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梅州发展新气象 今年梅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出现多个让人耳目一新的关键词,透露下一步发展重点

南方日报 2021-02-03 06:37

大潮高速的开通,构建了梅潮漳1小时交通圈,从此山不再高、海不再远。

近年来,梅州聚焦“三宜”城市建设,加快主城区量级和品质提升,打造市民的幸福家园。

山海协作、两环十二射、无废城市、梅指数……2月1日,梅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开幕,梅州市长张爱军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出现了多个让人耳目一新的关键词,透露了梅州下一步的发展重点。

超过两万字的报告,回顾2020年、计划2021年之余,同样总结了梅州“十三五”时期的主要发展成就,并为开启“十四五”谋篇布局。

令人倍感振奋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系列数据,让人看到了梅州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在这个极不寻常的年份,梅州顶住了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在“时”与“势”、“危”与“机”面前,全市GDP增长1.5%,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4%,发展质量越来越高、民生改善越来越实、基础环境越来越优、政治生态越来越好,政通人和、百业俱兴。

进入2021年,梅州如何实现“十四五”时期的“开门红”?为此,记者细细梳理,从中展望梅州未来一年乃至“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

南方日报记者马吉池梁时禹

本版摄影: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

山海协作?

建成粤闽赣边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去年12月28日,大埔至潮州(含大埔至漳州支线)高速公路正式开通,构建了梅潮漳1小时交通圈,不仅方便了梅州大埔、潮州饶平、福建漳州民众出行,还解决了沿线蜜柚、茶叶、陶瓷的运输问题,从此山不再高、海不再远。

交通一直是历年梅州两会的高频词汇、关注的重点。在今年的梅州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让人耳目一新的关键词——山海协作。意指梅州要积极融入“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深化与沿海经济带合作,共谱“山海协作”新篇章。

山与海如何协作?交通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在今年政府报告中可以清晰看到,梅州的交通事业发展正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回眸“十三五”,五年来梅州完成交通投资660亿元,公路通车总里程超过2万公里。“铁公鸡”的发力让梅州从原来的交通末梢逐渐有了交通枢纽的雏形。

如大潮高速通车,拉近梅潮漳的距离;梅汕客专开通运营、梅龙铁路首座隧道贯通,向着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挺进;梅州梅县机场新开飞往海南海口的班机,群众出行更便捷……天涯咫尺,山与海的交融更加紧密。

展望“十四五”,梅州还计划推进八大类、总投资超1600亿元的综合交通项目,基本建成粤闽赣边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实现“五龙入梅江、县县通高铁(动车)”和“两环十二射”高速公路网络,进一步打通出省出海通道。

围绕建成粤闽赣边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这一目标,今年梅州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对新一年工作作出部署:加快梅(州)龙(川)高铁建设,争取瑞梅铁路、龙(岩)梅(州)高铁年内动工,大潮疏港铁路、蕉岭货运铁路前期工作实现新突破。加快规划建设梅漳厦高铁、汕(尾)梅(州)高铁。确保8月底前丰华高速通车,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大丰、梅潮高速,推进梅汕高速改扩建,完成平武、平蕉大、梅(县)永(定)等高速前期工作。

随着交通进一步打通,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认为,地处粤闽赣交界处的梅州,非常有条件成为广东连接长江经济带、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立体交通枢纽。

从全国和广东省的发展趋势来看,都在打破市级边界,实现更大区域的联动发展,使资源要素能更充分、更畅通地流转和配置到位,陈鸿宇认为,梅州要加强对周边城市的交流和合作,与周边城市,与大湾区这些有市场需求的城市形成更为紧密的链条。

“与周边城市的联动中,最不可忽视的是与汕潮揭的合作。”陈鸿宇建议,客家与潮汕地区地缘相近,文化也有相通的地方,形成紧密合作非常有利。可以在教育、医疗、商业、产业资源进行对接和合作,可以引进或者办个华侨试验区的分区。要敢于在周边城市中争当主角,更主动融入汕潮揭都市圈。

让交通红利转变为经济发展的红利,其中关键就有招商引资和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十四五”期间,广东产业升级换代会进一步加快,特别是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这些强链、壮链、延链将会进一步转移,且跟区域协调发展相关联。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对周边及北部生态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将进一步加强。

山海协作,将是梅州发展新的契机。

绿色发展?

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样本

今年梅州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上,“生态”“绿色”依旧是梅州发展的关键词。

“十三五”期间,广东构建“一核一带一区”的区域发展新格局,赋予了梅州北部生态发展区的功能定位。通过几年的奋力建设,一个全新的绿色梅州正不断刷新人们的固有认知。

五年来,梅州不断积聚新的高端增量,加速优化传统存量,“5311”绿色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持续开展“绿满梅州”大行动,森林覆盖率保持全省第一,成为国家森林城市、美丽山水城市,生态环境巩固提升……

如何做好“两山”转化文章,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梅州必须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一手抓生态环境保护、一手抓生态产业培育,在文化交流、全域旅游、产业合作、农产品供应等各领域全方位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等,力求在绿水青山中实现发展步步高。

国家储备林、“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等项目的建设落地,就是梅州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具体行动。

展望“十四五”,梅州要牢牢坚持北部生态发展区定位,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探索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路径,奋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样本。

美丽与发展,梅州要共赢。

两会上,“无废城市”“梅指数”等新词汇的出现,体现了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美丽梅州的决心。到2025年,梅州要实现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污染物减排均完成省下达任务,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不断创造条件。

发展也不能落后。梅州提出要加快构建“5311”绿色产业体系,实施产业集群提升计划,培育发展铜箔—高端印制电路板、绿色建材、汽车零部件、稀土等产业集群及中医药、食品饮料、智能家电等新兴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推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互联网+”等数字经济。

围绕逐渐清晰的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到2025年,梅州力争完成多个“小目标”:打造超百亿元产业和产业集群10个以上,建成全国重要的铜箔—高端印制电路板生产基地;成功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和国家级经开区,打造超百亿元园区3—4个,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成为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的主阵地;深化建设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扎实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争取新增4A级景区5—6家;成为全省生态发展区互联网经济创新高地。

以民为本?

首次由票选决定十件民生实事

近日,位于丰顺县汤南镇的嘉应学院紫琳学院首栋建筑楼顺利封顶,该项目一期工程正积极抢抓岁末年初施工黄金期,全力提速冲刺。项目建成后,可招收约1.2万名本科生,为梅州提供更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位于梅州城区南面的梅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新院区迁建项目大楼主体也已进行封顶。据了解,该项目包含新建综合门诊保健楼1栋,妇科、产科、儿科综合楼1栋,医技楼1栋,附属楼1栋,并配套600个停车位以及绿化、供排水等附属设施,设置床位600张,一期工程将于2022年竣工。

……

民生事业建设一直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最令人关注的内容,反映的是一座城市的人文关怀和为民情怀。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事业建设数据引人关注:过去的一年,梅州坚持把八成以上财力用于民生领域,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绿轴花园广场、红色文化公园等建成开放;新峰路“生命通道”、罗乐大桥、梅江桥南端天桥等建成通车;百岁山和清凉山郊野公园改造后品相、功能、配套得到系统提升;全市完成8个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垃圾分类试点工作走在粤东西北前列……

种种成果的背后,正是梅州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持续推进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促进城市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的生动体现。

数据带来的不仅的是喜悦,还有“再上层楼”的阻力和“更进一步”的挑战。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当前,梅州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民生社会事业投入相对不足,欠账较大,民生保障能力与群众的期望仍有不小差距。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站在“十四五”规划的起点展望未来,梅州民生建设仍需砥砺前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梅州将民生贯穿于“十四五”时期的奋斗目标以及2021年工作安排中,并用更长的篇幅对民生的工作进行阐释和要求。

办好养老、医疗保险,扩大低保保障范围,对城乡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动态管理,做好基本民生保障工作;实施文明创建“补短提质”工程,加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发展精神文明和文化事业;推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市、区)创建,新增学位2.85万个,加快教育振兴;抓好县域医共体建设,带动提高基层医疗服务,高水平建设健康梅州;加快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新社会治理……未来五年,梅州将全面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更强幸福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梅州首次实行人大代表票决制,拟订了2021年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包括促进普惠性学前教育扩学位、提质量等13项,通过投票选出更加契合民声、民心的民生实事。

相关

梅州市2021年十件民生实事出炉

2月2日下午,梅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全体会议召开,会议选出了梅州市2021年十件民生实事。

这是梅州市首次开展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经过票选,以下十项民生实事被选为梅州市2021年十大民生实事。

一、促进普惠性学前教育扩学位、提质量。积极响应社会对普惠性学前教育学位的需求,全市新增2500个普惠性幼儿园学位,其中公办幼儿园学位1500个。普惠性幼儿园生均经费最低标准由每生每年400元提高至500元。培育8项学前教育“新课程”科学保教示范项目,不断完善学前教育“新课程”资源体系,提升各类幼儿园办学质量。

二、深入实施“粤菜(客家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千方百计保居民就业,打造富有特色的“粤菜(客家菜)师傅”品牌,培训“粤菜(客家菜)师傅”1000名,带动2000人次以上实现就业创业。全面推行技工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完成各类职业技能提升培训6000人次以上。全面深入推动“南粤家政”工程高质量发展,开展家政服务类培训4000人次以上,促进8000次以上稳定和新增就业创业。

三、免费实施出生缺陷筛查。推动提高梅州市出生人口素质,为全市孕妇免费提供地中海贫血、唐氏综合征、严重致死致残结构畸形的产前筛查,为全市新生儿免费提供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G6PD缺乏症(蚕豆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和新生儿听力筛查。

四、提高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基本生活补贴和残疾人两项补贴保障水平。城乡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差水平,分别从每月609元、276元提高到631元、286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6倍;提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集中供养孤儿从每人每月1820元提高到1883元,分散供养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从每人每月1110元提高到1227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从每人每月175元、235元提高到181元、243元。

五、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着力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提升老旧小区居民的生活品质。全市新开工改造58个小区,惠及8731户居民。因地制宜确定改造内容,重点改造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筑公共部位等。

六、完善农村集中供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加快推进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新增保障农村集中供水26.46万人。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新增65个行政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七、全面推动农村公路桥梁安全改造。巩固2041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攻坚成果,着力推进桥梁安全隐患整治,对全市20座公路桥梁进行改造,每年新发现四、五类公路桥梁当年处治率100%,提升农村公路桥梁安全保障水平。

八、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检测能力建设。食品检验量达到每千人5批次,不合格食品处置率100%。加大市内生产乳制品、婴幼儿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的抽检力度,不合格食品处置率100%。实施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放心消费工程,在119家农贸市场开展食用农产品快检快筛,实现市县全覆盖,其中46家省快检市场全年完成不少于17.3万批次,批发市场每月不少于900批次,零售市场每月不少于300批次;73家市快检市场全年完成不少于4300批次,零售市场每月不少于5批次。市内生产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剂品种抽检覆盖率达到100%。

九、实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为基层送20场“光辉历程红色记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影海报展、10场“客都文化公益讲堂”讲座,建设20个“粤书吧”类新型阅读空间,实施5个具有客家特色的文保单位保护利用和博物馆陈列展览,举办20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创作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举办114场惠民展演。

十、大力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推广实施森林保险、水产养殖保险,市内种植的所有水果品种能保尽保,生态公益林参保率达100%,商品林参保率达30%以上。新增开办保险品种,提高市内主要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覆盖率。提高保险保额标准,水稻由800元/亩提高至1000元/亩,能繁母猪由1000元/头提高至1500元/头,育肥猪由800元/头提高至1400元/头,森林由500元/亩提高至1200元/亩。

新闻推荐

梅州迎春网络年货节 系列活动正式上线 足不出户 “云购年货”

本报讯(记者林德培)2021年新春临近,浓浓的年味儿悄悄弥漫开来。昨日,“2021客都过牛年·幸福犇犇乐”梅州迎春网络年货节系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