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县八尺镇叶畲: 番薯干晒出冬日“阳光味道”
●朱双玲朱维佳
袁志鹏张尧辉
“快来尝尝我晒的番薯干,保证很甜。”当冬日的暖阳透过云层洒向大地,平远县八尺镇凤头村叶畲村小组村民严月圆趁着晴好天气,忙着晾晒番薯干。她一会削皮,一会蒸,一会又把蒸熟的番薯切块,忙得不亦乐乎……
每年冬至前后,便是制作番薯干的季节,趁着冬日暖阳,叶畲村民们都在忙着晾晒番薯干。从凤头村到叶畲,还需要通过一条几公里的崎岖小路翻越一座大山。走进村口,便可见村民忙碌的身影:有的围坐一起削皮,有的在架上晾晒,有的在灶台前蒸煮……房前屋后都晒满了一排排的番薯干,放眼望去,金光灿烂。
见到记者前来,严月圆阿姨一边晒番薯干,一边笑呵呵地介绍,她年年要晒番薯干,以前年轻时最多时可达上千斤,这几年随着年龄增长,多少不计,除了一部分儿子代卖外,剩余给在外的孩子吃。
相隔不远处,村民陈佛招阿姨正娴熟地和弟媳一起削番薯皮。她告诉记者,这几天趁着天气好,她叫上弟媳帮忙,每天要削200斤番薯,第二天凌晨三四点起床蒸煮,赶在八九点太阳出来进行晾晒。
陈佛招是为数不多的留守村民之一。这几年,村民不断往外迁,她虽然也在县城买了房子,但因为这里种了不少油茶和脐橙,她和丈夫选择大多数时间住在村里,因此每年冬天依然坚持做番薯干。“叶畲地处800米高山,早晚温差很大,加上周边特有含稀土的土质,让这里产出的番薯更甜糯,制作出的番薯干甜而不腻、软韧适中。以前几乎家家户户都种红薯做番薯干。”陈佛招介绍,村里地处偏僻,这几年,随着越来越多村民搬迁,加上受外面番薯干厂的冲击,来叶畲村收购番薯干的商贩也少了,致使做番薯干的村民越来越少。“最多时,我做了3000多斤,今年计划做1000斤,按12元一斤卖,可收获12000元。农村里,样样凑一点,日子就好过了。”陈佛招笑着说。
记者了解到,叶畲番薯干好吃的首要原因是原料,也就是叶畲当地种出来的番薯。因为叶畲坐落在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上,霜降过后,开挖番薯,但挖出来的番薯没有马上做番薯干,而是放上一个多月,为的是,在这一个多月里,让番薯慢慢释放水分,完成第一次“糖化”。
陈佛招说,传统的番薯干制作技术不高,但工序繁琐,要经过清洗-削皮-涮片-煮-晾晒-蒸-再晾晒等多道工序,而且全靠太阳照射,直到黄中带红,色香味俱全。陈佛招说,进入制番薯干季节后,家家“总动员”:白天晾晒,晚上削皮,凌晨蒸煮……一天下来只睡三四个小时,天天累得腰酸背痛。遇上天气好,一周左右番薯干就可成品。在多道工序中,最严格的就是用饭甑蒸,而且一般都在凌晨四五点进行,赶在早晨8点太阳出来时晾晒,时间过长过短都会影响番薯干的色泽和口感。
尽管制作番薯干过程辛苦,商贩也少了,但陈佛招靠着电商和微商等渠道,番薯干也基本不愁销,每斤可卖到10至13元。去年,为解决天气带来的困扰,陈佛招还花2000多元购置了烤箱,但只要有太阳,她都坚持用日晒:“很多人就喜欢太阳的味道。”她说。
的确,只有经过冬日的暖阳与寒露交替作用并与之融合的,才是叶畲番薯干的味道,才是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更是时间的味道。
新闻推荐
深圳晚报记者杨慧通讯员廖令鹏1月13日,“深圳四十品:深圳城市自然人文国画展”在国风艺术馆开幕。展览由深圳市文学艺术界...