众带来更便利、更舒适的就医体验,从而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林雨兰介绍,围绕省委省政府2017年提出的“三年建成、五年形成服务能力”的强基目标,梅州市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全力推进强基项目建设,“构建市、县、镇、村四级服务网络,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医"。”

梅江区江南新城客都大道梅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新院区建设现场,塔吊林立,工人穿梭忙碌。为赶建设进度,工人们日夜赶工,确保如期实现明年建成投入使用的目标。

历时16个月,去年底,梅州市妇女儿童医院迁建项目实现大楼主体封顶,一期项目预计2022年竣工,完成整体搬迁。

项目将新建综合门诊保健楼1栋,妇科、产科、儿科综合楼1栋,医技楼1栋,附属楼1栋,并配套600个停车位以及绿化、供排水等附属设施,设置床位600张,按三级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建设。

据了解,“十三五”时期,梅州市共获中央和省医疗卫生补助资金32.29亿元,有效撬动165.03亿元资金,带动全市2061个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全市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增至4.68张。

28个县级项目实现基本完工,5个省定中心卫生院升级项目建成使用,在全省率先实现村卫生站改造全覆盖,城乡医疗资源布局更加合理、更趋优化,群众就近就医基本实现。

目前,总投资3.1亿元的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新院区升级改造项目完成整体搬迁,蕉岭县中医医院将于本月底正式启用,梅州市中医医院中医热病中心项目、丰顺县中医医院等县级医疗机构也在加紧建设中。

在卫生站的建设方面,全市2042个行政村,除去部分镇卫生院所在和常住人口较少的行政村外,应建村卫生站共1883个,已基本完成行政村公建规范化村卫生站建设任务。

促医改

推进“三医”联动医疗服务更贴近群众

2020年度门急诊总量72137人次,出院人数3082人次;虽受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但医院的医疗业务收入与2019年相比仍增长36.2%……

这组数据是五华县华城镇中心卫生院去年所取得的成绩。由梅州市人民医院全面托管一年来,五华县华城镇中心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

“托管后,我院原来在全省3000多家医疗机构中排名倒数20名内,现已退出倒数行列。”五华县华城镇中心卫生院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一年,梅州市人民医院到该院坐诊的专家累计超过105位、大型义诊6次,业务知识指导培训累计78人次,全年专家门诊患者累计达4881人次。

“托管前我院人员技术参差不齐,仅能开展放环术、取环术等I级手术。托管后梅州市人民医院通过长期选派专家到我院坐诊、带教示范、驻科指导、业务培训,带动医院医疗业务增长的同时逐步补齐技术短板。”上述负责人说。

自2015年启动医联体建设以来,梅州市建成2个城市医疗集团、24个县域医联体、6个专科联盟、5个远程医疗平台。县、镇、村三级医疗机构定位更加精准,做到了相互补充、有序竞争,便民、利民、惠民。

3月初,位于松口镇的梅县区第二人民医院(松口镇中心卫生院)的手术室里接连开展了两台骨科手术。

在粤东医院的骨科、麻醉科专家的指导下,梅县区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顺利为70多岁的沈阿婆进行了右侧内、外踝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为80多岁的张大爷完成了第1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

一个下午做了两台大难度的骨科手术,一个镇级卫生院何以实现?

去年8月,粤东医院与梅县区第二人民医院签约共建医联体。粤东医院向梅县区第二人民医院提供了医疗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科研协作,定期选派专家进行授课、出诊、病房指导等技术帮扶,为松口镇及周边的群众提供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推进医联体建设的同时,梅州市以医药供给侧改革为引领,扎实推进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实现医疗质量、供给能力、服务效率“三提升”,群众获得感“一增强”,医疗服务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社会。

“十三五”时期,梅州市医改变化大,群众实惠多。药品耗材加成取消,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保支付、补偿机制优化,打破了“以药养医”“以耗养医”格局,公立医院医疗收入结构明显优化,群众就医负担有效减轻。

“自从取消药品加成,家庭负担少了好多。”今年58岁的侯先生患有高血压,需要长期购买苯硫酸铵氯地平分散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复方丹参滴丸等药物,自梅州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取消药品加成后,每月购买的药物低了几十元。“累计下来也不少钱。”

从构建医联体,促进分级诊疗的实施,到推动医药供给侧改革,再到打造山区中医药传承发展新模式等,十多年的医疗改革,让梅州医疗行业与时代发展愈加适应,逐步解决“看病难”的问题,给群众带来了更好的就医体验。

新闻推荐

一架瓜棚念家乡

◆陈胜远往日的农村,在自由和有限的条件下,聪明会算的梅州农家人,懂得充分利用起队里的水塘坎。在坎上栽上葫芦、丝瓜、黄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