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的足迹
□丘玲美
远山,滴翠旖旎;近水,波光潋滟。在这群山环抱、静水流深的宁谧中,平添一抹白,与沉稳的翠绿与灵动的波光相遇,碰撞出沁人心脾的静雅之美。
建筑之美,在于呈现自然、融合自然。此刻在我眼前的,是一座依托地形、通过不同高度的平台与阶梯形成的有着素雅外观的建筑。此刻天空有着无懈可击的湛蓝,青山碧水,绿树掩映,今年国庆期间最热的打卡地,寿乡蕉岭的新地标——丘成桐国际会议中心,与周围的环境浑然融合,匠心独运的设计理念也一并呈现。
登上观景台,一种开阔疏朗的心情随之而来,建筑外檐的线条优美流畅,与静静流淌的石窟河水交相辉映。广场上有儿童追逐嬉戏,一只风筝乘风而起,高高飘扬在蓝天白云之下。“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脑中突然浮现高鼎的诗句,秋风习习吹来,想起诗句与现在的季节颇不相符,不禁莞尔一笑……
就这样怀着一颗惴惴不安的心迈入会议中心,一股浓厚的学术氛围扑面而来。中心大堂,一个个数学公式用手写体呈现在玻璃黑板上,丘成桐院士的肖像陈列其中,另一侧是院士的诗文句子,文理呼应,是对丘院士文理俱佳的致敬,也是对其“数理人文并重”教育理念的阐述。
当仿木圆柱和桁架搭建的人文展示空间和多媒体技术环绕呈现的客家民系迁移图、蕉岭民俗长卷,以及“生命之树”铺陈在我眼前的时候,给我的感觉就不仅是震撼了。每个展区内都设有电子查阅设备,可轻松查阅到所展内容的补充延展资料。中心一楼的正中间,矗立着一面巨大的圆柱形LED屏,滚动展示着客家娘酒酿造过程,无论在哪个角度都能一览无余,给人以直观的视觉冲击力。“生命之树”展区内人头攒动,游客竞相拍照,展区正中拔地而起的几棵“树”每隔一段时间就变幻出蓝色夜空或绿色森林等美丽景致,蓝色夜空神秘莫测,让人想到宇宙之浩瀚;绿色森林蓊郁葱茏,让人感怀生命之蓬勃。这种沉浸式的多媒体演绎模式,给人的视觉感官带来全新体验。
而“大美非遗”展厅内,灯光变为暖黄,色调渐趋厚重,所摆物件透露出一丝历史的气息。三及第、广福豆干、酿豆腐等蕉岭美食模型泛着光泽,似乎下一秒就要溢出香味来;橱窗内的汉剧演出服华美大气,可以想象一明丽女子自遥远处走来。古与新,明与暗,冲撞对比,和谐共生。传统与科技,现代与未来皆交汇于此,让人惊叹。如此巧妙的融合又何尝不是一种人文发展的新探索呢?
犹记得去年初读系列长篇科幻小说《三体》时的震颤,两个文明在宇宙中衰亡,里面的专业知识和数理概念层出不穷,如能量守恒、量子通信、宇宙的膨胀等等,却并不让人感觉晦涩难懂,反而能让人感觉到一切都是真实存在。而当初给我带来震颤感的阅读体验,就在我踏上几何线条交织的“时空隧道”那一刻得到了答案,沿“大宇之旅”“宇宙探秘者”阶梯前进,一路无言。数理之深奥与美妙,作为理科学渣,我穷其一生也无法究其奥秘,哪怕是窥得一丝半毫。卡拉比-丘流形的最深处,是丘成桐院士在学术领域上的最高成就展示——菲尔兹奖和马塞尔·格罗斯曼奖。仰望着飘浮在空中的柏拉图立体图形,我想,宇宙的终极奥秘就在这里,有多少人在这条探索之路上,孤独前行,只为追寻真知。他们宛若星辰一般散射着光辉,普照着历史的黑夜。
从会议中心出来后,仍带有一丝恍惚。欲语多言,然又不知何言。那么就用院士《几何颂》内的一句诗结尾吧:临新纪以展望兮,翼四力以真求。
新闻推荐
“生命之树”展区。汪敬淼摄大宇之形展区。林剑湧摄寿乡蕉岭的新地标——丘成桐国际会议中心。汪敬淼摄梅州蕉岭,是广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